谭方利++李生栋++路晓崇++典瑞丽++李宏光++方明++吴文信
摘要:为了从影响烟农收益的复杂模糊的众多因素中分析确定影响烟农收益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从影响烟农收益的各项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出发,通过构建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建立直接影响矩阵,进而通过运算求得综合影响矩阵、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通过DEMATEL的数据因素关系,确定影响烟农收益的主要因素为种植面积、田间管理措施、烟农年龄、资金扶持补贴、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等6方面因素。由研究结果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烟农收益以及改善“三农”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室法(DEMATEL);社会因素;网络建模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1-5638-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1.052
The Network Modeling Analyses on Tobacco Growers Income of Complex Multiple Factors Based on DEMATEL
TAN Fang-li1,LI Sheng-dong2,LU Xiao-chong2,DIAN Rui-li3,LI Hong-guang1,FANG Ming1,WU Wen-xin1
(1.Chenzhou Branch Company of Hunan Provincial Tobacco Company,Chenzhou 423000,Hunan,China;
2.College of Tobacco,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
3.Staff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oration,Zhengzhou 450008,China)
Abstract:Aiming to determine the main soc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tobacco grower' income from complex fuzzy numer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tobacco grower' income,using DEMATEL,on the basis of the mutual influences of various soc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tobacco grower' income,the direct effect matrix was established by constructing the interaction among factors,and then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matrix,the influence degreeof each factor,influence degree, centrality degree and reason degree were calculated. By DEMATEL data factors,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tobacco grower' income were the following six factors:planting area,field management measures,tobacco grower age,financial support and subsidies,the amount of labor, labor price. Accor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the proposal was suggested to ehhance the tobacco grower' income and improve "three agriculture" problems.
Key words:DEMATEL;social factor;network modeling
決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是一种通过构造图的矩阵量化数据演算来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一种系统的因素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1]。DEMATEL法可运用常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科研学者、技术工作者的经验、知识来分析处理复杂的社会、经济、安全、网络信息等问题,并且对模糊系统的不确定要素关系尤为有效[2]。宋朝鹏等[3]运用该方法对影响烤烟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影响烤烟合作社发展的关键要素并作出相应建议;汪送[4]运用该方法对安全事故诱因进行建模分析,探究出安全影响因素侧重点;除此之外DEMATEL法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多层面、多领域[5-9]。但关于农村农民收益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在烟草生产过程中关于烟农收益的研究多见于品种、栽培、烘烤等方面[10-15],关于影响烟农收益的社会因素研究鲜有报道。为此,本研究运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烟农收益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对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影响烟农收益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烟农收益的下一步工作明确研究方向。
1 系统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取
在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与多年从事烟草生产工作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通过诊断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等[16-19]归纳总结,确定了13个主要影响烟农收益的社会因素,均对烟农收益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具体如表1所示。
为明确分析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而明确对烟农收益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研究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对上述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2 初步建立 DEMATEL模型
2.1 要素之间直接关系强弱判断
假设系统S={a,b,c,d}中各要素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线段间数字表示要素之间关系强度,3为强、2为中、1为弱、0为无。
2.2 直接影响矩阵
依据有向图内容将其影响关系运用矩阵进行量化表示,称为直接影响矩阵,用“Y”表示。要素间的关系强弱则由直接矩阵中的相应元素表示。
Y=(yij)n×n (1)
对系统S={a,b,c,d}可标记为:
Y=3 0 1 0
0 0 3 2
0 0 0 1
0 0 0 0
2.3 综合影响矩阵R的构建及因素间综合影响关系的分析
由元素间的影响关系强弱组成的直接影响矩阵Y为系统初始矩阵。为规范化分析比较,在系统分析中对直接矩阵进行规范化数据处理,得出规范化后的直接影响矩阵。
xij=
y+=max{
∑yij(i=1,2,…,n) (2)
经规范化后的直接影响矩阵可标记为:
X=(xij)n×n (3)
规范化之后的直接影响矩阵X仅反映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为获得影响烟农收益的社会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关系则需要由X进而求得其综合影响矩阵R:
R=X(I-X)-1=(rij)n×n (4)
2.4 因素之间综合影响关系的考察
综合影响矩阵R中元素rij表示含义为要素i对要素j的影响程度,或者要素j受要素i的影响程度。其中该项值越大说明要素i对要素j的影响程度越大,或者要素j受要素i的影响程度越大。
综合影响矩阵R的行元素之和标记为Hi,表示该行对应元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影响度。Hi值越大表示该元素越重要。
Hi=∑rij(i=1,2,…,n) (5)
同理,综合影响矩阵R的列元素之和标记为Lj,表示该列对应元素受其他元素的综合影响程度值,称之为被影响度。Lj越大表明该因素的逻辑影响度越高,在系统中的作用也就越大。
Lj=∑rij(i=1,2,…,n) (6)
系统中对应元素的影响度与被影响度之和标记为Zij(i=j=k),称之为该元素的中心度。中心度是对对应元素的综合考察结果,表明该元素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Zij值越大,说明对应元素的作用越大;反之,说明该元素的作用最小。
Zij=∑rij+∑rij(i=j=k,k=1,2,…,n) (7)
3 烟农收益社会影响因素的辨识
3.1 建立因素间的直接影响矩阵
采用DEMATEL方法,根据不同层面专家、人员的调查问卷,依据因素间的相互分析判断建立直接影响矩阵。在本文中直接影响矩阵表征表1中13个不同因素之间的量化影响关系。如果矩阵中元素yi对元素yj有直接影响关系,则相对应的第i行第j列元素数值为1;如果没有直接影响关系,则对应的量化数值为0。直接影响矩阵如表2所示。
3.2 明确烟农收益社会主要影响因素
由表2直接影响矩阵,规范化之后利用算法公式(2)~式(4)求得综合影响矩阵;再根据综合影响矩阵求得因素间的综合影响关系。影响度Hi、被影响度Lj若数值大于1,则表明该因素在系统中比较重要,如果数值小于1,则说明该因素在系统中处于次要影响作用。通过数据量化的方式由计算求得各因素的影响度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因素e2、e6、e11对应的影响度数值均大于1,分别为1.448 6、1.333 2、1.265 7,由上述分析可知,这3个因素是影响烟农收益的主要社会因素;此外,由被影响度数值分析可知,因素e1、e2的数值均大于1,分别为2.187 5、1.055 9,因此可知e1、e2在影響烟农收益的社会因素中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中心度量化指标数值可知,各因素在影响烟农收益的社会因素中从大到小顺序为:e2、e1、e11、e9、e3、e5、e13、e6、e10、e4、e8、e7、e12,此外e2、e1、e11、e9、e3、e5中心度量化数值均大于影响烟农收益的13个社会因素的中心度平均值1.368 2。综合分析上述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量化指标,可得e2、e1、e11、e9、e3、e5,即种植面积、田间管理措施、烟农年龄、资金扶持补贴、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这6个因素是制约烟农收益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
4 烟农收益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成因分析
4.1 种植面积、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价格
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世界烟叶生产大国,常年烟草种植面积约为100万hm2,烟叶产量多年维持在200万t左右[20]。但由于中国国情所限,烟草生产方式仍以家庭为主导单位,且烟草种植面积差异较大,多数表现为生产规模小、效益差等特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多数农民责任田面积有限,植烟面积有限,对于家庭有效劳动力人均管理面积而言,其与大面积种植相比存在明显的管理优势。小面积植烟家庭烟农对烟田有较多的精力投入,且管理较为精细;除此之外,由于植烟面积较小,在烟叶采烤过程中不需要或较少使用雇工采烤,因此植烟面积较小的烟农普遍存在相对较高的平均产值。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省份间出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村普遍出现劳动力外逃现象,且多为农村青壮年,失去主要劳动力的家庭多数由老人、妇女、儿童参与农田管理,其对烟田的精力投入、管理经验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从而造成烟农收益受到劳动力数量的影响。而农村劳动力流失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租赁给他人,这一现象则直接促进烟草行业植烟大户的产生。但目前为止,中国机械化程度依然偏低,因此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雇工现象,而老人、妇女则成为种烟大户主要雇佣的廉价劳动力对象,此外加之人员素质、烟叶生产经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大面积种烟更趋向于粗犷式烟叶生产。因此植烟面积、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成为影响烟农收益的主要社会因素。
4.2 田间管理措施
煙草栽培管理工作是烟叶生产最为长线持久的工作。烟草栽培工作中最直接的就是烟农对烟田的管理措施。烟叶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较好的一般为植烟面积适中、存在主要青壮年劳动力、有较长植烟年限、不需要或较少雇工的家庭,其对烟田管理的投入较多且可长时间持续从事田间管理,除此之外,烟农有较长的植烟年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田间出现的突发情况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因此,田间管理措施不同必然会影响烟农植烟收益。
4.3 烟农年龄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外流,从而出现较多的留守妇女、老人、儿童,表现为“38、99、61”现象。因此在烟草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年龄偏大或年龄偏小的烟农来从事烟田的相关工作,随之而来的在植烟收益上得到较为明显的体现。年龄较小的烟农在从事烟草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经验不足、处理不当的现象,且年轻人不愿将较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业方面;年龄大的烟农往往拥有较为丰富的植烟经验,但体力精力不足,缺乏长时间不间断对烟田的管理。因此烟农年龄也是制约烟农植烟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4.4 资金扶持补贴
烟草是中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烟草生产为计划经济。在全国种粮补贴的大形势下,烟草行业同样存在植烟补贴。烟草是以叶为收获对象的作物,且对产量和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烟草生产过程中存在肥料、农药、优化结构等多种资金扶持;当遭遇极端特殊天气造成烟叶产量受到较大损失时,相关部门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因此政府方面的资金扶持补贴同样对烟农收益有较大影响。
5 结论与对策
烟草生产工作最基础的环节是烟农,而烟农的收益直接关乎其种烟的积极性,因此保证烟农植烟收益是保证烟草生产最为重要的工作。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室法对影响烟农收益的多种社会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确定种植面积、田间管理措施、烟农年龄、资金扶持补贴、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6个因素是影响烟农收益的主要社会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烟叶生产应围绕上述6个方面进行改进、调整、优化,以期增加烟农收益稳固烟叶生产的基础环节,从社会层面改善“三农”问题,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对影响烟农收益的社会因素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从指导烟农最佳植烟面积入手,建议确定最优的人均管理面积[21,22]。成立现代烟草种植烘烤合作社,减小因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零碎地块影响土地收益。农村土地相对集中、经营规模化,有利于同一管理[23-25]。加入合作社的烟农仍为自主的个体,合作社仅限于对土地的合理布局、提出合理建议等,种烟大户粗犷式的生产,同时能更有效地利用安排相关农业生产力与生产资料。
2)各级烟草生产部门需加强对烟农的科普培训工作。鉴于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基本的技能[2],因此,单纯依靠经验来种烟是远远不够的。合作社的建立是连接烟草公司与烟农的纽带,同样也是连接科学新技术与传统经验的纽带,通过烟草公司、合作社等机构可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服务,对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依托技术优势、公司培训、相关扶持政策,实现烟草生产的经济效益。
3)加大扶持力度,吸引高素质农民返乡。通过政策、制度的倾斜吸引农村广大中青年回乡,对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并与有学历、有经验的烟农或团体建立合作机制,扩大经营范围,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回乡从事烟草生产[26]。此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步伐,发展乡村产业使更多的人投身乡村农业产业,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27,28]。
烟叶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参与主体是农民,因此农民系列问题的稳定是保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影响烟农收益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栽培、生态、社会等多方面,但社会因素在基层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运用DEMATEL系统地对影响烟农收入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6个关键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建议完善、改进办法,可从社会层面增加烟农收益,稳定烟叶生产工作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杨印生.经济系统定量分析方法[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周艳丽,卢秉福.农村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6):410-414.
[3] 宋朝鹏,冀新威,许自成,等.影响烤烟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09,15(5):62-66.
[4] 汪 送.复杂系统安全事故致因网络建模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2):110-116.
[5] 梁娟红,郭 德.基于DEMATEL的企业人力资源声誉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153-157.
[6] 林晓华,冯毅雄,谭建荣,等.基于改进DEMATEL-VIKOR混合模型的产品概念方案评价[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7(12):2552-2561.
[7] 赵华武,冀新威,刘 建,等.卷烟营销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52-57.
[8] 伍晓榕,张树有,裘乐淼,等.面向绿色制造的加工工艺参数决策方法及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13,49(7):91-100.
[9] 伍晓榕,裘乐淼,张树有,等.模糊语境下的的复杂系统关联FMEA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7(5):782-789.
[10] 周金仙,卢江平,白永富,等.不同生态区烟草品种产量、品质变化研究初报[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1):97-102.
[11] 刘俊锋.烟草不同品种(系)复合感染TMV、CMV的生理生化反应[D].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12] 趙会纳,雷 波,蔡 凯,等.起垄方式对有机栽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4(8):79-82.
[13] 杨秀春,袁黔华,杨通隆,等.烟稻连作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2(1):29-30.
[14] 秦艳青.褐土区磷肥种类和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D].河南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3.
[15] 肖艳松,李晓燕,李圣元,等.不同类型烤房的烘烤效果比较[J].烟草科技,2009(2):61-63.
[16] 邓 雪,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7):93-100.
[17] 石小亮,张 颖,毛宇飞,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伊春林区主导产业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5(1):93-98.
[18] 赵予新,邵赛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粮食供应链整合的影响因素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40(1):16-19.
[19] 庞振凌,常红军,李玉英,等.层次分析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评价[J].生态学报,2008,28(4):1810-1819.
[20] 王彦亭,谢剑平,李志宏.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1] 吴 江,武晓山,赵 铮.农户种粮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最优粮食种植面积测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1):72-80.
[22] 刘爱民,于 格,于萧萌.大豆主产区主要竞争农作物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2):35-39.
[23] 杨荣生,李开晏,贺 帆,等.烟农参与烤烟集约化烘烤的因素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96-99.
[24] 杨丽君.关于河南省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27(1):51-54.
[25] 崔慧霞.土地流转的新视角:农村金融[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4):67-74.
[26] 任 栋,李新运.劳动力年龄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人口与经济,2014(5):95-103.
[27] 邵腾伟,冉光和.基于劳动力有效利用的农业产业化路径选择[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10):1781-1789.
[28] 赵 然.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城镇劳动力的健康梯度基于不同劳动力部门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