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影丽+陈家强
摘 要:在信息化条件下,轻武器射击训练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动报靶系统应运而生。但是,市面的自动报靶系统成本高,实用性不够。笔者通过走访,充分了解需求,采用成本低、稳定性好的80C51单片机,通过对靶板的改造设计、信号传递的实用性分析,设计了成本低、易操作、稳定性好的实用报靶系统。
关键词:单片机;自动报靶;实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020
0 引言
据了解,当前军队在组织小口径轻武器实弹射击过程中,大部分单位使用的依然是人工报靶的方式。虽然部分单位使用了上级配发的比较先进的自动报靶系统,但是大多弃之不用,主要是不易操作使用和维修使用成本比较高。人工报靶存在效率低、误差大、人为影响多的问题,使用人工报靶的方式需要大量人员参加保障任务。当前自动报靶系统也存在系统成本高,对操作人员要求高,不易维修保养等弊端。
1 设计需求
通过调研,一线作战和执行任务的单位实弹射击训练时,由于参训人员多,其对报靶的通常需求:一是统计每次射击过程命中的发数;二是统计命中的总环数(总成绩)。根据其实际需求,设计制作了本实用报靶系统。
2 设计的总体思路及系统的工作原理
对靶板进行改造,当子弹击穿靶板时,通过传感器把弹着点位置的信号传递给单片机进行处理,经过运算,统计每个射击过程的发数和环数,经过一个6位数码管显示出来(如图1所示)。
3 主要元件的设计
3.1 靶板的设计
通过对靶板的改造,实现子弹穿过不同的环数时,传出不同的信号。首先在靶板中间封装一层导电锡箔(如图2所示)。
其次,在靶板的背面,设计并附上各环的导电锡箔,令其相互分开,环与环之间的间隔根据轻武器的口径确定,略小与子弹的直径(如图3所示)。
3.2 靶板的信号传输
从靶板中间夹层的导电锡箔和靶板后侧各环的导电锡箔中各引出一条导线。其中,中间夹层的导线可直接从底端引出,环形锡箔的导线需要从各环引出。考虑子弹击穿靶板时可能会破坏导线,为增强实用性,采用触头接触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
在触头钢板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质量较好的冷轧钢板,防止子弹击穿钢板破坏导线。在触头的后侧可以设计成接线柱或者焊接点的样式,方便连接。为简化设计样式,提高可靠程度,在导线的选择上,共需要有7根导线连接靶板和单片机,可以直接选用质量较好的八分式网线作为导线,还可以预留一根导线作为扩展备用。
3.3 单片机主要程序的算法选择、
基础程序使用基本的看门狗电路检测靶板的电平变化,同过单片机计算后,通过放大电路,采用动态显示的方式显示结果。
在子弹同时击穿两个临近的环形锡箔时,根据实际报靶方式,采用选择算法,以环数高的为该发子弹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海宴.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2]王东峰等.单片机C语言应用100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劉守义等.单片机技术基础[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