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龙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局前哨农场,黑龙江 佳木斯 156511)
龙稻18:主茎13片叶,生育日数140d左右,活动积温2600℃。
试验设计为裂区试验:主处理为3个氮肥施用量,副处理为3个不同插秧株数,插秧规格为模拟高速插秧机的30cm×12cm。
当施纯氮量6kg/667m2时,株高最高,平均株高100.5cm,比施纯氮量5.25kg/667m2时高0.7cm,比施纯氮量4.5kg/667m2时高1.4cm。同一插秧株数随着亩施氮肥用量的增加,株高也随之增高;单穴插秧株数在同一氮肥用量下,随着单穴插秧株数的增加,株高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在同一插秧株数情况下随着亩施氮肥用量的增加,茎数也随着增加;在同一施肥水平条件下随着每穴插秧株数的增加,茎数表现出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施纯氮量6kg/667m2每穴插秧株数为4~6株时,茎数最多为18.6株;当施纯氮量4.5kg/667m2每穴插秧2-4株时茎数最少为16.5株。
处理均无纹枯病和鞘腐病发生,说明龙稻18对纹枯病和鞘腐病有较好的抗性;褐变穗发病率最低的是处理1,为0.89%,最高的是处理9,为2.21%,发病率高低的规律如下:在同一插秧株数情况下随着亩施氮肥用量的增加,褐变穗发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同一施肥水平条件下随着每穴插秧株数的增加,褐变穗发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
根据试验可知每穴插秧6~8株,施纯氮量6kg/667m2和5.25kg/667m2的处理出现了轻微倒伏现象,在同一插秧株数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倒伏概率增加。在不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插秧株数6~8株的处理出现了倒伏现象,说明龙稻18不适合密植,合理的单穴插秧株数为4~6株。
同一插秧株数情况下龙稻18的结实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和穗粒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氮肥施肥量情况下龙稻18的有效收获穗数随着单穴插秧株数的增加,穗粒数随着单穴插秧株数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随着单穴插秧株数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
当亩施纯氮用量6kg时,平均产量最高,达到544.1kg/667m2,施纯氮用量5.25kg/667m2时平均产量543.2kg/667m2,施纯氮用量4.5kg/667m2时平均产量537.3kg/667m2,在同一插秧株数的情况下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施纯氮用量5.25kg/667m2每穴插秧株数6~8株的处理和施纯氮用量6kg/667m2每穴插秧株数6~8株的处理出现倒伏现象,产量呈现降低的趋势。
每穴不同插秧株数与产量间的相关方程为y=-0.625x2+7.95x+519.08(R2=1),方程典型,对方程求导得:当每穴插秧6.36株时,产量最高为544.43kg/667m2。每穴插秧株数为4~6株产量在540.88kg/667m2542.68kg/667m2之间。
同一插秧株数随着亩施氮肥用量的增加,株高也随之增高;单穴插秧株数在同一氮肥用量下,随着单穴插秧株数的增加,株高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在同一插秧株数情况下随着亩施氮肥用量的增加,茎数也随着增加;在同一施肥水平条件下随着每穴插秧株数的增加,茎数表现出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
同一插秧株数情况下龙稻18的结实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和穗粒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氮肥施肥量情况下龙稻18的有效收获穗数随着单穴插秧株数的增加,穗粒数随着单穴插秧株数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随着单穴插秧株数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
在不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插秧株数6~8株的处理出现了倒伏现象,说明龙稻18不适合密植,合理的单穴插秧株数为4~6株。插秧机30×12cm插秧规格下,最佳插秧株数每穴4~6株,基本苗120~170株/m2较为合理,产量在540.88~542.68kg/667m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