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梅
玉米是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在建昌县种植面积达64万亩。由于近年来玉米价格逐渐走低,提高产量成为增加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建昌镇北营村的杨瑞租种的80亩玉米地上,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用了“一垄双行,种两垄空一垄,原垄宽度不变”模式,亩保苗6800株,垄宽55厘米,垵距24厘米,比常规种植株多2000株,亩产达到800公斤,亩增产160公斤,产值增加240元左右,80亩地共增收19000元。具体种植方法如下。
1 科学选种,精细处理
选用矮秆耐密形品种辽丹565、先玉335,株形紧凑,叶片上冲,低穗位,熟期适中,抗病性强,耐密抗倒伏,空秆少,秃尖少。种子纯度要达98%以上,净度高于98%,发芽率不低于95%。将种子筛选,去除小粒种子,及颜色淡、成熟度不好、霉变、破损、有病虫的种子,并在播前20天进行一次发芽试验,发芽率不低于95%。在播前10天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3~5天,消灭表面病菌,减轻病虫害。
2 合理深施肥料
首先,有机肥和无机肥要混合施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其次,根据株数和产量以及玉米的吸肥规律,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结合整地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种肥每亩施用二铵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锌1.5公斤,距离种子8厘米,深施20厘米以上。
3 合理密植
4月25日~5月1日,打茬后播种,垄宽55厘米,垵距24厘米,种两垄空一垄,镇压后覆土深度3~4厘米,亩保苗6800株。这样种两垄空一垄,使单位面积内的株数增加,充分发挥了玉米群体增产的优势。采用种两垄空一垄,实现了垄垄是边行,充分发挥了边行优势,行间距离达到110厘米,比传统行间增大55厘米,便于通风,防止倒伏。每株玉米的茎叶和根部土壤都得到光照,增加光合作用,提高地温,为玉米的生长提供有力条件。
4 田间管理
4.1 施除草剂
实行药剂除草可减少人工费用,减少投资,降低劳动强度。具体做法:每亩用38%的阿特拉津胶悬剂200毫升+50%的乙草胺乳油150毫升,对水60公斤均匀喷雾。
4.2 出苗后管理
4~5片叶时定苗,定苗时多留5%左右,其后在田间管理时拔除病弱苗。定苗前后中耕宜浅,一般5厘米左右,拔节前后中耕应深些,行间可达10厘米左右。一般中耕两次即可达到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的目的,后期结合施肥再耕一次。
4.3 防虫防病
6月中旬人工放赤眼蜂2次,进行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每亩释放2万头;6月下旬可用氯氰菊酯或毒死蜱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粘虫;在玉米蚜虫发生初盛期,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毫升加水20~25公斤喷雾;玉米的大小斑病防治在抽雄前后和抽穗前后开始喷药,可用50%多菌灵液15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0公斤,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4.4 施肥
拔节期可在防治黏虫的药液里加入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1次,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深施入垄沟20厘米深,并把空壟的土覆在两侧垄上。
5 适时收获
玉米一般在完熟期收获,当植株基部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变硬呈固有粒形和粒色时,及时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20%以下时脱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