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兴龙寺石窟考古调查

2017-03-18 17:53李晓斌
丝绸之路 2017年4期

李晓斌

[摘要]兴龙寺位于甘肃省庄浪县通化镇中庄村,石窟始凿于明代、延续至民国,是一座以佛教为主的石窟寺。经考古调查发现有石窟8座,石龛2处,石窟造像16尊,壁画20平方米,残石造像3尊,石碑6通。在5号窟西壁上发现明代正德三年“兴龙寺”石刻题记。兴龙寺石窟所处位置在古丝绸之路鸡头道东段安化峡西口,是古丝绸之路要冲。

[关键词]兴龙寺石窟;石刻题记;罗汉像

???

兴龙寺石窟位于庄浪县通化镇中庄村北1.5公里的水洛北河北岸断崖上,原名红崖湾石窟,距庄浪县城35公里。石窟开凿于坐北面南形似麦垛的独立山峰上,当地人称为兴龙山。石窟东50米处为红崖湾水库,西南40米为水洛北河河谷和庄(浪)泾(原)公路,北为贺家山。石窟分布在长50米、高10~30米的兴龙山东南面石壁上,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在民国以前,石窟范围内有多座地面木构建筑。在清代同治年间和上世纪60年代红崖湾水库建设过程中,石窟遭到大规模破坏,西南断崖上多座石窟在上世纪60年晚期修建红崖湾水库时被泥沙掩埋。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通化乡中庄村村民在清理石窟西南水库排洪渠泥沙过程中,重新发现4座石窟(5至8号窟)和6通石碑。在5号窟西壁上发现明代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兴龙寺”石刻题记。现有石窟8座,石龛2处,石窟造像16尊,壁画20平方米,残石造像3尊,石碑6通。石窟始凿于明代,延续至民国。

一、庄浪兴龙寺石窟概说

兴龙寺石窟此前从未编号,也没有进行过详细的考古调查,庄浪县博物馆原馆长丁广学曾在上世纪70年代文物普查时到过兴龙寺石窟,因通往石窟的木梯朽毁,故他未能进入洞窟调查,在普查中只发现4座石窟(1至4号窟),因其东北是红崖湾水窟,随命名该石窟为红崖湾石窟。程晓钟在《庄浪石窟》一书中关于红崖湾石窟只有55字的简略记述,内容不详。庄浪县博物馆从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先后三次组织专业人员对兴龙寺石窟进行考古调查,结合这几次考古调查,笔者对石窟进行了编号。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编号顺序按石窟分布方位从东向西,依次是1至8号。1至4号窟位于石窟东面,靠近红崖湾水窟。新发现石窟编号为5、6、7、8号窟,位于整个石窟南面和西面崖壁上。

1号窟,东面靠近红崖湾水库,石窟正下方即水库泄洪渠,距地面高约12米。方形平顶窟,高2.5米,面阔3.5米,进深3.2米,正壁前有长方形石坛,石坛长3.5米,高0.7米,宽1.2米。没有造像,窟口左边有1米多高石块砌成的石墙。石窟东壁残存高1.8米,宽2米,厚2厘米的泥皮,泥皮最外层是白灰层,其上墨书15竖行题记。题记曰:“□□□兴龙山位于□□□□□□□□□/历朝□□至清同治年□□遭□灾古蹟□□/切岁久经□无可考逐□重修始□□□□□□/……静邑人合□□/……/。”从内容分析,应为清代晚期到民国初期姓合的文人所题。

2号窟,在1号窟西面30米处,距地面高约8米。方形平顶窟,高2.9米,面宽4米,进深3.4米,没有造像和壁画,在窟内石壁上有木桩孔,正壁石坛被今人用水泥封裹。2号窟当地人称为“玉皇楼”,据说在1966年前曾有壁画。2号窟前地面上凿一上下行人的长方形孔洞,孔洞壁上凿有石脚窝,孔洞到地面崖壁上残存桩孔。

3号窟,在2号窟西面下方2米处,距地面高约6米。方形平顶窟,高2.5米,面阔4.9米,进深5.17米。正壁前有长方形石坛,石坛长2.15米,高0.47米,宽0.76米。石窟壁上有木桩孔并残留小面积的云纹和火焰纹壁画。在石窟右侧地面置放两尊残石佛像。其一为坐姿石佛像,灰砂岩质,头和右臂已残失,佛像右肩袒露,披左衽贴身袈裟,左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莲台上。残高0.87米,宽0.71米,厚?0.31米。其二为站立佛像,灰砂岩质,仅残存佛像小腿以下的衣纹、双脚和圆形莲花站台部分。残高0.43米,宽0.44米,厚0.25米。当地群众近年在窟内设神位祭祀周都督(周瑜),正壁位置有现代小型“周都督庄严神像”一尊。树立于清代光绪时《保平堡布施兴龙山树木人石碑》上刻“顺天一品都督重修”等铭文。说明至迟在清代光绪时期,3号窟被用来祭祀三国时期的周瑜。

4号窟,在3号窟西面上方,高于3号窟3米,两窟相距约20米。方形平顶窟,高2.4米,面阔4.13米,进深3.6米,窟内无造像和壁画。

??5号窟,在4号窟西面下方3米处,为方型平顶窟,保存现状较完整,有浮雕石造像16尊。石窟门比窟内室略小,石窟门高1.88米,宽1.6米,窟内室高2.1米,宽2.6米,进深3米。正壁前有长方形石坛,高0.57米,长2.68米,宽0.88米,石坛上无造像,正壁(北壁)主尊造像从残迹判断原有泥造像一尊(已毀)。5号窟内共有浮雕石造像16尊,高约0.5~0.6米左右。石窟门口左右各有1尊造像,其造型为菩萨,西壁造像7尊,从造型判断,为罗汉造像。正(北)壁左侧1尊弥勒造像,右侧为1尊世俗化的男性造像。东壁造像5尊,皆为罗汉。所有造像均为石胎泥塑彩绘,泥塑为白灰,在白灰上施以彩绘,现泥塑和彩绘均已脱落,只有部分造像表面残留彩绘痕迹,但石胎保存现状较完整。石窟东壁角落凿有一小石龛,龛内有一枚小铁环。在石窟门口左上方有一条石雕的龙,仅存头部及前半身,龙张嘴呈爬伏状,头上有角,身上刻有鳞甲纹,身下刻卷云纹。残长0.45米,宽0.12米。

在5号石窟西壁罗汉像下开凿题记一处。铭曰:“平凉府镇原县雄武□/发心愿主马德妻□□/童男马正禄妻张氏□(位)∕张□□马长僧马报□□□/童女财□梅保金寺/同发心人贺真□□/□贺庆贺廷工□□/□□□□□□□□叩/□寺匠人□真/圆兴师田□师王友良/时正德三年十二月十七日吉旦/兴龙寺□□/王□文□进/利茂童男利/连章/祖时昌书□何□□□□/吉地一峰/。”

上述题记内容提供了以下重要信息:一是5号石窟的开凿时代是明正德三年,即公元1508年,距今509年。正德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他是明代的第十位皇帝,精通佛学,会梵文,是一位信奉和倡导佛教的皇帝。二是该石窟寺在明代称兴龙寺,是以佛教为主的寺院。三是石窟的开凿者是明代平凉府镇原县的马德、马正禄、马长僧、贺真、贺庆等,似为两个家族的人。

6号窟,位于5号窟西面上方3米处,距地面高18米。6号窟内没有造像,仅残存部分壁画。6号石窟为方型平顶窟,高2米,面阔1.63米,进深2.6米,正壁(北壁)前有长方形石坛,高0.73米,长2.22米,宽0.57米,该窟造像不存,只残留部分壁画,正壁(北壁)壁画高1.3米,长2.22米,壁画以白灰为地,绘有黑色边框,图案直接绘在白灰壁上,主尊位置绘红色火焰纹背光,背光下方原有方型泥台座和塑像,已毁。背光左侧图案为一俯身向下腾空飞翔状的孩童,孩童圆首无发,双手相交环拱于胸前,双脚一前一后,腰间系红色围裙,背部绘羽状双翅。该造型当为迦陵频迦,迦陵频伽是佛教里能唱最动听音声的神鸟,在印度人心目中,它是乐神和音乐的祖师。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迦陵频伽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艺术中,此后该图案和造型多出现在唐代以后佛教石窟壁画和宋、金、西夏墓葬中。在庄浪云崖寺石窟群大寺石窟8号窟正壁残留壁画上也发现一幅迦陵频迦图案,这幅迦陵频迦是人首人身双翼鸟爪的飞天造型,上述两窟迦陵频迦造型风格迥异,应为早晚不同时期作品。大寺8号窟为明代石窟,迦陵频迦图案纤细修长,飘逸灵动,手法娴熟。红崖湾6号窟迦陵频迦图案只是在孩童背部绘有双翅,孩童造型丰满臃肿,形象夸张,具有典型的世俗化倾向。故从图案造型分析,红崖湾6号窟迦陵频迦图案在时代上较大寺石窟8号窟略晚,大致到清代早中期。背光右侧壁画图案较模糊,仅存羽状翅膀,仔细观察也为迦陵频迦图案,与左侧壁画图案互为对称。西壁壁画残长2.1米,高2米,只有白灰地和黑色邊框,再无其它图案。东壁壁画全部被破毁。观察6号窟壁画断面,厚度有6厘米,贴近石壁的是5厘米厚的草拌泥层,外层是厚1厘米的白灰层。

7号窟,为方型平顶窟,高2米,面阔1.7米,进深1.5米,无造像,窟顶部绘八卦纹壁画。为清代石窟。

8号窟,为方型平顶窟,高2.1米,面阔1.8米,进深2.2米,无造像和壁画。为清代石窟。

二、结语

(一)石窟的时代

根据石窟型制、石窟题记、造像风格和石碑记载内容等,笔者认为,兴龙寺石窟开凿于明代,以佛教为主的石窟寺,其中1至5号窟应为明代开凿,清代到民国时期是以佛教和道教并存,6至8窟为清代开凿石窟。

(二)关于石窟的命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全县文物普查过程中前辈丁广学先生命名该石窟为红崖湾石窟,此后《庄浪石窟》的作者程晓钟也沿用这一名称。“红崖湾”这一名称不见地方史志和残存石碑的记载。据笔者调查,该名称始于1949年前后,是当地群众见兴龙山一带崖面岩石呈砖红色(实为地质学上的丹霞地貌),是望景生名的一种叫法,故一直沿用至今。因为在5号窟题记中明确记载该石窟寺为“兴龙寺”,所以红崖湾石窟应恢复原名,现应改称为“兴龙寺石窟”。

(三)石窟的价值

首先,5号窟保存有较完整的16尊石雕造像,其雕工粗犷但不失神韵,罗汉造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从全国范围来讲,明清时期是中国石窟发展的衰落阶段,保存下来的石窟造像非常稀少,故5号窟对研究兴龙寺石窟历史沿革和明代石窟造像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科学资料。其次,5号窟有非常明确的纪年题记,对石窟的断代提供了准确的考古信息。第三,兴龙寺石窟在明代时影响较大,曾吸引异地佛教信徒到庄浪开窟造像。明代时镇原县属平凉府管辖,现在属庆阳市管辖。庄浪和镇原两县相距较远,在古代交通不便,镇原县佛教信众在明正德三年到兴龙寺请人开窟造像,说明兴龙寺在明代时规模和影响较大。最后,兴龙寺石窟所处位置位于古丝绸之路鸡头道东段安化峡西口,是古丝绸之路要冲,对研究庄浪及陇东地区石窟寺的分布,建寺规模和宗教艺术的传播及发展,及这一区域古代的交通、地理、及对外关系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