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欧元区经济继续呈现向好势头
欧盟统计局1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16年12月失业率为9.6%,低于前一个月的9.7%,为2009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GDP增长方面,经过季调后,欧元区2016年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1.8%;欧盟GDP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9%。2016年,欧元区GDP增长1.7%,欧盟GDP增长1.9%,8年来首次增速超过美国。
PMI数据也非常抢眼。根据Markit公布的数据,欧元区1月制造业PMI为55.1%,连续第5个月回升,达到2011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服务业PMI为53.7%,综合PMI为54.4%,均与2016年12月终值持平,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物价方面,欧元区1月CPI同比增长1.8%,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已逐渐接近欧洲央行的目标区间。去年12月PPI同比上涨1.6%,达到近4年的最高水平。
欧元区2016年经济增速8年来首次超过美国,失业率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低利率、低汇率以及全球经济的向好共同推动了欧元区经济的回升。
02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和
購债规模不变
2月2日,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定及会议纪要,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同意将利率维持0.25%不变,QE规模维持4350亿英镑不变,维持100亿英镑非金融投资级企业债购买规模不变。
英国央行将2017年GDP增速预期从1.4%上调至2%,将2018年GDP增速预期从1.5%上调至1.6%,将2019年GDP增速预期从1.6%上调至1.7%。彭博称,这是英国央行自“脱欧”公投以来第二次上调经济预期,反映了英国政府更为宽松的财政立场以及更加强劲的消费者支出。
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之后,英国央行认为英国经济有滑入衰退的风险,因此果断采取行动,不过,英国经济很快就出现了反弹,英镑贬值带动了出口增长,居民消费也表现出了强劲的韧性,英国2016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甚至高居七国集团之首。因此,英国央行上调了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速和通胀预期,并下调了失业率预期。但英国央行并不急于加息。近期英国议会下院已经以绝对优势批准首相特雷莎·梅触发《里斯本条约》第五十条。随着退欧谈判的展开,预计英国经济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03
印度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政策立场转向中性
2月8日,印度央行在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此前市场普遍预期该行将降息25个基点。印度央行还表示,将货币政策立场从先前的“宽松”转变为“中性”,这是该行自2015年6月以来首次改变货币政策立场。
决议显示,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支持维持利率不变。基准利率维持在6.25%不变,高于预期值6.00%;逆回购利率维持在5.75%不变,高于预期值5.50%。印度央行在2016年10月曾降息25个基点。
该行在声明中表示,将货币政策立场转变为“中性”主要是为了评估先前推行的“废钞令”对于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影响。同时,声明指出,2016年11月及12月通胀下跌大于预期,2017年上半年的通胀区间为4%~4.5%,下半年通胀区间为4.5%~5%。
印度央行此次选择按兵不动,可能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考虑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带来较大的通胀上行风险;二是,在“废钞令”对通胀及经济增长影响的问题上,印度央行并不如外界悲观。
04
彭博推出中国债券指数
有助资金流入境内债市
彭博最近表示将推出两条新的指数纳入中国在岸人民币债券,这是首家国际指数编制机构把中国境内债券纳入其中。
其中一条新指数由现有的“全球综合指数”及“中国综合指数”(China Aggregate Index)中政府及政策银行的债券综合组成,囊括全球多种货币及大量在中国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另一条新指数是“新兴市场本地货币政府+中国指数”,包含全球多个新兴市场的境内债券及中国的在岸债券。两者都会在3月1日正式推出。
“全球综合指数”及“中国综合指数”的整体市值约49.2万亿美元,当中纳入了402只人民币债券,市值约2.8万亿美元,占指数5.7%。该指数的组成以美洲债券为主,占比达44%,亚洲占27.6%,而中国的占比在亚洲各国当中排第二,仅次于日本的16.1%。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相信中国在此指数当中的占比将会日渐提高,日后国际投资者接触中国在岸债券的机会有增无减。
至于“新兴市场本地货币政府+中国指数”,中国的占比明显较大。根据彭博资料,该指数目前所有成分债券的市值为3.2万亿美元左右,约有154只中国债券获纳入,市值1.4万亿美元,占指数39.3%,是整个指数组成的最大单一国家,远远将韩国(18%)和巴西(7.9%)抛在后面。
彭博指数由于是新建构的,预计新指数推出后不难获得市场认同,亦可预见会有不同的金融机构设立基金追踪新的指数。这些良性变化有助于促进境内债券市场更趋成熟,优化整个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及令市场运作与国际规则接轨,中期而言,有利于为境内债券市场带来更多新资金流入。
05
花旗中国获得银行间
债券市场结算代理人资格
2月7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花旗中国)宣布,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获得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代理人业务资格,花旗成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获得该资格的美资银行。
花旗中国行长、首席执行官林钰华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的债券市场非常活跃且令人振奋。花旗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已有十余年,是目前最为活跃的做市商之一。此次获批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代理人资格,花旗中国将一如既往为全球客户提供业界领先的平台和服务。
花旗中国证券服务部总经理彭振宇表示,凭借花旗中国在全球新兴市场外汇以及债券交易领域的领先优势,以及覆盖全球60多个市场的本地托管网络,花旗将能够提供一套覆盖整个交易生命周期的一站式中国固定收益市场解决方案,从前台到后台,从市场研究、销售、交易服务到托管、清算和结算服务。
目前共有47家银行获得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代理人业务资格,包括汇丰中国、渣打中国、德银中国和法巴中国等4家外资银行。从发行存量来看,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的债券存量达64.27万亿元人民币(约9.3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