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创作,以其走遍千山万水的自由洒脱风格,深受华语世界读者的热爱和追捧,曾经三次在文学界形成“三毛热”的文学现象。但是随着历史的健忘和多变,“三毛热”最终逐渐降温,淡出人们的视野。“三毛热”的升温与退潮,连缀了社会生活变动与文化价值取向位移的复杂内容。
关键词:三毛 “三毛热” 降温
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在各个时代的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次掀起文学热潮的台湾女作家三毛,更成为台湾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三毛的创作在大陆有过三次“三毛热”,第一次大约是在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不久;第二次是在1989年4月,三毛首度返回大陆探亲;第三次是三毛1991年1月4日自杀身亡。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三毛热”逐渐降温并被边缘化。
一、“三毛热”
“三毛热”的出现与多重因素有关,首先是她作品的独特魅力及其艺术感染力。三毛的创作主要以散文为主,文字清新自然,浅白易懂,毫无雕琢之感。与其他作家不同,她的散文文体更像是自传,或者说是“私小说”。她把自己当作“多角色体”投放到作品中,“三位一体”地演绎着自己的文字故事。“放眼三毛的私小说创作,‘我'——三毛——Echo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形象,她既是作者本人,又是作品的叙述者,同时也是小说表现的主角”。三毛的这种“三位一体”的表现方式,既增加了散文的故事性和真实性,又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其次,三毛的创作符合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值改革开放之初,这个时期的中国在經历了“文革”之后,文化大门向世界敞开;“地利”则是三毛千山万水走遍,见到的奇闻怪状充满乐趣,她将自己的丰富见闻转化为文字,深深地吸引着国内的读者;“人和”是因为“文革”结束之后,人们在精神上处于饥荒时期,对自由开化的域外文化充满了兴趣,渴望经历与自身环境不同的另类生活,但是又缺乏“走出去”的勇气和能力,于是,将眼光转向了“流浪作家”三毛。再次,当时的大多数读者精神上极度渴望自由,而三毛描写的域外生活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自由无拘,他们将三毛所描写的生活视为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把三毛传奇化了。对许多读者而言,三毛的流浪、冒险补足了他们现实生活里的缺憾。最后,三毛的突然离世,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这也使得“三毛热”再次升温。1991年1月4日,因患病住进医院的三毛在病房卫生间离世,年仅四十八岁的她以一条丝袜为自己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三毛的“非正常死亡”震惊了国内外的读者,一时间,报刊、电视广播、出版社等媒体争相将三毛的作品再版,将“三毛”作为一个话题供人们讨论,评论家也对三毛和她的作品进行再评价,她的死因也成了至今都说不清的谜团,读者除了悲痛之外,也会拿起三毛的书再细细品味她的文字。
“三毛热”的原因如上所述,是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谓显性因素,指的就是三毛作品自身包含的艺术魅力;隐性因素在于三毛的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大众的接受心理,即三毛的作品符合读者理想化的传奇生活,三毛的“非正常死亡”引来的轰动也算得上是三毛再度“热”起来的隐性因素之一。
二、“三毛不热”
事情成功的原因,往往也是它最后失败的原因。“三毛热”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降温,并出现了质疑和反对三毛的声音。根据“三毛热”的原因,我们可以进一步来分析“三毛不热”的原因。
1.时过境迁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们渴求自由的文字来润化心灵,对异域文化充满好奇和向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界的方向也有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目光随着时代移动,不再停留在三毛的撒哈拉世界中。三毛式的纯情缥缈、充满幻想的年代就此终结,在随之而来的“物质至上”“肉欲横流”“光怪陆离”“另类大胆”“狂野放荡”的阅读时尚以及“新新人类”式的审美趣好的冲击下,三毛渐渐地被大众淡忘了。读者在追求更新鲜更刺激的感官文化的同时,会认为以前三毛描写的传奇式生活不值一提,从而三毛的读者队伍慢慢缩小。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种艺术,需要不断地注入活力才能长期生存下去。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当新的文学到来时,自己却不能吸收新文学的优点,读者的数量在减少,这个作家就到了地位被边缘化的开始。三毛在新的文学到来的时候,没有能让自己的作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是将自己安放在厚重的尘土之下睡眠,终于被时代甩到了“新”文化之后。
中国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失去了社会轰动效应,进入一种平静而寂寞的发展时期,读者群的减少,报纸刊物的滞销,评论家和大众的评论冷淡,人们以挑剔的眼光打量着文学,能满足读者心理的也只是一些娱乐性、消遣性的文字。这一时期的文学进入了低谷疲软期。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已经离世的三毛和她的作品自然也被读者放弃了。
2.传奇只是泡沫 三毛在作品中构建的传奇生活在三毛死后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提出质疑的首先是一些不相信传奇的人,接着就有所谓的评论家列出了三毛作品是虚构的证据,他自称是三毛的朋友,在三毛离世后访遍了三毛作品中出现的地名和人名,最后得出结论:三毛的传奇是她自己编制的,甚至没有荷西这个人。有一部分的评论者从作品的本身出发,做出评论,肯定作家作品的特色,评论者从艺术欣赏或理论分析的角度解析三毛的作品,客观地做出具有文学批评价值的评论;有一部分的评论者由社会文化现象的层面解读,认为作者作品之畅销是经媒体炒作,名不副实,浪得虚名,出现以严厉批评的审视方式,甚至跳脱三毛作品转向对其文品及人品的批评,并以高标准的要求做出评论。其实真假并不重要,只是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欣赏三毛文字中的那份真诚率直和精彩就够了,文学并不一定要像纪实新闻那样向人们展示赤裸裸的真。
三毛在质疑和反对声中被边缘化,读者以为自己找到的理想生活却终归要回到现实的轨道,传奇只是泡沫,只能在幻想中长存,手一碰就破灭了。
3.“非正常死亡”的时效性 三毛以生命的终结引起了第三次“三毛热”,人们疯狂地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书籍等方式来关注她。受关注的主角似乎是三毛,实则已经变为各种媒体之间的商业竞争。在三毛自杀的消息刚刚流传开来的时候,人们的关注点集中在三毛的死因上,于是各大媒体就三毛的死因展开一些列活动,邀请专家评论分析,采访三毛的亲朋好友来推测原因,与读者互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他们并不会真的在乎真相到底如何。接着,出版社开始大量印刷三毛的作品,由于三毛的“非正常死亡”效应,重读三毛作品的读者势必会增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人们的目光会被社会上其他更新的事件所吸引,关注三毛的读者会慢慢减少,随着读者的退出,媒体的商业化推广的力度也会降低,因此三毛的“非正常死亡”效应就慢慢失去了影响,“三毛热”也最终失去了温度。
“非正常死亡”效應是具有时效性的,三毛的离世只是被人们当作新闻,媒体商业化的活动为“三毛热”提供了一时的推动力,当它们看到新闻的时效性渐渐消失,无利可图时,就转变了新闻的方向。
三、结语
对于自己的写作和作品,三毛是这么评价自己的:“生活比写作重要,我重视生活,远甚写作。也许各位会认为写作是人生的一种成就,我很真诚地说一句:人生有太多值得追求的事了,固然写出一本好书也可以留给后世很多好的影响。至于我自己的书呢,那还要经过多少年的考验。我的文字很浅,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就可以看,一直看到老先生,可是这并不代表文学上的价值,这绝对是两回事。”三毛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三毛,更是生活中的三毛。她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她的文字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在媒体面前,她是读者所喜爱的作家;在生活中,她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我们评价三毛和“三毛热”,应该从文学和读者接受的角度,以文学本身的文学性为出发点,分析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一味寻求在文学之外的其他东西。
虽然在90年代中后期的三毛不再“热”了,但是她曾经带给我们的心灵旅程还印刻在书本上。经过时代洗礼之后的三毛,被越来越多的读者理解,她的“真”与“假”不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虽然已经离开我们的生活,但是她的文字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回荡,使我们对流浪者故乡有无尽的想往,给我们流浪的心一个安全的依靠。只愿今日在泥土中安息的她,可以继续率性地流浪,不要被世间的俗气灼伤了纯净无比的自由灵魂。
参考文献:
[1] 樊洛平.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
[2] 吴华山.论“三毛热”产生与消减的隐性因素[J].晋中学院学报,2006(23).
[3] 黎慧强.“三毛热”文学现象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9(14).
[4] 三毛.我的写作生活·梦里花落知多少[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作 者:王佳欢,郑州大学文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名作欣赏·中旬刊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