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探讨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CTA和DSA进行检查,观察两者影像下动脉瘤体显示情况,对比分析两者动脉瘤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CTA、DSA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均为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灵敏度(96.9%)低于DSA(100%),诊断特异度(100%)高于DSA(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DSA各部位动脉瘤Ⅲ级形态显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CTA、DSA诊断颅内动脉瘤均具备高准确性,但CTA特异度相对较高,且操作安全无创,可作为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手段,阴性者则推荐以灵敏度相对较高的DSA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oi:10.14033/j.cnki.cfmr.2017.5.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059-03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多为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好发于大脑动脉环动脉分叉处。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因素,短期出血量大者,死亡率高达75%,生存下来的患者也常因并发颅内水肿、脑梗死等留下后遗症,预后效果差[1]。因此,提高颅内动脉瘤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并积极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健康至关重要。CTA和DSA是现阶段临床常用血管疾病诊断技术,文章现以2011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例,对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突发性头痛起病,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CT扫描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选病例中,男17例,女23例,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56.4岁。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9例,Ⅲ级8例,Ⅳ级3例。
1.2 方法
CTA检查方法:扫描选用仪器GE lightspeed16排CT,层厚1.25 mm,螺距0.75。上机前,叮嘱患者检查时保持头部固定,不要随意移动或做吞咽动作。检查时,患者仰卧位,取非离子造影剂80~120 ml,高压注射器肘正中静脉注射,浓度300 mgI/ml,注射速度3~4 ml/s,扫描范围颅底至中颅窝,螺旋容积扫描,延迟时间14~20 s。扫描所得原始图像上传至工作站,由影像科专业医师剪除干扰影像,提取脑血管,再以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显示等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以有效显示血管。观察动脉瘤特征及与邻近组织关系等。
DSA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神经科专业医师介入操作,以Seldinger术对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对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进行全脑血管多角度造影,以充分显示动脉瘤特征及其与邻近组织关系。
1.3 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CTA、DSA影像读片均由2位经验丰富的神经影像专业医师共同完成,有争论的结论以科室讨论商议结果为最终判定。CTA以瘤颈0.3 cm以上,瘤体显示明确为诊断标准,未至上述标准者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DSA以外的影像学资料明确诊断;DSA诊断结果则以报告为准。本研究拟定最终确诊标准为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证实,未证实者以CTA、DSA、其他影像学资料均明确诊断为标准。
动脉瘤形态及瘤颈判断标准,Ⅰ级:形态显示不佳,测量困难;Ⅱ级:形态显示一般,精确测量困难;Ⅲ级:形态显示清楚,可精确测量[2]。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A、DSA动脉瘤检出情况比较
4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或介入栓塞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共计动脉瘤32个。DSA检出动脉瘤32个,其中假阳性1例,漏检大脑中动脉分支中1个1.6 mm的動脉瘤,诊断准确率96.8%。CTA检出动脉瘤31个,漏检后交通动脉中1个2.0 mm的动脉瘤,诊断准确率96.8%。准确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经计算,CTA诊断灵敏度(96.9%)低于DSA(100%),诊断特异度(100%)高于DSA(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CTA、DSA动脉瘤及瘤颈显示情况比较
CTA、DSA确诊的动脉瘤,影像均能较好的显示动脉瘤形态、瘤颈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两者各动脉瘤Ⅲ级形态显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致病因,其发病机制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多与先天脑动脉管壁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有关[3]。近年,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和方法取得了很大进步,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Seldinger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是既往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系统与该项技术的结合使临床开始以DSA图像进行诊断,进一步巩固了其金标准地位。临床实践发现,DSA图像空间分辨率高,既能清晰显示动脉瘤形态、瘤颈宽窄及其与载瘤动脉间关系,也能反映载瘤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有无痉挛等,检出准确性高,辅助介入治疗具有一定优势[4]。但是DSA属有创检查,存在创伤性和一定危险性,而且检查价格较昂贵,操作也相对复杂,重复性差,对技术要求也较高,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DSA的适用性与推广性[5]。
CTA是近年临床新兴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研发与应用,借助薄层高分辨CT增强扫描和三维立体重建,CTA实现了对脑血管结构的任意角度观察,不仅能清晰显示脑动脉解剖结构、动脉瘤形态及与周边组织关系,还可用于观察瘤壁内附血栓及钙化情况等[6],诊断准确性高,且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无创,适用性强。但CTA对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小穿支动脉显示欠佳,对颅底骨附近小体积动脉瘤诊断困难,且无法同时实施介入治疗[7]。由此可见,CTA和DSA诊断颅内动脉瘤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者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灵敏度(96.9%)低于DSA(100%),诊断特异度(100%)高于DSA(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任国星等[8]报道的CTA敏感性(95.5%)、特异性(97.5%)和准确性(93.%)基本一致。综上所述,以CTA、DSA诊断颅内动脉瘤均具备高准确性,但CTA特异度相对较高,且操作安全无创,可作为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手段,阴性者则推荐以灵敏度相對较高的DSA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尹广明,吕俊锋,穆兴国,等.3D-CTA与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10):1045-1047.
[2]于军,王壮,赵明明,等.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3):238-241.
[3]叶印泉,肖新兰,唐小平,等.MRA与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1):9-11.
[4]梁文钊,姚吕祥,朱明欣,等.3D-CTA与3D-DS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7):314-315.
[5]张丽萍,唐秉航,李良才,等.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的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3,21(11):827-831.
[6]刘庆国,郭兴,宋志斌,等.64层螺旋CTA和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3):194-200.
[7]纵振坤,于如同,范月超,等.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手术评估中的临床比较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16(5):324-327.
[8]任国星,李连霞,王勇,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 D-DSA)与三维CT血管成像(3 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比较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40(21):2363-2364,2387.
(收稿日期: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