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1-000-01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廉洁建设的重要规定,反腐倡廉形势趋于严峻,群众的监督意识逐渐提升。可以说,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命脉企业,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对于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促进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供电企业 反腐倡廉
一、认清形势,增强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要求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严惩腐败问题。供电企业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社会群众监督都越来越严格。目前,供电企业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领导责任意识淡薄,不敢抓、不敢管,对腐败现象听之任之;有的单位反腐倡廉工作欠缺,没有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位;个别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当前正值供电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供电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性,增强责任感,持之以恒抓好工作的落实,严厉打击企业存在的种种腐败问题。
二、明确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
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供电企业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如果紧紧依靠纪检监察机构的力量来完成反腐倡廉工作,远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供电企业明确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形成抓责任、重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首先,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一岗双责”。领导班子成员既要做好廉洁表率,又要敢抓敢管,认真履责,及时研究分析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形势, 坚持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其次,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分解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确定牵头部门,强化监督检查,逐步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需将党风廉政建设渗透至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断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促进问题的发现与整改,同步部署评价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或责任人,坚决进行责任追究。
三、强化监督,完善机制助推企业的改革发展
为及时发现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或深层次的问题,有效规避各类风险,应加大供电企业内部监督工作部署,完善監督机制,持之以恒开展监督检查,切实排查风险,堵塞漏洞。在供电企业中,项目结算、业扩报装、物资招标及选人用人等业务是问题易发频发的领域,风险较大,应为内部监督的重点范畴,一旦发现问题,在严肃查办相关人员的同时,应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发挥治本功能。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责任传递,发挥企业内部各级党组织的示范作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相互监督与自我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应及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早提醒、早处理、早防范,整合监察、审计、法律、干部监督、巡视等部门或机构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监督有效性,全力助推企业改革发展。
四、挺纪在前,坚决查处企业违纪违规问题
把严管纪律和规矩作为治本之策,积极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主动出击,抓早抓小。深挖问题线索来源,研究建立监察、审计、巡视及相关业务部门的联动机制,督促职能部门落实“一岗双责”,及时移交问题线索。建立企业问题线索分析研判机制,严格信访案件办理程序,严控纪律审查权限。坚持惩治腐败零容忍,查办案件不设指标,没有禁区,实现所属单位全覆盖和业务领域全覆盖,敢于向基层 “顽症痼疾”开刀。及时通报典型案件,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警示教育作用。加强对外协调,巩固完善联建机制,密切与上级纪委和地方执纪、执法机关沟通联系。
五、加强教育,打造特色鲜明的企业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中,对于实现“不想腐”的目标也有其独特的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企业廉洁文化,不仅要培育适应新常态下的廉洁理念,也要形成多业务领域协作的整体合力,更要激发延伸至各业务环节的强大渗透力。一是要建立领导机制,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年度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内容,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媒介载体,深入不同地点,挖掘地域特色,打造全方位廉洁宣传环境,开展内容丰富的廉洁宣传;三是依托有利资源,实现借力突破,打造特色警示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地方检察机关事前预防资源,推进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六、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供电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情况下,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才能取得反腐倡廉工作实效,促进供电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锋.县级供电企业改革发展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21).
[2] 周铮.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供电企业中的开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