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睿齐
在银行工作的林颖最近发现,读初中的女儿小丹拖沓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比如早晨起床,原本喊了半个小时小丹还躺在床上;做作业开小差,原本1个小时就可以做完的作业,小丹要拖两三个小时;只是冲个凉,却要花40分钟至1个钟头;不过是梳个头发,动作慢得比农夫种地还精心。
工作之余,林颖和同事谈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竞不约而同谈到自己的孩子也有拖沓的毛病。有个客户是某大医院精神科的医生,这时正好听到他们的谈话,禁不住插话说:“拖沓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在现实中观察到,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拖沓比四五年级的孩子严重,初三的拖沓比初一初二的严重,高三的比高一高二的严重。”
心灵导航
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拖沓?很多家长认为这不过是孩子的习惯不好,然而这只是表面,在孩子拖沓的背后还存在其心理动机。
上世纪20年代俄罗斯有过一个研究。当时,有个心理学毕业生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咖啡馆里,当顾客招呼结账的时候,服务员可以很容易记住顾客点过哪些食物:然而一旦顾客结完账,过几分钟再询问的时候,服务员便很难说出顾客点过哪些食物。看上去结账行为一发生,服务员对顾客所点食物的记忆就消失了。后来,这位年轻的心理学家把这个现象放到自己的心理实验室进行研究,结果与在咖啡馆里观察到的类似:没有完成的工作任务会一直留在记忆里,更容易被人们回忆起来。于是他得出一个研究成果:当人们开始做一项活动时,一种精神上的焦虑就产生了,直至活动的完成。
运用这项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释孩子拖沓的主要原因。如果孩子始终处于一种未完成任务的狀态中,他就会不断出现焦虑。比如,这个培训班上完了,还有下一个培训班在等着:语文作业做完了,还有数学、英语作业:学校作业做完了,还有培训班的作业……学业方面的任务不能完成,孩子在精神上始终沉浸在焦虑中,使得他们已经没有动力去完成眼前的任务。因此,拖沓就很自然地成为应对压力的行为方式。这更多的是一种本能反应,但孩子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无助感也是导致孩子拖沓的一个原因。
人的本性是要求有一些控制权的,而现在的孩子却甚少有选择自由时间的机会。学校的时间,被老师控制了;家里的时间,被父母控制了。那么,孩子们自己能够控制什么呢?只有做作业时间的长短、冲凉时间的长短、睡觉时间的长短。显然,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孩子,只能用“拖沓”来掌控本应属于他们的生活。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年级越高的孩子拖沓行为相对越严重。因为高年级的孩子比低年级的孩子要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因而也面临着来自家长更强的控制。
现实生活中,孩子拖沓可能有很多原因,但过于繁重的学习,过于被控制的生活,是导致孩子拖沓的重要因素。很多家长为孩子的拖沓感到烦恼,希望孩子能改变这一行为习惯,然而如果没有看到孩子拖沓行为背后的焦虑和无助,仅仅靠父母的督促、训斥、监督,孩子的拖沓是很难改变的。
在应试教育、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要改变孩子的拖沓现象,首先需要家长改变观念,不能再去强迫与控制孩子去学习,而是要给孩子对自己生活的一定的控制权。家长最好和孩子协商,科学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及玩乐的时间。如果能均衡安排,就能减轻孩子的焦虑和无助,拖沓行为就会减少。因为孩子会感到,时间是自己可以支配的,及时完成眼前的任务,节余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