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曹禺的《雷雨》是一部一经问世就颇有争议的作品,由于《雷雨》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作家特殊的人生哲学,导致一直有大量的文学评论和研究伴随着它。本文不同于前人对该作品人物、主题、作家等方面的研究,而是把它放在读者反应批评的视阈下去解读它之所以被众说纷纭、备受争议的的原因。主要从文本结构、读者以及接受媒介与手段这三个角度出发,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的相关理论阐释《雷雨》在接受过程中出现的作品的客观意义超出作者的主观设想、主题与人物的多义性、作品的影视改编等文学现象。
关键词:读者反应批评 《雷雨》 读者 多义性
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曾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里指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一部文学作品在经由作者创作出来以后并不意味着文学活动的结束,而是要接受读者的再创造。在作品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由于媒介和读者的不同,文本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无论是主题还是人物都具有了多义性。曹禺的《雷雨》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自问世起,就面临着各种解读;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文本中所展现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多义性被读者发现,不同的读者对这部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一、读者反应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又叫接受美学,或者接受理论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代表人物是德国的伊塞尔和美国的斯坦利·费什。伊塞尔关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还提出了像“隐含的读者”这样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给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带来了深刻影响。另一位代表人物斯坦利·费什理论研究以“读者”为中心,提出了“意义即事件”“有知识的读者”和“闡释团体”等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开拓了读者反应研究的新领域。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读者中心论”的开启,冲击了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对当代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雷雨》的接受
曹禺遵循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并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写出了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雷雨》。在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批评家和理论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面来审视《雷雨》,从多种角度对它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与探讨。而普通读者则透过文本看到文字背后的多种思想主题以及多样的人物性格。甚至连作者自己都感叹作品最终所形成的客观效果,因为这是超出他的主观预期的。那这种种现象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呢?我们一一分析。
(一)作品的客观意义超出作者的主观设想
在《雷雨》的相关研究中,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这部作品所形成的客观效果或者说它的客观意义超出了作者的主观设想。无论是读者对它的主题和人物的多样化解读,还是一些批评家对曹禺这位作家的不一样的褒奖和批评。比如香港学者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本著作的相关章节里,一方面对曹禺这位年轻的剧作家赞赏有加,认为他创作出让一些前辈都为之折服的作品实属不易,肯定了《雷雨》对中国现代话剧的突出贡献;但同时,他也尖锐地批判了《雷雨》,指出了《雷雨》的不足之处。他认为《雷雨》过于多面迎合,以致出力不讨好。而所有的这些都是曹禺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所没有设想到的。曹禺针对戏剧创作曾说过:“看见什么问题,就写什么问题;看见一种什么人物,就写一些什么人物。而不是把自己的精神世界真正深思熟虑过,真正感动过,真正是自己感情充沛的东西拿来写。”{1}可见,作者只是简单地凭着艺术灵感和冲动进行创作并没想到读者和批评家说的那些内容。
读者反应批评派的伊塞尔认为,文本是一个充满各种潜在因素的结构,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将这些潜在因素加以具体化。因而他引进“隐含的读者”这个概念来解释文本的这一特点。对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它指文本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各种解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指读者通过阅读使文本潜在因素具体化的过程。由此可知,《雷雨》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产生了超出作者预期的客观效果不外乎是因为文本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同于现实中读者的所谓的“隐含的读者”。而这种看不见的“隐含的读者”并不是作者可以而为之,而是文本设置中的自然存在物。它的意义其实就相当于伊塞尔早期提出的“召唤结构”的概念。通过阅读《雷雨》这部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文本也具有一定的“召唤结构”,即在文本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个情节的设置或者某一人物表现的地方容易引起读者多种解读的可能性。比如,关于主题的多样解读,原因就在于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既表现出了以周朴园为首的封建大家庭的种种不堪的事迹,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每个人物的善恶给予多角度的描写,还展现给我们一种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悲剧命运的巧合。这就形成了一种“召唤结构”,唤起现实中的读者或者说引领读者去发现文本的各种意义,从而使文本的潜在的多义性得以实现。
(二)主题、人物的多义性
关于《雷雨》的主题,历来有诸多争议,有些读者认为,《雷雨》是要揭露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与丑陋,表达对工人阶级的同情以及对地主阶级的鞭笞。因为在《雷雨》中,他们看到了曹禺所呈现的周朴园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家长,认为作者将其专制、冷酷、封建顽固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家还写出了周家这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大家庭是如何将人逼得疯的疯,死的死。也有一部分读者认为,《雷雨》是要表达一种妇女解放的追求,因为他们看到了文本中繁漪身上的新时代女性的光芒以及她的坚强和敢于和封建旧势力做抗争的勇气;还有一些读者认为,《雷雨》表达了曹禺对生命和人生的一种思考,因为他们看到了剧中人物命运的巧合和凄惨。
我们再来看人物。首先是繁漪,有的读者读过作品后,认为繁漪给人的印象并不是那么美好,甚至有些恐怖,让人不敢靠近。在她知道周萍与四凤的恋情之后,她表现出了可怕的报复欲。虽说女人为爱情是可以粉身碎骨的,但繁漪报复的方式加之环境的烘托,使得她像一个残忍可怖的女巫一样萦绕在人们心头。在周萍偷会四凤那场戏中,雷雨交加的夜里,繁漪像一个阴森的魔女一样穿着斗篷冒雨站在四凤的窗外,也不说话,冷冷地看着屋内。但又有一部分读者认为繁漪是坚强、勇敢的新时代女性。在作品一开始周朴园逼繁漪喝药就可以看出繁漪性格的倔强与不屈,这时就容易让读者觉得她和当时那个旧社会的传统女性不一样。
其次是周朴园,文本对周朴园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三个事件展开的:逼繁漪喝药、平息罢工事件、和鲁侍萍重逢。部分读者,从第一个事件里看出了周朴园的专制和冷酷,但也有的读者认为虽然他在逼繁漪喝药,但并没有做出什么粗暴的行为;当繁漪不肯喝药时,他不是使用武力,而是让儿子跪下求母亲喝药。这里可以看出周朴园虽冷酷但是不失风度,有着较高的素养。在处理第二个事件时,有的读者认为周朴园玩弄手段,残暴冷血,赚一些不义之财。但又有一些读者认为作为一个资本家,周朴园有着较好的处理问题的头脑和策略,这是让人肯定的。甚至有些读者认为他和鲁侍萍重逢这件事,更是表现了他重情重义的一面。在读者的多样解读下,周朴园这样一位残忍冷酷的资本家似乎还有很多积极的方面。
《雷雨》的主题和人物出现的多义性现象,可以用美国理论家、批评家斯坦利·费什提出的“意义即事件”的理论观点来解释。他认为文学的意义是发生于文学与读者头脑之间的事件。文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文学的意义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文本中一个句子的意义或者整个文本的意义与构成它的词汇的意思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多关联,其意义的产生发生于读者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事件”主要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感受和反应。这些感受和体验包括对读到的句子或者短语所做出的期待,对文本结构或者文本中人物的解读、对故事情节的预测等,这才是文本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就是说,曹禺创作出来了《雷雨》,但《雷雨》这部作品的意义并不是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所赋予的,也不是文本自身的语言结构等所具备的;《雷雨》中每一句话或者整个文本的意义,都是读者在欣赏《雷雨》这部作品的过程中的感受和反应所赋予的。《雷雨》文本的意义不是既定的,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不同的读者对所看到的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時,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阶段,对同一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解读。《雷雨》这个文本的意义就是读者去进行阅读以及阅读时发生在读者身上的事情,比如对部分语句的理解和预测,按照费什的观点这就是文学的意义。一部作品大可以有多种解释,文本的意义不是死的东西,读者只要进行阅读进行解读,文本的意义自然就存在。所以,正是读者对《雷雨》的主题和人物进行的多义性解读才恰恰使文本的意义得以实现。
(三)《雷雨》的影视改编
《雷雨》创作完成以后,不仅面临着不同读者的不同解读,以及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解读,而且作为一部优秀的剧本,被导演通过镜头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导演和传统意义上的读者不同,作为一种特殊的读者类型,导演要面临的是首先他作为读者对《雷雨》这部作品进行解读,然后按照自己的解读或者考虑到其他因素再把文本通过一种影视媒介的方式表现出来,呈现到观看电视或电影的观众面前,这整个过程都是导演这类读者对《雷雨》的接受、对《雷雨》的解读,只是群体不同了,传播和接受的媒介不同了。费什用“阐释团体”来分析解释这种情况。他认为读者在对一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似乎遵循着同一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不同的读者群体,他们在欣赏和阅读文本之前既成的观念和理解,这种既成的观念和理解影响和引导着他们去阐释出意义。对《雷雨》进行影视改编的导演,他们的既成观念和理解就是把《雷雨》作为一部剧本来看的,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模式都是他们这一群体所共同认同的,但又有别于普通读者的,所以他们把《雷雨》拍成影视作品要考虑到影视作品是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感官的,从而对《雷雨》做出不同于传统读者的解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雷雨》的解读是主观解释的结果,导演就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改编,读者就可以随意地赋予文本各种不同的意义。正如前面谈到的不同的读者群体可能对同一文本会有多样的解读,但作为文本的接受者,对文本的解读手段或方式是具有社会性和习惯性的。这也就是说,我们作为读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在社会当中,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上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在调动自己的知识、认知能力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们业已养成的规范和习惯的制约,而这些规范和习惯事实上是属于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某一类人的,它是社会性的结果。所以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总会无意识地被这种思维习惯和规范所影响,这样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就必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公众普遍认同而且合乎习惯的意义。因此导演的影视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制约的,读者也并不是随意解读作品。
三、总结
读者反应批评为我们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作为批评方法,又冲击了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这种理论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于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而且有助于我们批判性思考。《雷雨》之所以出现作品的客观效果超出作者的预期以及文本的主题、人物的多义性以及不同的影视改编,都是源于文学的意义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文本的意义得以产生。所以,我们不能说哪种解读不对,毕竟文本在被作家创作出来以后终究要接受读者的再创造,这才是完整的文学创造活动。当然,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过,该派在后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实现了理论的自我超越,走向了读者和作者的对话交流。
{1} 田本相、刘一军:《曹禺访谈录》,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 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曹禺.雷雨[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3] 孙庆升.曹禺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版).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4版).
[5] 王育生.曹禺谈《雷雨》[J].人民戏剧,1979(3).
[6] 曹禺.雷雨·序[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
[7] 赵新顺.命运拷问与性格悲剧——试析曹禺《雷雨》的创作意图[J].殷都学刊,2001(1).
[8] 陈硕炜.《雷雨》的影视改编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作 者:闻霞,辽宁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名作欣赏·中旬刊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