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晓丽
摘要:本试验就如何提高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从组培苗生长状态、移栽季节、基质湿度管理等3方面对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月及9月份是牡丹组培苗的最佳移栽时期;牡丹组培苗生根后1个月,茎基部已半木质化,移栽后容易成活;移栽后温度15~20℃,控制基质湿度约1/3湿,空气湿度70%~80%,并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减少组培苗移栽后根系腐烂现象,提高移栽成活率。
关键词:牡丹;组培苗;移栽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快速繁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李萍,2007)。牡丹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及重要的出口花卉,产业化生产成为其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牡丹进行快速繁殖,是促进牡丹产业化生产的重要技术(成仿云,2007)。虽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来规模化生产牡丹种苗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目前还没有真正应用于生产(贺丹,2009),原因主要是移栽难以成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分别在1年中3月、6月、9月、12月份,对不同生长状态(刚生根、生根后1个月和生根后2个月)的牡丹组培苗进行移栽,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1,移栽容器为6cm×11cm的穴盘,移栽前用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溶液消毒,移栽后置于全光照培养箱,管理温度为15~20%。
1.2 试验方法
1.2.1 牡丹组培苗移栽季节试验。分别在2013年3月、6月、9月、12月份,对生根后1个月,株高5cm左右,茎基部半木质化的牡丹组培苗进行移栽,每处理30株,移栽基质均为草炭:珍珠岩=1:1,管理溫度为15~20%,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移栽前将基质拌湿并高压灭菌,移栽后15天内不浇水,基质表面变干时进行叶面喷雾。15天后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时,浇水原则改为干透浇透。60天后分别调查成活率。
1.2.2 组培苗生长状态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2013年9月份,分别将刚生根(根长1~2cm,根粗1~2mm,茎基部未木质化)、生根后1个月(根长3~4cm,根粗2mm,茎基部半木质化)、生根后3个月(根长5~6cm,根粗>2mm,茎基部基本木质化)的牡丹组培苗进行移栽,每处理30株。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1,移栽后放于全光照培养箱(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70%~80%),管理条件相同。60天后对比不同移栽状态的组培苗成活率差异。
1.2.3 移栽后基质湿度对牡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2014年3月,将生根后1个月,生长状态相同的牡丹组培苗进行移栽,分别采取3种湿度管理措施:A、移栽后浇透水,以后基质表面变干时浇透水,保持基质全湿;B、移栽前将基质拌湿,以后基质表面变干时喷水,保持基质1/3湿,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后,浇水原则改为干透浇透;C、移栽前将基质拌湿,以后只喷水不浇水,基质湿度<1/3湿。每处理30株,管理温度为15~20%,其它管理条件相同。60天后分别调查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牡丹组培苗移栽时间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移栽后60天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月份对牡丹组培苗成活率影响较大,9月份移栽成活率最高,3月份移栽成活率次之,6月份移栽成活率最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春秋季节洛阳自然温度适宜牡丹生长,而夏季或冬季人工小气候造成环境通风不良,影响牡丹自然生长。
2.2 组培苗生长状态对移栽成活的影响
移栽后2个月,调查不同生长状态的组培苗成活率,发现牡丹组培苗生根后1个月,茎基部已半木质化,根长3~4cm,根粗2mm左右时,移栽成活率较高,达到87%;刚生根后立即移栽成活率只有50%;而生根后3个月进行移栽,其成活率介于前二者之间。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移栽过早,植株生长较弱,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移栽过晚,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变差。
2.3 移栽后湿度管理对牡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
移栽后60天,调查不同基质湿度条件下牡丹组培苗成活率,发现基质湿度对牡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显著。移栽后半个月内,保持基质1/3湿,可以有效减少植株根颈处腐烂坏死现象,成活率最高,达到85%;而移栽后保持基质全湿,则造成大部分植株根颈腐烂,植株死亡,成活率只有10%;移栽后始终保持基质较干,小于1/3湿,成活率介于前二者之间。可能是因为基质全湿,造成根系呼吸不畅,另外,基质过湿,容易造成植株伤口感染病菌。基质过干,根系长时间处于失水状态,成活率也较低。因此,牡丹组培苗移栽后,控制基质湿度为1/3湿,保持空气湿度,同时保证空气流通是牡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
(责任编辑 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