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汲汲于求“仁”

2017-03-16 12:35赵虎
祖国 2017年3期
关键词:仁学德治孔子

赵虎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仁”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仁”的含义,即“仁”是什么;达到“仁”的方法,及如何做才是“仁”;“仁”的作用,即“仁”有什么好处。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孔子关于“仁”的重要思想学说。“仁”的政治意义在于重建和维护社会秩序,同时通过为政以德、德主刑辅的方式,实现其理想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求“仁” 仁学 政治意义

“仁”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理论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某种程度上说,孔学即是仁学。从公元前496年起,孔子带领弟子们离开鲁国,周游列国,直到十四年后才回到家乡。期间他在各国积极宣扬其“仁”的学说,毫不倦怠,冀图恢复盛世,施仁义于天下,不过始终未能如愿。要想弄清楚孔子为何一生汲汲于求“仁”,这自然得结合孔子的“仁”的思想内涵而展开,这主要依托的是《论语》一书,由此勉强可以探知“仁”对当时种种固有之意义。

《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仁”的章节多达五十八处(本有五十九处,但有两章重复)①,对其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充分把握孔子“仁”的内涵。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以下将从三个方面——“仁”的重要内涵、“仁学”教育思想的实践和“仁”的政治意义,对孔子汲汲于求“仁”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仁”的重要内涵

求“仁”不只是学术的推广和思想的传播,更重要的在于进行实践、达到目的、获得功效,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思想本身做一番回溯。《论语》一书中关于“仁”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仁”的含义,即“仁”是什么;达到“仁”的方法,及如何做才是“仁”;“仁”的作用,即“仁”有什么好处。这三个方面密不可分,互相交融,共同构成了孔子关于“仁”的重要思想学说。

(一)“仁”是什么

首先,在孔子看来,“仁”是为人之本,其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孝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第一》②)做到“仁”,才不违背父母之意,恭敬君王而不谋乱,所以为“仁”是为人为政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道德修养。由此可见“仁”的基本内涵: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其次,孔子将抽象概念的“仁”具化为一种“爱”,或者说是一种“德”。樊迟问仁,孔子曰:“愛人。”(《颜渊第十二》)仁者,爱人也。孔子所谓的“仁”是虽是一种博爱,但是这种爱却存在着差别,是推己及人的一个过程。这是“仁”的根本前提。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第十二》)因此有“仁”之人的博爱还是一种德行,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要求。所以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不仅是强调“礼”的重要性,还在于遵循一种德行——礼所代表的三代以来的先王的德行。

第三,关于“仁”的具体内容,孔子也有所回答。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第十三》)所以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具备刚强、坚毅、质朴、讷言的品格,那么可以说他接近仁的标准了,因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一》)。子张问仁于孔子时,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第十七》)此“五者”即是恭、宽、信、敏、惠五种品格。这又可以看到孔子对“仁”的具体内容的明确回答:恭敬、宽厚、诚信、敏捷、慈惠,恭敬待人、宽恕他人、与人有信、行事迅敏、惠施与人。这五种品德都是从个人道德修养方面推演而出的。

(二)为“仁”的方法

首先,为“仁”贵在持之以恒。颜回便是这方面的一个显著例子。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第四》)因此,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雍也第六》)。君子始终以“仁”为立身处世的标准,仁则居之,不仁则去之,且无时无刻不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即使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也不违仁,所以为“仁”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地“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第六》)

其次,子贡认为博施于民,兼济苍生的行为才是“仁”,并以此问孔子。孔子认为这不仅仅是“仁”的标准,恐怕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些,不过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未必能够做到。所以孔子告诫子贡不要好高骛远,要从最基本的个人修养做起,并推己及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第六》)孔子重视个人的意志品格和道德修养,只要自己有志于仁,而且坚持为之,仁就会至于其身。求仁重在其自身,亦即“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

最后孔子表达为“仁”之难,强调“杀身成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第十五》)在必要的时候要用生命来成就“仁”,这既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也是求“仁”的一种极端表达方式了。

(三)“仁”的作用

第一,“仁”对治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西周以降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秩序下,“礼”的作用等同于“法”,而“乐”则具有教化万民的作用。在孔子看来,要想重现周公制礼作乐而出现的盛世图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即是遵礼守乐。遵礼而不违上,守乐而明尊卑,这是“仁”基本的要求。孔子强调的正是“仁”之于国家政治秩序稳定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孔子鼓励人们践行仁德,因为民众对仁的需求比水火还要迫切,所以孔子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第十五》)另一方面,孔子从前代的经验教训得出结论:“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尧第二十》)对比纣王身亡国灭和文武之道大兴的历史,可知孔子强调的施“仁”对于统治者的积极意义——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二,“仁”对个人行为品格具有教化作用。孔子曰:“里仁为美。”(《里仁第四》)居必择仁,因为只有与仁者相处才能受到其优秀品质的感染,逐渐涤去自身的恶习,从而使自己实现“美”。孔子还说:“苟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第四》)人人都可能作恶,但如果人人能以“仁”的标准来严格约束自身,那作恶的念头就能消弭。因此“仁”对人的行为品格的教化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综上可见,孔子汲汲以求“仁”的目的不只是因为“仁”本身具有多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仁”能为他自己、为这个混乱的时代多多少少带来些有利的方面。我们可以见到孔子“仁”的丰富内涵,殊不知这并非仅是孔子一人之天才的创见,而更是包括对前代经验教训的总结,包括与弟子们探讨时的思维火花,还有现实人生的直接刺激。我们说孔子汲汲于求“仁”,更像是在说孔子一生积极行道,这与其“仁”的思想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意义又是分不开的。

二、“仁学”教育思想的实践

“仁”的行为载体和对象是“人”本身,因此孔子求“仁”,主要就是求得人的完善和发展。这样看来,以“成人”和“爱人”为主旨的孔子“仁学”教育思想无疑显得重要起来。而孔子正是在“仁”的思想指导下,立足于人格培养,追求“求仁”、“行仁”的人生境界。这也正是孔子“仁”的思想与其教育思想相统一之处。

(一)“仁学”教育的内容

孔子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修己以安人”(《宪问第十四》)的“仁人”和“君子”。实现这一目标要靠“仁”“智”并举,所以孔子常常以这二者兼修要求弟子。 “仁且智”、“仁”“智”统一、“体用不二”等思想即是孔子处理知识和道德关系的根本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确立教育目标时,虽然有求于“智”的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侧重于德育方面。

综观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述而第七》)的原则指导下,其教育重在培养仁性、铸就人格。这种带有鲜明伦理特征的教育在孔子看来,是改变人心、扭转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只有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乱世也就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治世,重建礼治的道德社会也就轻而易举了。

(二)“仁学”教育的内容

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使得他能够亲身实践“仁”的教育理念。孔子从而提出和实践符合“仁”的要求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五》)。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仁者爱人”思想的具现。孔子认为,“爱人”与教诲他人是统一的。只要施以教育,并发挥其个人自身的优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仁人”和“君子”。而这种教育是“无类”的教育,因此必须让每个人都接受教育,才能让人人成就完美的人格。

在这里,孔子的“仁学”教育将人的平等性与理想人格形成的可能性相结合,所以孔子门下甚杂,有“箪食瓢饮”的颜回,有“蓬户绳枢”的原宪,还有“货殖属中”的子贡。孔门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或资质敏钝,都可前来接受教育,最终三千弟子有成七十二贤人。由上可见,孔子“仁学”教育的实践既是“仁”的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是培养有功于社会的“仁”人的重要行为。

三、“仁”的政治意义

孔子化“仁”于“礼”、“仁”“礼”结合,提出了“天下归仁”的“德治”思想。而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德治”下的礼乐文明。而这自然也是“仁”的学说的固然要求和必然归宿,即求“仁”就是求“德治”。这一思想要求以道德教化为政,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孔子的“德治”思想是道德与政治的紧密结合,道德规范成为政治信条,从而使道德成为了统治的工具。从这一意义上可以将“德治”的具体内容看做是孔子的“仁”在当时的政治意义的直接表达,而这正是孔子汲汲以求“仁”的目的所在。

(一)以“礼”重建和维护社会秩序

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维系周王室统治的最直接有效的制度便是以“周礼”为主体的礼乐制度。孔子将周礼看作是界定等级名位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权利与义务的根本制度。孔子认为社会每个成员都应承认和遵守自己的地位和规范,下者不能僭越,上者不能自弃。孔子生活的时代已是“礼崩乐坏”,那么孔子要如何重建和维护他相信的社会秩序呢?孔子认为,君主按照“礼”来治国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里仁第四》)君主遵循礼制,那么“民易使”(《宪问第十四》);实行礼,到了和人心的地步,没有君主也是可以的。(《八佾第三》)君臣关系上,臣必须“以道事君”(《先进第十一》),以符合礼仪规范的正道来事奉君主。这和父子关系中子对父要求相同。子对父要“孝”,但这同时也是为政者的选择和检验标准。孔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第二》)所以尽孝就是参与政治,可见基本的礼仪规范已经不可避免地被裹进了政治生活中。这也是以“礼”治国的必然要求。

(二)为政以德,德主刑辅

孔子重视“德”的作用,主张“为政以德”。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孔子的“德治”不是单纯地以德治国,更多的是一种反对暴政的“仁政”。在《礼记·檀弓》篇中,孔子有“苛政猛于虎”之慨叹,他主张主张“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并反对滥用民力;他还主张“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第一》)”。这种主张在当时社会战争不断的情况下是有利于稳定和发展生产的。

孔子并不忽视“刑”的作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第二》)孔子强调的“刑罚”不能与“德”相比。孔子主张的是先教后诛,先德后刑,反对“不教而杀”。他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尧曰第二十》)一般情形下,孔子不仅强调道德教化,同时还注重以德为主,以刑为辅。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极富政治意义的部分,也是其最有可能实现之處。

(三)追求和谐的理想社会

孔子一向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以和为贵”,重在一个“和”字。在《学而》篇中,孔子谈到了理想社会的和谐状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第一》)孔子强调社会的治理措施——“礼”,与表现“礼”的作用的“和”,以及这二者的关系,意在说明“和”的重要性。

孔子追求和谐的理想社会,必是有对现实的不满之处,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之心。孔子的求“仁”也是迫切的,因为现实实在太坏,亟须拯救。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提供的是前进的目标与动力。儒家讲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开始做起,同样说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最终在良好道德修养的基础之上形成一个和谐社会,这就是大同。这个和谐的理想社会,同时也是德治的社会,这就意味着,求“仁”的目的已经达到,一个至仁的社会已经形成,而这正是孔子汲汲以求的。

四、结语

从“仁”的思想内涵来看,孔子汲汲以求“仁”是为了弘扬其学说,传播其思想,以期能在政治上得到实现;从“仁”的实现手段来看,培养具有“仁”的人格的人是孔子汲汲以求“仁”所采取的教育手段;从“仁”的政治意义来看,孔子汲汲以求“仁”,正是为了改变现状,重建秩序,力求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孔子求“仁”非一朝一夕之事,其过程也充满着辛酸与血泪,他一生孜孜以求者,为己为邦而已。从这一层面来讲,孔子汲汲以求“仁”,不管是原因还是过程本身,都足以是后人望尘莫及的了。

注释:

①参见齐鲁《论语》合辑之后的版本。重复之处为:“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在《学而第一》和《阳货第十七》今年出现,朱熹亦注明“重出”。

②文中所有引用《论语》之出处,皆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章分示。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仁学德治孔子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兄弟草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以德治企,诚实守信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从不等式证明的激活策略看数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