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新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的确,成年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都很难,何况是儿童。但正因为如此,儿童的成长尤其是人格成长,更需要成年人的关注和教导。
儿童在童年时期出现过的心理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此后的人格发展方向。教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
有的孩子在学习某些技能的时候比较有天赋,能够容易地学会、学好。因此,父母或者教师会对他们大加赞赏。可是一旦失去赞赏,有些孩子有就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这对于孩子人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弊大于利。
教师要看到孩子的各种努力,并加以表扬,而不要停留在赞美他们的各种优越之处。比如,一个钢琴弹得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你一定很喜欢音乐,花了不少时间去练习吧?”一个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你的阅读量一定很大,而且很善于观察和思考。”这种对优秀学生的表扬,也会很好地激励其他孩子。他们会渐渐确信:“那些优秀学生的成绩,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获取的。只要我好好努力,我也会在某一方面取得优秀的成绩。”
班上的明从小学习书法,经常参加校内外的书法比赛,并获得各种奖状。三年级时候我刚接这个班不久,明的一张获奖证书从教导处转到我手里,我准备在周五下午的班会课上当众发给他。结果,有个孩子在课间看到了奖状,轻飘飘地说:“又是明的奖状啊!他一直得奖的,他的字本来就写得好!”言语间没有半点对明的努力的认可,反而是掩饰不住的妒忌。这种妒忌格外提醒我,在给明颁发奖状的时候,我只重点描述他如何辛苦地每天练习书法,每天放弃多少娱乐活动。对于这张奖状的含金量与荣耀,我并不作任何渲染。
在一个教师经常表扬学生优越表现的教室里,其他儿童会感受到自卑、脆弱和不安,这些感觉会对儿童的心理起到刺激的反作用。他们会更容易放弃努力、接受自己的失败,妒忌甚至仇视“天生聪明的”其他同学。长此以往,有些孩子的阴暗心理会更强烈,有可能会设法伤害他人,或者制造各种麻烦,渐渐成为问题学生,人格发展也会出现偏差。
有些孩子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往往格外追求优越感,并将之作为自己努力的首要目标。他们希望自己在更多方面都成为班级里最好的那一个学生,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勃勃。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指出:“如果是心理健康的儿童,他们会将这种心理转化为积极有用的能力;他们试图取得教师的好感,注重整洁和秩序,逐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但是,经验让我们明白,这样的儿童只占少数。”这个经验得出的结论让人触目惊心。
吴非老师在《前方是什么》里记录了两个片断:“某年高考数学试题比较容易,一些名校的学生考完后在考场门口失声痛哭,只因为他的优势难以显出来。”“有学生在作文中说‘这次我终于考了全班第一,出了一口恶气,报了一箭之仇’。”这些案例提醒我们,教师平时在鼓励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但不必过于唤起他们的好胜心。比如,在表扬考试成绩有极大提高的孩子时,不必告诉他在班级的排名,更不必以“你这次考了第二名,争取下次打败第一名”这种话来继续刺激。不然,孩子内心日益膨胀的好胜心会让他们视同学为假想敌,以超越别人为唯一目的。他们的生活与视野会日益狭隘,看到别人成功,很难为对方高兴。
我在班上不鼓励同学之间互相竞争,尤其不鼓励优秀学生之间互相攀比成绩。班级里雄心勃勃的学生越多,这个班级就越像战场,大家总想着战胜对方,和谐的班级文化很难建构,伙伴之间的友谊很难建立。“训练孩子拥有野心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教师要能够判断出儿童在哪个领域内的努力更有希望,能够看出孩子是不是还有继续努力的可能,这才更有可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成长。
追求上进是好事,但夹杂太多好胜心则值得教师警惕,这不一定值得鼓励。过分的好胜心往往会妨碍孩子的正常发展,甚至会让孩子内心产生过大的压力。时间一长,孩子就会难以承受。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一些特殊孩子,除了成绩不好之外,还很乐于成为班级里的“小丑”和捣蛋分子。其中一些孩子,甚至还喜欢激怒教师、招惹同学。这些孩子并不在乎学业上能够取得优秀,也不在乎老师的好评,有时候让老师抓狂、让同学发笑,可能是他们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
面对这种孩子,教师如果采取严厉的措施,或者经常指出他们不堪的现状:“你的计算能力一年级孩子都不如。”“你的字写得真难看。”“你只有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孩子很可能更加不思进取,反而破罐子破摔。
有一次放学的时候,学生俊在写语文作业。我问他:“为什么就你要留下来写语文作业?”他答:“语文老师说我的字太难看了,让我重新写。”我说:“看了你的字迹,我觉得你可能是握笔姿势不正确,也有可能写作业时候没有集中注意力,就想赶紧写完出去玩。”然后,我示范了一下正确的握笔姿势,并叮嘱他:“你接下来写作业的时候,不要想别的事,就想着眼前的作业。也许,你的字迹就能够达到老师的标准。”等我忙完再去教室的时候,看到俊已经在收拾书包,他高兴地说:“我的语文作业已经过关啦!”教师以温和的、充满关怀和理解的语气,指出学生的不足——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时候不专心,却回避了直接指出结果——字迹难看,反而能让孩子在心理上更好接纳建议,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人格发展也不会发生大的偏差。
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批评时候的温度,注意多指出他们在各项学习、活动和交往中的具体问题与不足,尽量淡化这些问题与不足造成的后果。
学生所经历和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学生并不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表现。学生的人格是通过他们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来表现的。所以,教师要更走近学生、更了解学生,才能从学生的行动上来认识他们的人格,并及时干预其人格成长中出现的偏差,从而真正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