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义学思想研究综述

2017-03-16 07:27白新雷陈耀恒
关键词:音义同源语音

白新雷,陈耀恒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音义学思想研究综述

白新雷,陈耀恒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通过综述国内语音象似性思想的学术史,梳理了中西方各自的音义学思想传统——声训和音义学。中国传统声训主张音近义通,探求语源;西方音义学认为语音和所指之间存在理据性的关联。最后提出互为借鉴的思路:挖掘我国同源词音义思想,并应用当代认知语义学理论阐释声训思想。

象似性;音义学;声训

象似性研究与“任意性”思想一样,很早就吸引了中西方语言学家的研究,两条线的脉络各有千秋。其观念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们的“词物之辩”以及我国先秦哲学家的“名实之争”。不过直到1902年才由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C.S.Peirce)正式提出“象似性”概念,并用“符号三分法”理论加以阐释,即象似符(icon)、标记符(index)和象征符(symbol)。海曼(Haima)将其进一步简化,认为人类自然语言中的象似符主要是影像和图样。王寅对皮尔斯和海曼对语言象似性的分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将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相似的现象[1]。”本文主要讨论了语言象似性的新进展,然后重点梳理象似性视角下音义学的思想。象似性研究旨在探索语言形式与客观世界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对认知语言学体系的构建以及语言符号本质的揭示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传统的音韵学和声训思想的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语言象似性研究新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语言学界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关于象似性研究的文章也日益增多,至2015年止象似性主题文章共达到2109篇,其历年的分布如下图:

图1 象似性研究发展趋势

从以上分布图可以看出,20世纪国内象似性研究尚处于萌芽时期。进入21世纪的前10年,象似性研究热度迅速上升,由2000年的17篇增至2009年的222篇,增长了近12倍,此后一直保持这个高度。可见象似性讨论已经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标志性的阶段性成果是2009年《中国语言象似性研究论文精选》的出版。该书收录象似性研究论文33篇,汇总了王寅、许国璋、李葆嘉、贺川生等在基本理论综述、音义象似性、词汇——句法象似性和语篇象似性方面的重要成果,为象似性研究走向系统化的发展初步奠定了新的起点。

除此之外,本文将象似性2008-2015年的7篇相关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总体而言,象似性理论讨论不断升温。研究方法已从单纯的思辨性研究逐步发展为实验与量化研究。同时研究范围也不断拓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语言象似性成为热点背景中,隐藏着绵延2000多年的音义学的学术传统。我国的声训与西方的音义学有相通之处。

二、音义关联的中西传统

(一)国外音义学传统

西方音义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关于音义关系的辩论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期,学者们发现了语音、联觉音组和“音义聚类”词族三个层次存在的音义关联,并使用了音义感知实验研究方法验证。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期

有关音义学的讨论最早出现在古典文献中。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提出人类一般语言活动都起源于拟声。他认为,起名字的人总是以声音来模仿他所称呼的事物。名称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甚至每个字母都是模仿事物一定的性质的[9]。

2.思辨期

17世纪至19世纪之间,对于音义关系的探讨仍然处于辩论阶段。此时,真正开始研究音义关系问题的是沃利斯(John Wallis)。他发现了许多音义相关的语言现象,如dr表液体的流动,sl表向下的运动等,进而提出“音丛通常情况下暗含一类特定的含义[10]。”

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进一步从理论层面上研究此现象。他把音义理据分为拟声、拟质、音义聚类三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音义聚类”,是通过所表达概念的类似性而形成的语音相似。它的先决条件是在一个语音系统中存在着具有一定规模的词的整体。借助语言内部类似的完整联系,概念和语音在各自的领域里得到类推,从而取得二者之间的和谐一致[11]。他的分类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表1 象似性研究的进展情况

经过长期的发展,学者对音义联系的探索由现象到实质,并为后期音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这些论断多是思辨的结果,缺乏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的支持。

3.完善期

20世纪是音义学的重要发展时期。60年代在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主导下,音义学转向实验研究。而后随着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象似性研究迅速发展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90年代,俄罗斯语言学者Stanislav Voronin正式提出音义学的概念,并于《音义学原理》一书中使用了phonosemantics一词,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名称正式确立[12]。

在理论研究方面,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首次将皮尔斯的象似性概念引进语言学研究中,对任意说提出了实质性的挑战。另外,鲍林杰(Dwight Bolinger)也在专著中讨论了“联觉音组”和“语调”等语言非任意性的现象,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音义关系的论文,被称为美国音义系统研究的先驱。

实验和量化研究方面,萨丕尔(Sapir)首创了音义感知实验研究方法,他让不同年龄受试者判断60对虚构的最小对立词在指示事物时的大小之别,如MAL和MIL。结果表明元音开口度的大小和事物特征之间有某种关联[13]。玛格纳斯(Margaret Magnus)也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分别对英语单音节词的辅音音素的语义分布以及音义联系的跨语言普遍性等多个方面进行验证,证实了语音象征现象的普遍性,以及语音象征意义在次序上的组合性[14]。

(二)国内声训传统

我国关于音义关系的研究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声训,这成为词义研究特色鲜明的中国训诂学传统。声训也叫谐声训诂,它是用音同或音近的词去说明被释词的来源,即以词的语音形式(声音相谐)为先决条件来说明两词之间的语源关系。我们把它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先秦时期的“依声立说”思想

“依声立说”指作者们通过声训训释词义,表明自己的态度,借此影响他人。声训思想于先秦时期开始萌芽。哲学家们运用声训,对典章制度、社会伦理进行推源,以阐明其哲学观点和政治主张。术士们用声训推源卦名,以说明其占卜的合理性。

先秦声训严格来说还不属于语言学的范围,但是它奠定了我国声训传统的基础,即以音同音近之词进行推源。后世声训不断发展完善,然而都离不开先秦声训的要旨。

2.汉代的“名之于实,各有义类”思想

汉代关于音义的重要著作有《释名》和《说文解字》。刘熙于《释名》中提出“名之于实,各有义类”,并致力于揭示词语之“名”和事物之“实”的结合的规律,探求事物命名的立意。这推动声训研究进入语言学领域,被训释词也开始转向基本词语。尽管存在主观臆断现象,《释名》的理论价值仍然影响深远。许慎的《说文解字》采用了声训与形训相结合的训诂方式,虽然声训所占比例不高,其语例却更为合理严谨。

毋容置疑,声训盛行于汉代,受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影响。古文经学更注重对“名之于实,各有义类”这一语言规律的揭示。由于受今文经学的影响以及当时研究方法的局限,学者们在运用声训时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然而他们突破了“依声立说”的范围,开始探索语言的本质规律。

3.北宋的“右文说”思想

“右文说”是由宋代王圣美提出的,他认为形声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即形声字的义符只表示义类,而真正的意义则在声符之中。他还举例“浅”“钱”“残”“贱”以说明其都具有“小”之义。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戋”的古文字形为两戈相残,由“残损”引申出“小”义,进一步修正了右文说的例子。

“右文说”的出现揭示了汉字所特有的音义联系,拓宽了声训的研究思路,然而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过于绝对化。并非所有形声字的声符都有表义功能,也并非所有汉字的声符都居于右旁。其次,“右文说”使声训研究范围局限化。将汉字限定在形声字范围内,就忽略了形异音同的词语也可能同源的现象。

4.清代的“因声求义”思想

清代戴震提出了“因声求义”说,即以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为音义研究指引了新的方向。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便是“因声求义”的实践典范,理出了许多条例,取得了很大成绩。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提出“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这改变了长期以来重形不重音的观点,被称为训诂学上的革命。

清代的“因声求义”说突破了“右文说”的形体束缚,古音学的成就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其准确性。清代学者们建立了汉字具有古今形、音、义的历史发展观点,达成“训诂之旨,本于声音”的共识,尤其是段、王二氏的著作,是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道路的里程碑[15]。

5.现代的“同源词”思想

王力的《同源字典》为同源词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结合语音和语义两方面对同源字作了严格界定: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同源字典》共收集了3174个同源字,被视为汉语语源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后人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同源字典补》。张博引入文化机制,扩大了验证证据的范围,丰富了同族词群的验证方法,为汉语同族词的词族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方法论原则[16]。

现代同源词研究,着重音近义通,追溯语源。这有助于研究词义的转变分化和汉字的发展演变,揭示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语义演变规律。同时它由单个词义向词族的研究推进了一步,对汉语语义理论系统的构建有重要价值。

(三)中西方音义象似性研究对比

西方音义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体验哲学认为意义是基于体验的心理现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它和形式之间有着必然联系。音义关系最初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在我国古代,荀子在《正名篇》中对身体的体验性也有过论述。人们通过五官感触体验外界事物,产生感性认识;然后经过辨识、归纳等思维过程进入理性认识;最后根据客观实际命名事物。

从研究对象和目的来看,西方音义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符号中所有的语音象似性,包括拟声、音美素、联觉通感等。目的在于发掘并解释语音和语义层次存在的象似性关系,帮助人们了解语言的本质、起源、发展。而汉语中由于存在大量音同音近之词,声训研究对象更为广泛。这对我们读懂古典文献,研究汉字的语源和发展演变的规律,构建汉字语义系统理论有很大帮助。

从研究方法来说,声训研究侧重思辨,说理考据。目前国内象似性研究偏重于国外理论的引介、探讨和语例的分析,实验及量化研究相对较少。西方音义象似性研究在20世纪之前,也侧重于思辨。而20世纪以来,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大规模量化研究,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从研究成果来看,西方音义学起步较晚,研究成果多分散在论文或章节之中,专著寥寥。而我国声训研究,在先秦声训的要旨上不断批判完善,代代相承,出现了大量随文释义的注疏和通释语义的专著,直到现在还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而有必要充分发挥汉语言在音义关系研究方面的优势,丰富音义学的理论体系。

汉语由于其语言特性,产生了独特的音义结合训诂方法。经过历代学者的发展完善,声训思想成果得以良好的传承。然而随着现代语言工具化的加强,汉字最初的命名立意逐渐被人们忽略。由此导致的不仅是汉字文化精髓的流失,也不利于汉语言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因此,提高人们对于汉字音义联系的理性认识就更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

纵观我国的声训研究史,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语料和音义理论。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借鉴中西方音义关系的研究成果,取长补短,用传统训诂学为音义学发展做贡献。首先,挖掘我国汉语同源词音义学思想的优势,让更多西方学者对此更加深入了解,拓宽音义学研究领域;其次,对同源字语料加以归类,分析同源字音义关联产生的机制;最后,结合西方认知语义学理论,探究汉语中音义关联现象的认知理据。

[1]王寅.Iconicity的译名与定义[J].中国翻译,1999(2).

[2]卢卫中.语言象似性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3(6).

[3]张立昌,蔡基刚.20世纪以来语音象征研究的成就、问题与前景[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6).

[4]赵洋.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看词语象似性的理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

[5]李二占,王艾录.语言理据学中的三个基本概念:理据义理据性和理据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19(3).

[6]应学凤.现代汉语单音节反义词音义象似性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3).

[7]张立昌.声调意义的疆域——汉语普通话单音名词声调理据研究[J].齐鲁学刊,2014(1).

[8]刘丹青,陈玉洁.汉语指示代词语语音象似性的跨方言考察(下)[J].当代语言学,2009(1).

[9]王寅.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J].山东外语教学,2000(3).

[10]Genette,G.Mimologiques[M].Paris:Seuil,1976.

[11]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徐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贺川生.音义学:研究音义关系的一门学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13]Sapir.E.A Study in Phonetic Symbolism[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29,12(3).

[14]Magnus,M.What’s in a Word?Evidence for Phonose⁃mantics[D].Trondheim:University of Trondheim,2000.

[15]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6]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H01

A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15079)。

白新雷(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义学、认知语义学。陈耀恒(197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史、大学英语课堂社会学。

猜你喜欢
音义同源语音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魔力语音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对方正在输入……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同源宾语的三大类型与七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