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亮
摘要:文章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为切入点,在密切联系安徽省战略新新兴产业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安徽省 战略性新兴产业 内部控制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紧跟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2010年至2011年,国家发改委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政策的扶持引导为其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应了时代趋势,在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快速成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利的因素。健全合理的内控制度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内部控制的缺失将会使企业面临发展停滞甚至瓦解的风险。如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如何针对不同的企业特征把握内部控制优化原则,进而确定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的流程,制定出既灵活又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案,非常重要。
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增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逐步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日益增强,产业呈现积聚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已经成为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增长性源自于其与生俱来的战略性和新兴性,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长远的市场前景。但其同时具有动态可变性和风险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力大、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等。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客观上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够等问题,因而难以培育出领军企业,最终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为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安徽省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以应对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促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有关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内部控制的问卷调查
1.问卷样本选择。本次问卷调查的设计原理基于内控的五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以向企业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在收回的问卷中共有90份有效问卷。问卷的填写人员主要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管理者,财务及相关岗位人员占总人数的86.67%,为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专业性提供了保证。
如表1所示,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了安徽省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全面性,以期对安徽省相关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1)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而企业内部控制参与者、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政策是与内部控制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次问卷调查将它们作为观测点。
如表2所示,认为由董事会参与的有62家,占68.89%;认为由全体员工参与的有69家,占76.67%;被调查者企业的80%以上选择了由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参与,这是由于我们通常将内部控制定位为会计控制。但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的管理层参与内部控制人员的实际参与情况是90%以上,财务人员、董事会、全体员工的比例分别下降了10%、22.22%、45.56%,由此可以看出,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对内部控制参与者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深,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少数管理层和财务人员有权参与内部控制,普通员工往往无权参加由企业管理者建立和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展开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显示(见表3),选择一般或较重视的有64家(占71.11%),而只有18家(占20%)被调查者选择很重视;只有8家被调查者选择不重视企业文化,占8.89%。这是由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较少,企业文化建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从总体上来看,这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现阶段的实际状况是吻合的。
关于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只占32.22%;而22.22%的企业尚未制定和实施或人力资源政策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其他45.56%的企业选择了一般或较利于。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
(2)风险评估管理。风险评估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及时和定期进行的工作,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风险性的特征,所以具备相应的风险意识,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构十分必要,因此本次问卷调查将把它们作为观测点。见表5、表6。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具有很强的风險意识低于30%,而企业风险意识不强或尚未建立风险评估机构占比却接近80%。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性是其主要的风险性来源,先导性意味着企业率先开拓该新兴领域,因此很少有现成的经验或规律可循,唯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改革,摸索前进,这一过程同样伴随着较多风险。同时由于该产业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动态可变性,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
(3)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的核心环节,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其能否有效开展,而能否有效开展内部控制活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因此,本次问卷调查将其实施方法作为观测点。
本次问卷调查选择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法中较为重要的八个观测点,从表7可以看出,在会计系统控制方面,大部分企业实施效果较好,只有少部分企业会计系统控制实施效果差或没有建成;在预算控制方面,超过7成的企业效果不佳;在运营分析控制方面只有三成的企业效果良好,超过四成的企业实施效果一般;绩效考评方面的情况略好于运营分析控制方面,小于三成企业效果较差。从上述几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很多企业内控制度在总体上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在设计具体环节时不够全面、实施时不够规范等现象,其中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仅涉及业务层面,不能全面处理复杂的企业活动。由于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基层员工素质不高,虽然有些企业的控制活动设计的较为完整,但相关控制活动不能有效执行,如同虚设,未能带来预期的效果。
(4)信息沟通状况。信息沟通是保持信息有效传递的重要手段,它存在于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管理级层次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因此,为全面观察企业的信息沟通状况,本次问卷调查选择以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处理、传递程序建立情况和信息传递作为观测点。见表8、表9。
调查显示,只有28家(占31.11%)被调查企业建立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处理和传递程序,但有关信息在上下级之间及各部门不通畅的也只有13家(占14.44%)。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来看,虽然有将近7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尚未构建信息传递程序通道,但其信息传递并未受此影响而不通畅,这与安徽省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便捷地传递信息有关。但是从安徽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仍需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搭建更加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以期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5)内部监督力度。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的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有效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来检验。因此,本次问卷调查将它的设立情况作为观测点。详见表10。
调查显示,将近80%的被调查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审计机构;没有安排专门的审计人员的企业也多于安排专门审计人员的企业,多出22家(占22.44%)。这是由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同时考虑到企业规模和成本效益原则,很少有企业会考虑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虽然有些具有一定规模且企业制度比较规范的企业会安排专门的审计人员或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但在实际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却不够规范,往往不能遵从自身(本部门)的意愿,而是完全按照管理层的意愿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这就难以保证其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最终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内部控制的若干对策
(一)创造科学积极的内部控制环境
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不仅需要管理层制定有效的措施,更需要各层级员工认真执行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和新兴性使其具有长远增长性,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长远的市场前景。根据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析并根据企業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判断,大多企业处于快速成长期,由于其发展速度较快,很多组织和部门设立往往比较仓促,相应的管理规范制度等不够科学或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针对这种情况,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分层级管理的组织架构体系,加强上下级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
制定和执行灵活的人力资源政策。创新性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不断发展的前进动力,企业创新不仅需要招募大量极具创新能力的人才,还需要组建具有高效协作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关领域的创新人才和相应的科研团队。为此,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加快制定并严格执行灵活的人力资源政策,积极招募创新人才,为企业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具体来说:(1)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选取自由开放、学术氛围浓厚的高校展开密切合作,培养和激发高校师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2)建立完善的招募甄选体系,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3)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全体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健全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员工培训发展计划等,以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双赢目标。
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应着眼企业实际,本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重视经济性的原则。在实际操作时可以结合海尔经验,首先诊断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其次提炼和设计适合本企业发展和员工普遍认可的企业文化,最后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集体培训、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等方式来增强企业文化的内部认可度,进而提高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
首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些潜在经营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性为该类企业带来较多的潜在经营风险,企业的很多经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改革,在摸索中前进,这一过程的诸多不确定性,导致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会随着剧烈的技术变革和具体产业政策变动而调整产业内容和领域,因而其具有动态可变性;动态可变性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潜在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潜在投资风险。
为降低相关风险损失,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应重点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提高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具体来说:(1)敏锐观察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动态,根据市场需要制定企业经营战略;(2)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不仅要及时识别生产流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还应通过分析财务报表识别和发现企业现有的财产、责任等面临的风险,强化管理层的风险警惕意识;(3)根据企业自身风险情况,结合成本效益原则,设计出灵活的风险管理方案,如通过购买保险和建立自保公司来转移风险,努力做到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三)完善内部控制活动,提升控制活动的执行效率与效果
内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其能否有效开展,而能否有效开展内部控制活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根据分析,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预算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环节比较薄弱,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由于缺乏设计,而是由于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够,才导致现有内部控制活动未能切实有效执行,进而不能实现既定的预期效果。
为此,首先,管理层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薄弱环节的内部控制活动,同时注意提升其他环节的执行效率和效果;其次,在完善内部控制活动设计的同时,要以规范的管理手册或制度的形式来明确控制活动的具体流程和岗位职责,达到提升内控活动的执行效率与效果的目的。
(四)加快建设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是企业制定经营管理决策的前提,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需要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换与沟通。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虽然较其他行业具有电子信息技术发达的优势,但尚未搭建起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建立信息传递程序。因此,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应加快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和良好的信息传递程序,以期进一步提高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具体来说:(1)企业可以积极利用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络媒体等渠道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财务信息和战略信息、市场信息等非财务信息;(2)企业应向员工开放业务信息平台,提高员工对企业业务信息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向企业表达内心的真实诉求,以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3)加强与行业内相关企业和往来单位的沟通,获取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信息。
(五)強化内部审计职能,提高内部监督能力
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的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有效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来检验。根据上文分析,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很少有企业安排专门内部审计人员或建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虽然有些企业有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机构,但其主体常常服从管理层的意志,因而不能保证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活动。因此,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确保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是只需要安排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还是需要在组织结构中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具体需要做到:(1)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首先要做到独立于管理层的意志,其次要做到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独立展开审计工作,最后给出坚持客观公正的内部审计结论;(2)设立一名具体审计工作的负责人,发挥良好的沟通和桥梁作用,不仅能确保对上与组织管理层有效沟通以获得支持,还能在对下选拔人才时以现代审计理念引导全体内部审计人员;(3)企业可以通过后期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奖罚政策等手段来鼓励提升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高智林.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设计与评价模式[J].商业经济研究,2015,(34).
[2]刘晓东.科学认识五要素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J].商业会计,2013,(3).
[3]周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J].统计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