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俊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阻碍着学生的发展。显然,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搭建互动的平台,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提升学习效果。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互动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互动的欲望,促使学生在互动中探索交流,取得实效。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先播放了一段微视频,画面中学校正在举办秋季运动会,即将开始自行车赛车比赛,只见球场上停满了装有各种形状车轮的自行车:有的自行车车轮是圆形的,有的自行车车轮是长方形的,还有的自行车车轮是平行四边形的……小运动员们选取了自己喜爱的自行车参加了比赛,此时教师暂停了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猜想谁会获得自行车赛的冠军。于是,教师继续了视频的播放,看到骑着圆形车轮自行车的选手又快又稳地达到终点,而骑着其他形状车轮自行车的选手,上下颠簸得厉害,学生们笑得前俯后仰,合不拢嘴。教师此时微笑着问:“为什么骑着圆形车轮自行车的选手赢得很轻松?车轮固定在车架上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听了教师的提问后,立即兴奋地讨论起来,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生生互动交流中,自然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中。
上述案例,教师匠心独运,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在互动中逐步领略知识的本质,提升了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设计有效活动,促进学生互動
在数学课堂中,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此时,教师不应该是直接告知学生结论,而应该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点、矛盾点,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活动中积极互动,把握知识的本质,完善知识结构。
在教学“商不变规律”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48÷4=(48+48)÷(4+4),题目刚一出示,立即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一题不正确。”老师没有立即给出评判。不一会儿,有其他学生回答说“老师,通过观察,我认为这道题目是正确的。”很显然,班上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到底这个题目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呢?为了帮助学生认清本质,教师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了辩论,让学生尽情地互动探讨。
反方:“不正确,理由是根据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应该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而括号中是加,怎么正确呢?”
正方:“正确,因为通过计算,发现它们的商相等。”
反方:“因为48÷4≠(48+50)÷(4+50),所以48÷4=(48+48)÷(4+4)也不正确。”
正方:“48+48可以写成48×2,4+4也可以写成4×2,48÷4=(48+48)÷(4+4)=(48×2)÷(4×2),符合商不变规律的内容。”
上述案例,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不深刻,而产生了困惑,教师并没有一语道破,而是设计了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抽丝剥茧,逐步把握知识的本质。
三、运用教学设备,实现人机互动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白板、班班通等进入了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后,教师设计了一道有趣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题目是这样的:白板上展现了3只小兔,每只小兔都拿着一块纸板,分别遮着三角形,使三角形只露出了一个角,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纸板下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如果猜得准确,小兔就会举着纸板欢快地离开,反之,小兔一动也不动。第一个三角形露出的角是钝角,学生按下了钝角三角形的选项,这时喇叭里响起了悦耳的音乐,小兔也欢快地离开了。学生们看到这样的情景,很是兴奋,进入到了第2道题目的答题中。第二个三角形露出的是直角,学生们立即大声地说:“应该按下直角三角形的选项”。果然,第二只小兔也欢快退场,喇叭里也响起了轻松的音乐。第三个三角形露出的是锐角,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是锐角三角形。”“按下这个选项后,第三只小兔一动也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进入了深思中。不一会儿,有学生发现了问题,说:“只露出一个锐角,不足以说明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者钝角三角形。”其他学生恍然大悟。
上述案例,教师借用多媒体设备集图像、声音、色彩于一体的优点,改变了传统的练习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联系小学数学课程特点,更加科学地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学生畅所欲言,体验智力角逐的精彩,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龙川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