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23000
仔猪黄痢的防治
王 宇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23000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以排黄色腹泻粪便为特征。
该病的发生与病菌、环境条件和动物本身等因素密切相关。首先仔猪只有摄入大量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才能发生腹泻。其次,猪舍卫生条件差、环境中大肠杆菌数量多,也能增加发病机会。另外,母猪在产前没有接触过致病性大肠杆菌或没有接种过疫苗,初乳中就没有特异性抗体存在,所产的仔猪就容易发生该病。
该病多发生于初生1周以内的仔猪,以1~4日龄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一窝仔猪中发病率很高,常达90%以上,病死率也很高,有的全窝死亡。带菌母猪由粪便排出的病原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母猪的乳头和皮肤,仔猪吮乳或舔食母猪皮肤而感染发病。该病的流行没有季节性,在猪场内一次流行后一般经久不断,只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
潜伏期短的在仔猪出生12小时内发病,长的1~3天发病,7天以上的甚少。一窝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但12小时后突然有1~2头仔猪表现衰弱,并很快死亡。以后其他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状,含有气泡状凝乳碎片,并有腥臭味,粪便粘附在会阴部和后肢,严重流行时少数病猪发生呕吐。患病仔猪吃奶减少或停止,精神沉郁,脱水,消瘦,眼窝下陷,最终全身衰弱,昏迷而死。
尸体严重脱水,皮肤干燥、皱缩,口腔黏膜苍白,颈部和腹部皮下水肿;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含有气体,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肠壁变薄、松弛,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胃内充有酸臭的白色或黄白色凝乳块,胃黏膜红肿,表面附有多量黏液;肠系膜淋巴结弥漫性小点出血,肝、肾有小的凝固坏死灶或小出血点。
根据发病日龄及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主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肠毒素鉴定。
(1)细菌分离培养。采取发病仔猪粪便或死亡仔猪的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或鲜血琼脂平板,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红色菌落及鲜血琼脂平板上的产生溶血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纯培养,然后进行生化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后再进行肠毒素测定。
(2)肠毒素(LT)的测定。取体重2kg左右的家兔,禁食后麻醉剖腹取出小肠,自回肠末端开始结扎,每段长5cm,共6段。其中1段为阳性对照,1段为阴性对照,其余4段注入被检菌的滤液1mL,然后将小肠放回原处,缝合腹壁。24小时后剖腹测量各肠段液体的蓄存量,如果每厘米肠段液体蓄存量≥1mL者为阳性反应,表明被检菌能产生肠毒素。该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因为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不能产生肠毒素。
(1)治疗。发现仔猪发病后应立即全窝投药,可选用痢菌净5mg/kg体重口服或注射,每日1~2次,连用2~3天;链霉素每头仔猪150~200mg灌服,每日2次,连用2~3天;新霉素15~25mg/kg体重/日分2~3次内服;诺氟沙星4~8mg/kg体重内服,每日2次;恩诺沙星2.5mg/kg体重内服,每日2次;黄连素注射液每头仔猪60~10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天;抗菌王注射液0.2mL/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
(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环境卫生,特别要注意保持猪舍适宜的环境温度和干燥,这样既可以减少环境中的病原菌数量,又能够增强仔猪的抵抗力,减少该病的发生。平时不从发生过该病的猪场或地区引进种猪,有病猪场的母猪和仔猪应在固定猪圈和运动场饲养,防止流窜散布病原菌。
预防仔猪感染可在接产时由每个乳头挤掉乳汁少许,以冲出乳头孔的细菌和污物,用0.1%高锰酸钾擦拭乳头和乳房,同时做好猪圈的清洁消毒工作,然后放入仔猪哺乳。初生仔猪应尽早哺喂初乳,使仔猪迅速获得母源抗体。
在有该病发生的猪群中可采用药物预防。仔猪出生后12小时内全窝投喂抗菌药物,口服或注射均可,连用数天。常用的药物有链霉素、新霉素、土霉素、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等。但是大肠杆菌容易产生抗药性,长期应用疗效会降低,用药前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预防。
对于经常发生该病的猪场,可以采用疫苗进行有效防制。主要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即给母猪免疫,使仔猪通过初乳获得被动保护。常用的是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含有较为重要的血清型,并产生菌毛抗原F4(K88)、F5(K99)、F5(987P)以及 F41,这种疫苗一般在母猪产前1个月和半个月分别进行2次接种,具有一定的效果。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分离病原菌制成自家灭活苗。据报道这种灭活苗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