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恩泽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药学类专业新生学涯规划现状研究与教育对策
高恩泽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有效的大学新生学涯规划关系到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本文通过对入学3个月的药学类专业大一新生学涯规划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完善新生学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药学类专业;大一新生;学涯规划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步迈向大众化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本、专科招生人数从1978年的40.2万增至661.76万[1]。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面临巨大挑战。学生在入学之初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并从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人才需求角度进行学涯规划,对于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有重要作用。
1.1 学涯规划的概念
学涯规划即学习生涯规划,其概念源于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理论。大学生学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开端,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的阶段性体现,旨在解决“我能干什么—我要干什么—我如何去干”问题[2]。大学生学涯规划即大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依据个人、家庭、社会需要,制订大学阶段学习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案。
1.2 大学生学涯规划特点
(1)自觉性。个体内在需要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驱动大学生制订学涯规划,其中个体内在需要是主因。因此,大学生学涯规划的制订主要是个体自觉行为,学涯规划的实施也取决于其自身内驱力的大小。
(2)专业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有很大差异,因此,一份合理的学涯规划必然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进行设计的。学涯规划的专业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确定合适的学涯规划方向,另一方面要根据专业领域人才要求储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
(3)指导性。学涯规划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端,是大学阶段学习的总方向和归宿。明确的学涯规划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主动性,还是检验大学阶段学习效果的标准。
本研究对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3个不同专业入学3个月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其学涯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313份,收回307份,其中有效问卷305份,有效回收率99.3%。
2.1 学涯规划意识淡薄
大一新生虽对“学涯规划”一词并不陌生,但对其认识不足。由图1可知,在制订学涯规划的必要性上,30.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50.0%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必要”,19.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或“说不清”。个人学涯规划制订方面,只有3.2%的学生制订过学涯规划并付诸行动,35.7%的学生制订过学涯规划但没有坚持(见图2)。
图1 新生对学涯规划的认知状况
图2 学涯规划制订情况
2.2 学涯规划执行不到位
对于问卷中“你的学涯规划包括哪几方面内容”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学涯规划只包括学习规划,仅4.0%的学生其学涯规划包括德、智、体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详见图3。当问及学涯规划的详尽程度和可操作性时,30.2%的学生表示“有详细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计划”,28.7%的学生表示“有阶段性目标,没有具体实施计划”,41.1%的学生表示“有一个粗略目标,没有具体实施计划”。说明当前大多数学生既不能科学地进行学涯规划,也不能将规划付诸行动。
表3 新生学涯规划内容
2.3 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
问卷设置了“选择所学专业的首要考虑因素”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选择所学专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包括个人理想和兴趣、专业就业现状、专业发展潜力、父母或朋友的影响、专业分数线与自己的成绩、专业所在学校名气6个,详见表1。关于对所学专业就业情况的了解,26.0%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37.0%的学生表示“了解一些”,37.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或“无所谓”。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对“为何学”与“学完后做什么”没有明确认识。
表1 选择所学专业的首要考虑因素
由表2可知,学生毕业后的不同计划是影响学涯规划的重要因素,相对于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出国留学”等的学生,选择“攻读研究生”的学生更能自觉进行学涯规划。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虽有学涯规划,但并未付诸实际行动。此外,学生父母的职业(以主要收入来源职业为准)不仅是影响学生毕业后不同计划的重要因素(见表3),也是影响学生学涯规划的重要间接因素。
4.1 专业认识教育
影响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因素很多,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存有较大的盲目性,因此对入学之初的大学生进行专业认识教育十分必要。可以从学院师资、科研情况、专业特色、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培养方案等方面对新生进行系统的专业认识教育,使其进一步了解本专业,认同本专业,激发学习兴趣。
表2 毕业后不同计划的学生学涯规划情况(%)
表3 不同父母职业的学生毕业后计划(%)
此外,还可通过参观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等,为新生提供一个直观认识本专业的平台,进一步激发新生专业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确定发展方向,自觉进行学涯规划。
4.2 专业适应教育
大一是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转折期,因此,学生对于大学教学方法、专业教学安排等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校应针对新生总体情况,设计全面的教育内容。可通过举行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等形式,邀请本专业优秀学生向新生介绍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通过实际案例让新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直观认识。
4.3 职业认识教育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成为社会问题,学生对所学专业就业方向比较迷茫。因此,对大一新生进行职业认识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对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职业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每一个领域都有杰出人才。职业认识教育不等同于就业指导,它是从宏观角度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对应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定位、职业前景等,让学生在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同时对自身有清晰的定位。
4.4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可在入学之初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确定重点关注对象,使“问题新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有效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掌握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有效解决理想、现实、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
[1]杨宇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2]沈晓敏.90后新生学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3(11):31-33.
G455
A
1671-1246(2017)03-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