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肝脓肿方面的价值

2017-03-16 06:37:12戴春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7期
关键词:宜兴市低密度结果显示

戴春明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 宜兴 214221)

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肝脓肿方面的价值

戴春明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 宜兴 214221)

目的:分析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肝脓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肝脓肿患者中随机抽选3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9例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观察其检查的结果。结果:对这39例患者进行CT平扫的结果显示,其病灶均呈低密度。对这39例患者的病灶进行增强扫描的结果显示,有22例(占56.41%)患者的病灶呈双环强化征,有4例(占10.26%)患者的病灶呈三环强化征,有9例(占23.08%)患者的病灶呈分隔强化征,有23例(占58.97%)患者的病灶呈边缘强化征。结论: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肝脓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64排螺旋CT;肝脓肿;平扫;增强扫描

肝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脏化脓性病变。有研究指出,对肝脓肿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不仅能清晰地显示其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还能对其病情进行鉴别诊断[1]。为了进一步探讨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肝脓肿中的临床价值,笔者对在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39例肝脓肿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肝脓肿患者随机抽选39例作为研究对象。这39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23例;其年龄在15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54.6±14.21)岁。

1.2 检查方法

对这39例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检查方法是:1)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的胸部进行平扫,将层距、层厚均设定为2.0 mm。2)经患者的肘静脉为其推注80 ml的优维显,然后对其病灶部位进行增强扫描。对肝脏组织进行三期增强扫描,对其他部位进行动态增强扫描。3)在进行动脉期扫描时,将延迟的时间控制在23~28 s之间。在进行门脉期扫描时,将延迟的时间控制在60~70 s之间。在进行平衡期扫描时,将延迟的时间控制在180 s左右。

2 结果

2.1 进行CT平扫的结果

对这39例患者进行CT平扫的结果显示,其病灶均呈低密度。其中,有27例(占69.23%)患者的病灶位于肝右叶,有12例(占30.77%)患者的病灶位于肝左叶。在病灶位于肝右叶的27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右肝前叶的患者有15例(占38.46%),病灶位于右肝后叶的患者有12例(占30.77%)。这39例患者中有单发性病灶患者28例(占71.79%),多发性病灶患者11例(占28.21%);其病灶的直径在1.9 cm至10.1 cm之间;其中病灶形状为椭圆形的患者有29例(占74.36%),为分隔状的患者有10例(占25.64%);其中病灶边缘较模糊的患者有30例(占76.92%),病灶边缘较清晰的患者有9例(占23.08%);其中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的患者有32例(占82.05%),密度均匀的患者有7例(占17.95%);其中病灶内部有不规则性分隔征的患者有9例(占23.08%);其中合并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有4例(占10.26%),合并肝周积液的患者有4例(占10.26%),合并空腔脏器穿孔的患者有2例(占5.13%),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有6例(占15.38%),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患者有3例(占7.69%),合并胆道蛔虫病的患者有3例(占7.69%),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有6例(占15.38%),合并化脓性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有2例(占5.13%)。

2.2 进行增强扫描的结果

对这39例患者的病灶进行增强扫描的结果显示,有22例(占56.41%)患者的病灶呈双环强化征(包括环形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影和环靶征),有4例(占10.26%)患者的病灶呈三环强化征(包括环状强化影、病灶内周低密度环和环形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影),有9例(占23.08%)患者的病灶呈分隔强化征(病灶内有不规则状的强化间隔和花瓣征),有23例(占58.97%)患者的病灶呈边缘强化征(发生于增强扫描动脉期,在增强扫描平衡期有等密度影出现,且表现出边缘强化征)。

3 讨论

王永正[2]等指出,肝脓肿具有发病率高、诊断及治疗的难度大等特点。一般而言,肝脓肿的发展周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化脓性炎症阶段。在化脓性炎症阶段,肝脓肿患者肝组织的局部通常会出现水肿症状、炎症及充血症状。对其病灶进行CT平扫,可发现其病灶呈低密度[3]。2)疾病初期阶段。在疾病初期阶段,患者的肝组织会发生液化和坏死。对病灶进行CT平扫,可发现其呈不均匀的低密度。呈低密度的病灶中可出现密度更低的坏死性液化区。对病灶进行增强扫描,可发现病灶附近的健康组织出现一过性异常强化特征,部分患者的病灶可出现分隔状强化特征[4]。对出现病灶边缘增强征的患者的病灶进行增强扫描发现,其病灶在增强扫描动脉期会出现环带状增化图像,在增强扫描平衡期会出现存在边缘强化征的等密度影。3)脓肿形成阶段。在脓肿形成阶段,患者的病灶已处于液化性坏死状态,不仅会有脓肿壁的形成,其脓肿组织周围的肝组织还会出现充血性水肿症状,从而可表现出典型性肝脓肿的征象[5]。在此时对病灶进行CT平扫,可发现病灶内部出现椭圆形、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影和环靶征。对病灶进行增强扫描,可发现其表现出单环强化征、双环强化征及三环强化征[6-7]。为了进一步探讨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肝脓肿中的临床价值,笔者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39例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9例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观察其检查的结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这39例患者进行CT平扫的结果显示,其病灶均呈低密度。对这39例患者的病灶进行增强扫描的结果显示,有22例(占56.41%)患者的病灶呈双环强化征,有4例(占10.26%)患者的病灶呈三环强化征,有9例(占23.08%)患者的病灶呈分隔强化征,有23例(占58.97%)患者的病灶呈边缘强化征。

综上所述,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肝脓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郑恩海,张建辉,林诗彬,等.超声与CT 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2):2884-2885.

[2] 王永正,刘斌,王武杰,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负压引流治疗T ACE术后肝脓肿[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12):974-977.

[3] 何瑜,贺国庆,张顺源,等.CT动态增强与MRI在肝脓肿病理分期中的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6):60-63.

[4] 刘波,丁炎,王爱花,等.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3):2840-2844.

[5] 李曼,宗德洲,赖长权,等.多层螺旋 CT 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5):657-659.

[6] 贺太平,于勇,段海峰,等.CT能谱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9):1506-1509.

[7] 赵开飞,利峰,蔡争,等.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5,38(2):179-181.

R445

B

2095-7629-(2017)17-0170-02

戴春明,男,1977年9月出生,江苏宜兴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影像科

猜你喜欢
宜兴市低密度结果显示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点赞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2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军事文摘(2018年24期)2018-12-26 00:57:40
最严象牙禁售令
中国报道(2018年2期)2018-04-20 04:12:46
新闻眼
金融博览(2016年7期)2016-08-16 18:44:41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绿色中国(2016年1期)2016-06-05 09:02:59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橡胶工业(2015年5期)2015-08-29 06:48:24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问卷调查系统
软件工程(2014年6期)2014-09-24 1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