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学业务费合理配置模式

2017-03-18 23:44张梅
会计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

【摘 要】 民办高校收入来源单一,办学资金相对有限。教学活动是学校的核心内容,经费投入的科学性、合理性,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如何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确保教学投入的充足性,发挥资源最大效能,成为民办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西安欧亚学院教学业务费分配模式的研析,试图对探索民办高校教学资源配置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学业务费; 配置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6-0087-04

我国民办高校随着改革开放兴起,经历了艰难的初创期、大规模招生的快速发展期后,逐渐步入内涵建设阶段。民办高校政府补贴较少,主要的办学经费来源于学费。学校的招生计划、学费标准受国家的管理与调控。近年来,全国各省份陆续放开学费定价权,实行高校自主定价政策。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学费标准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就目前状况而言,民办高校学费收入的增长有限。随着人员工资、公务支出、能源燃料等费用的上涨,基本运营费用逐年攀升,民办高校费用支出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收入的增幅。

教学活动是高校的核心内容,学校的一切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投入的科学性、合理性,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外部市场环境,如何在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确保教学投入的充足性[ 1 ],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成为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般而言,教学投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投入包括给人的(人工)、做事的(业务费)和建设的(资本性)投入;狭义的教学投入仅指教学业务费,主要是日常教学运行费用,含实验实习费、毕业论文(设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办公费、考试费、图书资料费、教学改革费、课程建设费、学术活动费、学生活动经费等。本文就狭义的教学投入,即教学业务费的分配进行剖析。

一、民办高校教学业务费分配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民办高校通常采取的教学业务费分配模式有定额预算法、定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 2 ]。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势,但也都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定额预算法操作虽简单,但分配指标单一,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定基预算法弥补了定额预算法的缺陷,但是没有考虑二级学院的管理水平,体现不出学科之间的差异性。相比较前两种方法,零基预算法分配相对科学合理,但也存在管理水平要求高、编制复杂、耗时费力,且比较关注短期利益等问题。

正因为以上三种方式的局限性,不少民办高校采取“定额加定基”、“定额加零基”或“定基加零基”的组合费用分配模式。具体实践中,尽管这些组合方法在分配依据上有所改进,但本质性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导致教学业务费的配置出现分配不合理、资源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对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负面影响。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多民办高校认识到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并不断探索改进方法,凝练出不少好的经验与做法。

西安欧亚学院也在改进资源配置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与学校战略相匹配的教学业务费分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经费投入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

二、西安欧亚学院教学业务费分配模式演进过程

教学业务费分配模式的演进与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息息相关,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一)1995—2000年

西安欧亚学院创办于1995年,1997年获得全日制自学考试助学教育办学资格,1998年获得举办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资格。当时没有国家审批的计划内招生指标,学校能否生存下来,完全依靠市场的招生状况。为了完成招生任务,学校需要在招生宣传上支出大量费用。同时,对于一所新成立的民办高校,校园硬件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

在这个时期,学校对招生、建设经费实行保重点的一般性预算管理,即在保障人工、水电暖等基本运营费用外,资金基本上都投向招生营销、校园硬件建设,可用于教学业务费的资金所剩无几。在这种状况下,仅能保障最基本的开课需求,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二)2001—2006年

2001年,学校开始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发展重点从规模效益型建设向质量内涵型建设转变,从此步入规范发展阶段。学校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招生,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学校提出“建百年名校”的发展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新增教学楼、图书馆等校园二期建设。

2005年,学校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方法。随着教学中心地位的明确,教学业务费的分配开始被重视。由于办学时间短、底子薄、积累少,又要进行校园建设,资金非常有限。此时,学校在资源配置上强调财务导向的集中控制,即教学业务费的分配主要以财务部门为主,每个二级学院确定定额标准,通过行政命令方式下达。二级学院按照费用分配额度开展教学工作,基本上保障了教学办公费、差旅费、考试费等支出,而对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费用的投入仍然不足,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三)2007—2013年

为提升办学特色,避免同质化、单一性的民办高校发展模式,应对未来不断下降的生源危机,学校重新制定战略规划,梳理并形成了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提出“四四二”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基于质量、经营、声望三大战略重点的学校战略体系框架”。

經过实践,各二级学院预算管理水平较之前有了较大提升。学校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变革,主要是校级层面的战略梳理,制度流程设计,还未涉及到二级学院层面。教学业务费的分配仍然以财务控制为主,以存量为基础,考虑一定的增量进行匹配。

2011年,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学校承担了教育部“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从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体制三方面进行改革。以此为契机,学校从领导力提升、组织机构调整、授权、评价体系等方面全面推动二级学院的运行模式改革。

在以人事、财务等核心权力下放的管控模式下,学校弱化行政部门控制职能,不断赋予二级学院更多自主权,如二级学院被赋予更大的财务权、人事权、学术权,办学活力被充分激发。当二级学院拥有更多自主权时,简单粗放的以财务部门为主导的经费分配模式就显得不合时宜,它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差异化的资源配置需求。虽然财务部门适时在预算表单设置、编制方法、审核权限、执行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但资源配置的本质性问题并没有解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单一财务指标为依据,缺乏全面综合性的分配标准,无法体现二级学院之间的差异度;二是忽略了目标实现与资源消耗的有效关系;三是只关注历史数据(即报告期执行数大的二级学院计划年度预算额度自然高),而忽视二级学院的成长性及未来对学校战略的贡献度。

基于这些问题,学校试图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预算分配机制作为二级学院教学业务费的切分依据,使学校对教学经费的投入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发挥资源使用的最大效能。2014年初,在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财务处等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建立了二级学院“教学业务费投入分配模型”。

三、教学业务费投入分配模型建立的实施步骤

(一)模型建立的原则

1.全面性。能够全面反映二级学院整体情况。

2.科学性。维度设置、权重安排科学合理。

3.灵活性。根据未来发展变化,可进行调整与修正。

(二)模型建立的步骤

1.维度设置

(1)维度按时间划分,分为未来和历史。

(2)未来维度主要以业务指标为主,反映二级学院未来业务发展内容。首先将与二级学院相关的指标或事项进行罗列,主要有学生人数、学费收入、二级学院规划、发展方向、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质量战略的内涵、阶段性教学工作重点及绩效考核体系,梳理出与业务内容高度相关的事项作为维度,具体有产学研、课程规划、国际合作、人力资源、信息化五个维度。

(3)历史维度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反映二级学院历史年度的预算管理水平。为提高二级学院组织效能,系统、动态地评价学术部门的工作,学校采取美国国家质量奖波多里奇卓越绩效体系,在维度设置上选择“绩效表现”;对二级学院授权主要以预算管理为手段来推动,故选择“预算管理”维度;考虑到资源使用的效能,还选取“投入产出”维度。

最终选择的维度如表1。

2.设定维度权重

(1)兼顾未来和历史。重点关注二级学院的未来发展,适当考虑历史因素。

(2)符合学校战略发展方向。重点关注符合学校战略发展方向的事项。

具体设置时,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与教务处沟通协商后确定。

按照以上步骤,搭建的初步框架如图1。

3.维度赋值,按权重计算分值

根据维度设置内容,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人事处、质量评估中心、宣传部和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综合评估小组,依据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二级学院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对各二級学院在上述维度中的表现或贡献程度进行打分,如图2。

依据每个维度的实际分值,与权重加权求和,计算出二级学院的综合占比,即为各二级学院最终的分配比例,如图3。

4.根据综合占比,分配预算

根据预留的经费总额度进行各二级学院间的预算分配,如图4。

整个资源分配的过程体现了关注过去,激励未来的投入原则。认同过去,对过去工作做得好,比如预算管理能力强、计划与预算匹配度高、投入产出比高、绩效表现优良的二级学院给予重点投入;激励未来,对于战略匹配度高,比如办学方向对头、有强烈进取意愿、工作思路明晰、实施计划细致、可操作性强的二级学院给予重点投入。

四、分配模型建立的意义及贡献

运用该模型,学校完成了2014年二级学院教学业务费的分配,与2013年具体对比如图5。

这种全新方法的使用,打破了原有的经费投入结构,形成了与学校发展战略相匹配、更能体现教学投入重点的业务费分配模式。对学校战略贡献大的二级学院经费占比明显提高,而因历史执行基数大、投入高的二级学院占比适当降低。

同时,此方法引入了非财务指标,比较全面地对二级学院业务进行综合评价,使分配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五、分配模式对教学的贡献及改进

通过两年时间的应用,此种分配模式下进行的资源配置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学校依据质量战略的内涵和实施路径,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学合作教育推进、教师培训力度、课程建设与引进、国际合作项目引进等方面进行重点经费投入,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社会影响力逐年攀升。

总体来看,教学业务费投入分配模式的运行效果值得充分肯定,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吻合度上存在不足,具体而言,第一,设定维度权重及赋值主要依赖主观判断,分配结果可能有失公允。如何使主观判断更加符合客观现实?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二,评分过程以职能部门为主,二级学院不参与。能否吸收二级学院参加?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三,综合打分小组无决策机制,谁打分,谁分配,意见如何统一?最终由谁决策?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进一步加以明确、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柯佑祥.试析民办高校资源配置的充足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9):79-80.

[2] 吴家云.高校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7):61-61.

【作者简介】 张梅(1980— ),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欧亚学院财务处资金管理中心主管,研究方向:高校预算管理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阅读疗法在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推广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民办高校民间融资监管及其立法完善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民办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情景模拟的应用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