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保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王三保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为给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外区域竞技体育协作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与总结。结果发现,国内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地理区域协作理论、轴渐进圈区域协作理论、行政线性协作理论三大块,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的法理、模式、组织机构等高端领域。现时研究存在着形而上学、研究过于宏观、理论存旧、缺乏制度嵌入研究缺陷。由此提出该研究领域未来研究的观点趋势、创新性趋势及假想策略建构趋势。
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竞技体育的区域协作是竞技体育不断发展、体育产业不断细分、社会分工不断深入的结果,也是竞技体育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与归属。良好的区域协作模式、优化的区域协作机制是提高竞技体育区域协作效率的基本保证。然而在竞技体育区域协作实践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其所依托的相关协作理论日趋存旧与落后,必然导致实践的盲目性与不断偏离其发展的内在轨迹,致使竞技体育事业的社会综合效益难以提升,不能真真正正地为中国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因而基于服务于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实践现实,改造存旧区域协作理论模式,拓宽研究新视野,使该理论不断与时俱进,展望研究趋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
1.1 研究对象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近3年中国区域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相关论文、专著及国外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1.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推理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详尽分析,以获得正确的结论与相应价值与策略咨询。
2.1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理论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现状 竞技体育的优化协作是实现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由体育大国迅速转变为体育强国进程的重要战略保障。作为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直以来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关体育管理部门也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与管理措施,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有效协作。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在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处在转型的“十二五”关键攻坚时期,竞技体育在向职业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不断演进的实践进程中,由于其系统运转的过于行政分割化、地域分割化、部门分割化所造成的竞技体育市场零散、要素流动受限、资源不能科学合理分配、相关多方利益博弈收益不能最大化的诸多矛盾不可避免地日益凸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于是有关竞技体育的协作研究得到学者和专家们的普遍关注,出现了大批视角各异的丰富研究,梳理总结起来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基于经济地理学为基础的竞技体育协作理论研究:该领域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经济地理的理论框架把中国分属东、中、西三大区域,然后在东、中、西区属中进行亚区分类,依此原理逐层分剥,进行竞技体育资源开发、项目布局、产业结构升级等领域的协作性研究。(2)基于轴渐进圈理论为基础的竞技体育协作理论研究:该领域研究主要基于近年城市共荣圈经济发展理论框架,以不同行政级别的核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为中心,以政府行政指令为导向(既定的年度竞技体育目标)进行中轴辐射式协作。形成以省会为核心、城市为重点、乡镇为基础的竞技体育共荣圈协作发展模式。(3)基于线性行政纵向分级为基础的竞技体育协作理论研究:该领域是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的最传统理论,主要在奥运争光计划、全运备战计划的导向下,集中在不同级别行政部门之间的竞技体育事业逐层科学合理的目标分解,上下级部门制度的完善、改革、创新,提高协作效益,从而使各部门顺利完成既定目标。
2.1.2 国外研究现状 相比较而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社会化历程悠久,而且与之相应的法理制度健全并与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竞技体育体制相互适应,因而其要素流动相应合理,其竞技体育不同领域之间在政府部门的指引协调下,竞技体育的协作化程度相应较高,效益也能在协作间彰显最值化。欧美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的区域协作理论主要涉及到区域竞技体育协作模式、特点、机构设置、法理建设等方面,由此给日趋紧密联系的区域间竞技体育协作以正确的实践导向,推动着其竞技体育事业沿着科学、有序的轨迹健康发展,为本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贡献出应有的动力。
综观上述成果,可以看到虽然相关的研究视角多样,成果也较为丰富,但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存在着研究上的形而上学:将竞技体育元素嵌入相应成熟的经济学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区域竞技体育协作的内在关联,但竞技体育自身运转有着与经济运转相区别的独特模式,因而现有研究未能构建源学科的协作理论框架,从而在应用领域未能探索出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规律的最本质一面。(2)研究过于宏观不利于指导实践:诸多理论从宏观视角出发较多,且系统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应构建以宏观科学理论为指导、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完整理论,以强化理论的生态效度。(3)传统理论的陈旧性凸显:基于地域仅仅依靠过往以行政实体或地域实体亦或部门实体为单位的单纯纵向直线式、零星、偶然、非规律性的协作机制必然是步履维艰的,同时也是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不相协调的。“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将更进一步深入,社会分工将进一步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中国竞技体育沿着合作化模式、网络化模式、一体化模式、区域化模式的方向纵深发展,从而化解由于行政分割、地域分割、部门分割而造成竞技体育市场零散、要素流动受限、资源不能合理分配而至使相关多方利益博弈收益不能最大化的诸多矛盾。(4)缺乏制度嵌入研究:欧美资本主义竞技体育发达国家之所以区域协作化程度高,源于其历程久远,经验积累丰厚,且最为关键的在于相关制度健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且现阶段处于市场、计划双轨时期,因而中国的竞技体育区域协作运营有其独特规律,现有研究单纯迷信欧美完全市场操控的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经验,显然与中国的国家发展现状不相适应。所以从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竞技体育实践的角度来看,嵌入市场、计划双轨制度的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理论将更为契合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现实,其理论效用将会更高。
2.2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理论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2.2.1 观点趋势 (1)单纯的非竞技体育源学科理论框架研究不足以揭示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的本质规律,必须在深入中国制度框架理论背景下,依“需求博弈论”构建国家(社会)—集体(组织)—单元(个体)三维优化竞技体育协作模型,构筑以实现社会综合效益为核心、以突出集体效益为重点、以推进单元个体全面发展为主线的三维立体高效循环竞技体育协作机制。(2)仅局限于描述性的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理论难以提供可操作应用性思路,应建立以描述理论为基础,以实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系统、完整理论体系,这将使研究更具实践意义,同时理论意义也将更深远一些。(3)传统的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理论盲从欧美资本主义完全市场操控,计划控制弱化不能契合中国竞技体育现实,显然削弱了其实际应用价值,应以中国实际国情引进并消化,构建契合中国竞技现实的、具有自主创新的全新竞技体育区域体育协作运营模式将更有助于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
2.2.2 创新趋势 (1)理论创新趋势:现行理论必须突破以往非竞技体育源科学理论,基于“大区域观”视角及“制度理论框架”,以竞技体育的“需求博弈论”从宏观——微观——宏观即归纳——演绎——归纳的科学逻辑,系统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双轨制度下的竞技体育区域协作机制,构建描述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的协同多维优化模型。(2)观点创新趋势:现行理论必须提出既往的单纯计划操控或纯市场操控的竞技体育区域协作观念,转到以市场为基础,以计划为杠杆的市场与计划相协调的一体化层面研究上来,从而使研究与中国的国情更为契合。(3)手段创新趋势:现行理论应摒弃传统单纯的竞技体育区域协作定性理论描述模式,而增加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过程中的各环节要素流动进行系统的动态定量分析,从而使得本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更高,有效性与可推广性更强。
2.2.3 假想性策略建构趋势 (1)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协作必须淡化唯金牌主义,剔除功利主义影响,促进竞技体育多元功能社会化,而不应让竞技体育的区域协作沦为打造政绩的工具。(2)金字塔式的由下至上的单线区域协作模式必须破除,取以双向协作适当放权与平衡竞技体育资源模式。这将更有助于竞技体育资源合理调配,调动经济弱势地区的竞技体育事业积极性,促进中国竞技体育总量的快速增长。(3)轴、圈、中心辐射式、网络式、节点式多向多边协作模式将是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的主要模式。(4)建立区域竞技体育协作联盟组织,完善联盟组织机构。(5)完善相关协作法理、法律制度,细化竞技体育元素流动规则,培育健康、有序的竞技体育竞争与协作市场。(6)培育专业竞技体育区域协作经纪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竞技体育资源评估体系。(7)政府应确立竞技体育总量与打造竞技体育品牌意识,鼓励竞技体育社会多元化投资,适度放权,为区域竞技体育协作起到真正的引导与调节作用,而不是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
[ 1 ] 鲍明晓,李元伟. 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23.
[ 2 ] 丛冬梅.我国东部区域体育事业发展优势与发展战略分析[ J ].体育与科学,2013,34(4):74-78.
[ 3 ] 邹师. 区域体育发展战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必然途径[ J ].体育文化导刊,2014(4):1-4.
[ 4 ] 黄爱峰.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体育区域规划[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303-306.
[ 5 ] 韩充,韩学民. 对中国竞技体育“一体两制”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1):88-92.
[ 6 ] 2011-2020年奥运会争光计划纲要[EB/OL ].2008-3-6.http://www.sport.gov. cn/n16/n1152/n2448/1917247.html.
[ 7 ] 马玉芳.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研究[ J ].体育与科学,2012,33(2):102-105.
[ 8 ] 刘志敏,贺林均.基于RBT理论的区域体育产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 J ].中国体育科技,2016,52(5):17-25.
[ 9 ] 马德浩.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研究[ 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2(2):54-57.
G808
A
1674-151X(2017)04-00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01
投稿日期:2017-03-02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中心项目(项目编号:14TYSK00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6D083)。
王三保(1973—),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