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古代文化对西方思想界的影响可谓是深远且巨大的,马斯洛这位人本心理学研究家就对中国的老庄比较感兴趣,在他的著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道家思想相似的内容。本文试从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这本著作出发,研究其核心思想中的道家因素。
关键词:马斯洛 人本心理学美学 道家
人本心理学美学属于现代思想文明的一部分,而庄子的道家学说历史悠久,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两种不同的思想在不同的时空中碰撞出了璀璨的火花呢?笔者认为是两种思想中并存的人道主义。下面通过分析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和道家学说,对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与道家因素的理论提出几点见解。
一、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中存在道家因素的证据
(一)历史和文化方面的证据 在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几乎为零的时候,欧洲有一批探险家和学者长途跋涉来到中国,他们对不同于自己国家的文化和物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的思想学说、茶文化、丝织品等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到中国寻宝。于是,丝绸之路出现了。當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中国,自然会对中国的思想学说进行翻译和学习。文化在国与国的交流中传播着,在传播的过程中擦出了火花。尽管中国在近代史上呈现出的是一个衰败的国家形象,但这并不影响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学说对欧洲文化的影响。美国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渠道最初是通过欧洲一些国家的,直到后来,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逐渐增强才渐渐形成了美国汉学。人本心理学美学成熟于20世纪中期,在这个时期,美国国内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关于中国儒家和道家著作的译本,即便是不亲自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马斯洛本人也能够在国内学习中国的道家学说。因此,马斯洛本人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二)现实方面的证据 马斯洛对人本心理学美学研究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动机与人格》是他非常著名的一部代表作,这本书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非常多的有价值的资料。在马斯洛诸多的著作和学术论文中,多次提到与道家有关的内容,如果说这仅仅是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的碰撞而出现的巧合的话,那么马斯洛在其著作中列出的参考书目则直接反驳了这一观点。尽管能看到的马斯洛在其著作中所列出的参考书目只有一本是与道家学说有关,但是这也足以证明道家学说对马斯洛的影响了。马斯洛自己给《动机与人格》写的序文中清清楚楚地提到了与道家学说相关的内容。如果说这些都是直观的证据,那么抽象的证据则体现在著作内容和思想上。《动机与人格》尽管没有大篇幅地引用道家学说的内容,但其思想和表达方式,甚至是观点,都与道家学说有着极其相似的部分。其中对老庄哲学的引用部分完全可以看出马斯洛本人对道家的客观性和无为而不为的思想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了。马斯洛把从道家学说中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思想理论中,成就了人本心理学美学这一伟大的学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二、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与道家思想的比较
(一)在类本能方面的表现 马斯洛类本能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弗洛伊德的强本能论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反本能论都已经完全认同人性本恶,长期忽视了人能够被改变,能够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良好社会环境下改变原来的样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马斯洛意识到这两种观点完全是一种消极的甚至是绝望的状态,他为此感到不理解甚至担忧,于是提出了类本能论。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能并非是非常强大的一种存在,人的本能尽管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性格,但是在社会环境文化的影响下是可能改变先天性格的,这也证明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能具有脆弱性的一面。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提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是形成其类本能论的基础,他的观点是人有基本需要和非基本需要两种。基本需要是全部人类都能够拥有的需要,非基本需要则是基于不一样的社会环境之下而形成的不同的需要。
类本能论从根本上来看,马斯洛认为人性本善而非人性本恶,其中被许多心理学家强调的破坏性和攻击性是因为这种善而延伸出来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不仅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乐观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人的本性是绝对的善,恶是不可能存在一丝一毫的,甚至人都不可能有这样的倾向,人之所以会呈现出善恶两种状态,完全是因为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人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与人自己是没有关系的,它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当然从这一点来看,马斯洛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但是这也恰好证明了他的思想与道家思想有相似之处。
(二)在自我实现方面的体现 《动机与人格》中提出的自我实现论与需要层次论的理论依据是一样的,只是自我实现论在需要层次论的基础上发展得更为成熟,思想体系更为牢固,内容更为详尽。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最高的需要。马斯洛并不是自我实现论这一观点的首位提出者,在他之前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就已经提出了这一概念,后又经外科医生戈尔德斯坦的发展并最终引入到了心理学中,正式成为一个心理学概念。从自我实现论的心理学概念看马斯洛认为的自我实现论的内容,可以看出马斯洛依然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自我实现论,最终得出了人的需要是基本需要中最高的一种需要,并且这种需要性是绝对的。根据这种观点可知,马斯洛认为成长环境对一个人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在道家学说中,老子认为圣人是存在的,圣人是至虚的。圣人最大的一个能力就是无论经历了什么,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最终都可以回到万物初始的状态之中。圣人的心是自由的、不被阻碍的。老子还认为人应当像最纯粹的婴儿那样存在着。马斯洛的著作中也有许多关于婴儿的内容,其与老子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
(三)在高峰体验方面的体现 如果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是需要层次论的发展,那么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到的高峰体验论则是对自我实现论的又一发展。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会在某一个阶段体验到高峰,这种状态下的人其实是自我实现状态下的人,因为人自己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才会体验到站在高峰的状态。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马斯洛对于什么是高峰体验,并没有给予具体解释。当然,不管其理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理论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正如高峰体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样,有高峰体验的人是因为其在人生路上见识了各色各样的人,有了丰富的阅历。马斯洛这样的解释虽然对高峰体验如何产生还不充分,但是已经能够说明高峰体验并不是绝对性的。
老子和庄子的悟道方式分别是“虚静”和“心斋”,从本质上说,两位道家学说的主要人物都是为了悟道,都认为保持平静祥和的状态可以培养自己的生命,可以去除杂念,以达到一种无为的状态。这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一样,这种状态很少有人达到,都是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然。如此来看,道家的悟道状态和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确实非常相似,只是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不如老庄的悟道来得彻底。老庄的悟道状态是一种将认识都已经排除了的完全无我的状态,而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明显还存在着“以认识为乐”。但是通过分析两者的目的,可以看出,不管是老庄的悟道,还是马斯洛的高峰体验,都是人类的一种审美体验,都能够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提供莫大的帮助。尽管实现的方式不同,但都是旨在忘却尘世铅华,留住人的初心,其都是为了给人类的精神生活提供一种有益的方式,能够使人类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通过自我的努力寻求一方净土,保持婴儿一样的赤子之心。
参考文献:
[1] 林方.一个新兴的心理学学派——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及其理论观点概述[J].心理科学,2011(4).
[2] 陈泽川.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观[J].心理学探新,2013(1).
[3] 潘知水.人本心理学简介[J].哲学动态,2014(6).
作 者:马福云,青海民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
名作欣赏·中旬刊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