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小学生处于重要的心理发展时期,容易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在阐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其标准的基础上,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措施,进一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小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综合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目标,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重要的心理发展期,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更影响着小学生成长成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多种多样的内外因素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其标准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指从小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出发,小学生教师利用不同的心理教育理论、方法等,培养小学生拥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助力小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小学生的心理情况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成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信、乐观、积极以及人际关系良好、行为正常等多个方面。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目前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家长以及家庭成员的溺爱,容易让小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交流等问题,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小学生容易沉溺于电子游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目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厌学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心心理、任性心理、焦虑心理、挫折的承受能力差等方面。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心理健康教育認识不足
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较为看重,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简单的认为数学、语文和英语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辅助课,甚至有的学校只是把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用来应对上级检查和考核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实际的效果。另外,教师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认为是小事,甚至是多余的,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缺乏专业心理教育教师,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组成人员来看,大多数有团务工作者、思想品德课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没有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而且大多数兼任者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和培训,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在对小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时,只是依靠自我的生活经验,利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简单的咨询和说教,没有运用科学、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造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滞后,教学效果不佳
科学、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学校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第一,多数轻视预防教育,重视问题矫正工作。在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多数教师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其他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第二,多数轻视实践教育,重视说教工作。很多学习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了一门课程进行教学,重视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点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四)家庭认识不足,导致家庭心理教育缺失
通常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把学校当做核心,而轻视了家庭与社会教育两个方面。如今随着家庭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家长只是重视学生的物质生活,关注其身体健康,没有认识到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现在很多家庭出现了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在老人身边,得不到家长的关爱和指导,致使家庭心理教育缺失。
三、提高小学生心理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心理教育观念
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着健康人格的形成,更关系着未来人生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重要的心理发展时期,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无关紧要的课程,要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心理教育观念。
(二)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积极引进专业的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学校任职,同时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论和技能培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向专业化发展,同时,要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部门,加强学术交流,借鉴先进的经验,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
(三)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更多的涉及到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充分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小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家庭当中,父母以及长辈的价值观和素质对小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体系,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葛彩玉.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6,(25).
[2]刘建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3]薛喜民,薛雅芬.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11,(11).
[4]热沙来提·吐尔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赤子,2013,(10).
(作者单位:德州市黎明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