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华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巴彦县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兴工、强农、扩城、惠民”发展战略,发挥资源、区位、政策优势,锁定“大粮食、大畜牧、大加工、大产业”,创优招商引资软环境、园区建设硬环境,建设全国生猪产业化示范基地、东北亚国际皮草(革)产业加工基地、中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力创建全国生猪产业化示范基地
巴彦县位于北纬45°-46°之间,坐落于“世界黄金玉米带”和优良畜产品养殖带上。我们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全县生猪养殖合作社发展到60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达到88个,其中祖代猪场2个,10万头猪场2个。年生猪饲养量达到了452万头,已经成为全省生猪产业的核心和全国生猪养殖的重要基地。我们依托这一优势,吸引了全国500强和行业100强的“雨润(大江)、正邦、大北农、金锣”、“七合”等知名企业落户巴彦。目前,全县共建设完成生猪屠宰加工项目3个、大型养殖项目4个、饲料项目4个、生猪无害化处理项目1个。在区域内形成了500万头饲养量、150万吨饲料加工、350万头屠宰的产业化规模,生猪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基本夯实。2016年我们将在积极推进以“七合、大东北、正邦”为龙头的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同时,引进肉食加工、猪血、猪皮、猪毛和内脏深加工项目,以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猪粪有机肥生产等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使生猪产业由养殖、分割的初加工向熟食制品、肽蛋白、猪血清提取等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迈进,力争把每一头猪的价值都“吃干榨净”。
全力创建东北亚国际皮草(革)产业加工基地
投资2.3亿元的哈尔滨华强皮草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巴彦以来,我们按照建设“哈尔滨东北亚国际皮草加工基地和打造千亿产值工程”的思路,加大对皮草(革)产业的培育扶持。目前,华强皮草已成为集繁育养殖、毛皮交易、服装加工、人才培训、仓储物流等于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年育种能力达27万只,年毛皮交易量达400万张,占全国的1/5,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毛皮交易市场。年产西装、工装20万套,年产服装辅料15万件、成品裘皮服装5000件,同时开发了貂皮箱包、围巾、帽子等系列产品,貂皮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并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由华强集团投资500万元的恰恰兔食品加工厂投产运营,年屠宰加工哈白兔100万只,生产不同风味的兔肉红肠、兔排、兔头等熏酱、肉灌、休闲系列熟食制品,产品已进入哈市中央红超市,开创了东北地区兔肉分割及熟食制品的先河。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特种动物饲养量已达245万只,标准化养殖场发展到73个,合作社发展到68个,带领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2016年我们将针对皮草(革)产业链中没有硝染企业,毛皮硝染无法在本地完成这一断档,加快推进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的水处理项目破解瓶颈制约。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依托我县养殖基础和毛皮鞣制、成衣加工渐趋完善的链条,瞄准哈尔滨海宁皮革城和华南皮草城两大市场,拉长特种动物产业链条,着力引进特种动物深加工企业集中入驻,真正形成生猪、特种动物两大体系齐头并进的产业集群。
全力创建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巴彦县拥有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原料基地100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各50万亩;拥有达到绿色产品标准的大豆、玉米、猪肉三个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全县无公害的整体环评已全部完成,全县种养业(包括水产)已达到企业直接申报绿色产品标识的程度;拥有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企业20家、产品标识37个。并培育出了“天鑫牌绿色有机稻米、江湾牌功能大米、丰源有机猪肉”等知名度较高的绿色有机品牌。同时,按照省委书记王宪魁“发展沿江经济”的工作要求,我们围绕松花江水做文章,整合水利、国土、开发项目资金,推进了沿江30万亩大灌区和“粮改经”工程。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5.2万亩,建设现代蔬菜示范基地3万亩。2016年我们将充分利用巴彦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玉米、大豆、猪肉已取得国家级绿色农产品地理保护标识的优势,引入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形成上中下游通畅、完整的食品产业链,提高巴彦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同时力求在綠色蔬菜生产、绿色杂粮加工、绿色食品深加工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打造出一个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产业集群,将巴彦的绿色粮食装进全国人民的“米袋子”,将巴彦的绿色蔬菜装进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将巴彦的绿色有机猪肉装进全国人民的“肉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