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丽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伴随着政治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是文化全球化。从社会思潮到物质产品,从政治层面的国家交往到生活层面的大众交流,人们都在体验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甚至行为方式都受到了新的挑战。语言本身在当今已经不再是交流的主要障碍。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文化越来越多地制约着人们之间的深层次理解与沟通。而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对于不同文化的吸收与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加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传播》(李成洪,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是一部关注跨文化传播,并深入研究语言、文化、跨文化传播、英语教学及其相互关系的专著。它正视了由于文化障碍给跨文化传播带来的各种困惑、矛盾甚至冲突,提出了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利用现代传播理论指导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即促进英语教学从单一地传授语言知识技能逐渐转变为跨文化传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和认知能力,从而实现跨文化融合、交流和传播。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人类所共有的,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它一直在不断地变化着。人们通过语言来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与人交际,构筑文明,传承文化。对于不是以英语作为第一母语的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知识就是在融合不同的文化,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传播不同的文化。对此,作者在阐述了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学的基础上,从表现方式、成因、特点、影响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中英语的强势地位。同时作者认为,在英语强势的影响下汉语也能够有效吸收众多的英语单词,不断提升其生命力和活力。
不一样的文化面貌、特别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对于跨语言交流起到制约作用。作者详细剖析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文化障碍的表层现象体现在文化内涵词的不同理解、对习语的理解与运用、社会规约以及非语言交际等方面,而深层文化障碍则表现为思维模式的不同、价值观的差异及定势与偏见。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东西方巨大的思维差异、价值观差异、人际关系导向差异以及社会习俗差异造成的。通过跨文化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從而降低文化之间的阻碍程度,能够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帮助学生融入国际语言交际活动中。而且,通过对思维模式异同认识的加深,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听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它影响人们现有的行为模式、方式和目的。价值观的分歧越大,跨文化的适应性也就越差。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说话、行为以及对语言、行为理解的不同,不理解价值观差异也就无法真正地理解跨文化交际。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和社会习俗的不同则造就了人们处理事务的行事风格和人际交往的差异。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交流障碍和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根源,它不仅会干扰语言的使用还容易造成负迁移。因而,作者特别强调语言教学决不可忽视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既要使其正确理解异国文化,又要理解本族文化。基于此,作者提出了英语教学必须进行跨文化传播教学的论断,并从认知建构主义理论、探究式学习理念、人本主义理论及跨文化交流理论等理论出发,提出了一些付诸实践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比较法、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阅读文学作品、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创设对话的文化环境等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加强学生适应和理解跨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此外,信息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了解异国文化的途径,英语教学将会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将促使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师是英语教学的活动的重要角色,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水平。为确保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实现,《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传播》认为教师需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正确理解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全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作者在调查分析了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现状的基础上,从继续教育与教师自身的角度探讨了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策略,为青年英语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实用性的方向指导。
在异国文化以网络为媒介、以英语为载体从世界各处蜂拥而至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须顺应时代潮流,深入了解英语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加快英语和跨文化语言之间的融合速度,把文化传统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高效掌握英语、无障碍交流的目的。《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传播》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外语教学的新理念,对于正处于变革中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也为青年英语教师的成长之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议。
(作者系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