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的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表面操作手法和运用,忽视了对识字教学科学性的探索和研究。特级教师黄亢美说过,“字理:识字教学的根本”。我认为,识字教学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既要有趣味性,更要遵循科学性,做到顺“趣”而上,依“理”而出。
一、顺“趣”而上——有“趣”
“趣”顾名思义,识字教学要有趣味性。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識字教学的过程中选择的策略和方法是要灵活多样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汉字。那么,如何将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呢?
1.趣味字谜识字法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热爱我的职业,更热爱我可爱的学生,所以我的每一堂课都力求学生乐于参与识字过程。我认为,低段的识字教学必须充分的利用课堂这一主要阵地,利用儿童形象思维的优势,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案例1
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问:“同学们,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同学们常用的识字方法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例如:在教“风”字时……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风”字吗?
生:“刘老师,我是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风字的,枫树的枫去掉‘木字旁,就是刮风的‘风。”
师:你真棒,你不仅认识枫树的“枫”,还能用减一减的好办法记住刮风的“风”字,老师表扬你!
同学A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一堂课下来,大部分的识记方法都是这三种,没有任何新意,同学们难免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有的同学觉得很小儿科,根本不愿意举手发言了,这就失去了深刻识记汉字的意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反复推敲,根据生字的形状、意义鼓励学生编说字谜,让学生去猜、去读,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变“无意识字”为“有意识字”。
师:“这位同学真棒,用减一减的好办法记住了‘风字,但是还有没有聪明的孩子,有更好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呢?小手小手举起来!”
生:“老师,我曾经看过一本童谣是这样说的,让你们来猜一猜!树儿见它把手摇,苗儿见它就弯腰,花儿见它点点头,云儿见它快快跑,你们猜是什么字?”
生(异口同声):“风……”
刹那间,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识字的激情好似被同学B点燃,都迫不及待的想编个字谜考考同学们。再如,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说字谜,让学生猜一猜,猜对的奖励一朵小红花,例如,“手”字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雨”字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在这样的课堂潜移默化下,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编字谜,定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2.趣味儿歌识字法
低段小朋友,在学习“免”字和“兔”字的时候,经常混淆,把“兔子”写成“免子”,把“免费”写成“兔费”;那一“点”总是不该少的时候偏要少,不该多的时候偏要多。
案例2
师:“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兔和‘免吗?”
生:“免费的‘免加一点就是兔子的‘兔字。”
生:“免费的午餐,去掉那点就是不要钱的意思,我把那个点看成是金元宝。”
……
同学们说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还是不能深刻的记住并区分这两个字。而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简单。教师们在课堂上可以抓住生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于是,在课堂上,我是这样编唱的。
师:“小兔子,短尾巴,多了一‘点有尾巴,少了一‘点没尾巴。”
一次在课堂听写时,又有一个孩子把“兔子”写成了“免子”。
师:“哦!你认识的小兔子不长尾巴的呀!”
同学们哈哈大笑,再也没有任何同学会把“兔”字写错了。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教师可以多借鉴别人的好方法。
案例3
二年级语文课本中就有段这样的儿歌:“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由此我得到启发,在教“清”字时,因“青”的构字率较高,所以可以这样编:“山青青,水清清,心头有事跟‘竖心,看东西用眼睛,出太阳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这样就把“青、清、情、睛、晴、请”都编进去,使学生不仅记住了“清”字,还渗透学习了“情、睛、晴、请”等字。如此一编,学生易学易记,同时也复习了以往学的生字,妙趣横生,一举数得。
3.趣味想象识字法
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案例4
三年级下册有两个词语同学们会经常混淆——“赞叹”和“游览”,“赞”字下面是“贝”字底,常常会被学生写成“见”字底,而“览”字下面是“见”字底,又往往被同学们误写成“贝”字底,我是这样引导我的学生进行区分的。
师:“同学们,赞叹的意思是对某种事物特别喜欢,发自内心的进行称赞;咱们仔细观察,‘赞字下面是个“贝壳”的“贝”字,贝壳里面有什么呀?”
生(齐声回答):“珍珠”
师:“刘老师想啊,这珍珠一定是颗非常漂亮的珍珠,才会引起大家的‘赞叹呀!所以呀,这赞叹的‘赞下面是……
生:“‘贝字底。”
当我讲到“游览”的“览”字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师:“你们放假的时候跟随着爸爸妈妈游览各地名胜古迹时,都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呀?”
生(争先恐后):“我看见了……”
师:“你们所说的这些美景都是你们的眼睛所看见的,是不是?”我特意把“看见”二字加重语气来说。(转上页)
师:“所以呀,‘游览的‘览字下面是……”
生:“看見的‘见。”
案例5
再如教“纸”字时,因为前面同学们学过“低”和“底”,在学“纸”字时,也许是孩子们的思维定势,想当然的就在“纸”字下面多加了一点,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师:“刘老师这有张白纸,这雪白的一张纸上,如果加上这一“点”,这白纸那还算是一张干净的白纸吗?”
师(加重语气反问):“这一‘点要得还是要不得?”
生:“要不得!”
就这样同学们深刻形象的进行想象,巧妙地区分了“低、底、纸”三字。
二、依“理”而出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是表意文字。而“理”指的是字理,也就是汉字的理据性。汉字的理据性不仅表现在汉字字形直接与语言中的音或者义发生联系,还说明了汉字本身具有灵动的智慧,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注重“理”“趣”相结合,要避免因形害义,注意音、形、义的结合,避免单纯的追求趣味性,忽视了科学性。例如:教学“富”字时,同学A编了一个字谜:“一家一口人一亩田”,表面看来很有道理,学生也记住了,但是这样的识记方法并不在“理”,“富”是个会意兼形声字,上面的宝盖头是房屋的象形;下面的“畐 ”是古时候酒器的象形,两部分结合起来就是“家中有酒为‘富”。这是有一定的构字理据和历史文化内涵在里面的:古时候经济并不发达,只有当粮食吃不完,有富余时才用来酿酒,所以家中有酒是很“富有”的。当我这样解释到,同学们才恍然大悟。
教师只有根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规律进行识字,学生对所学的汉字才能意义识记,持久不忘。
2.部首识字法
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其规律性特别明显。例如:教“江”字,告诉学生,它的部首是“氵”旁,“氵”和水有关系,引申学习“江、河、湖、海、洋”都要水帮忙。如教“打”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偏旁部首,“扌”旁和人物手的动作有关系,“摇、提、抓、挠、托、扶”等字都跟手的动作有关系,所以都用了“扌”旁。在教“树”字时,学生马上说出它是“木”字旁,“松、枫、柏、桦”等字都是“木”字旁,和树木有关系的字。
概言之,懂得常见的偏旁部首含义,理解象形字和会意字的基本构字原理,那么,学生就能真正的形成字理识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要想做到“理”“趣”相结合,科学教识字,就要深刻的意识到识字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必须灵活多样的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低段孩子课堂识字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亢美.《字理:识字教学的根本》.山西教育报刊社
[2]杜志民.《低年级识字方法教学方法例谈》.山西教育报刊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