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江璐
新疆石河子市149团医院检验科 832052
分析静脉血与末稍血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研究
廖江璐
新疆石河子市149团医院检验科 832052
目的:研究静脉血与末稍血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然后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两种血液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末梢血采集三次血常规检查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静脉血采集三次血常规检查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末梢血,静脉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更小,更加有利于临床诊断。
静脉血;末稍血;血常规;影响
研究显示,在血样采集过程中,不同的采血方式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1]。临床实践证实,相对于末梢血,静脉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更小,更加有利于临床诊断[2]。本研究主要针对静脉血与末稍血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在2015年7月~2016年11月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5.21±2.26)岁,包括38例男体检者,12例女男体检者。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与研究,并且进行了知情同意书的签订。
由同一名护士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样采集,将血样采集的时间设置在早上七点到八点。嘱咐所有健康体检者在进行血样采集之前保持空腹状态。首先常规消毒处理肘窝部采血点及周围皮肤,把双向采血针的一端刺入体检者的静脉,另外一端连接真空试管。进行2ml肘部静脉血的抽取后,将双向针针头抽出。在 EDTA-K2的采血管中放置血样,并且对其进行八次左右的摇晃,以此来促使血样处于均匀的状态,所有健康体检者均要进行三次静脉血样采集。
在进行末梢血血样采集时,将采血点选为健康体检者左手中指的指腹,对其左手中指进行按摩,促使其处于充血状态,然后再常规消毒其指腹,在采血部位刺入三棱针,等到流出血液终止后,对血样进行采集。在EDTA-K2的真空管中放置采集到的血样,并且对其进行均匀摇晃,所有健康体检者均要进行三次末梢血血样采集。
对采集到的血样采用血液全自动分析仪(sysmex,型号:xs-1000i)及配套的试剂进行血常规检测。在两组健康体检者接受血样检测之前,化验人员要准确校正仪器。
对所有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与末稍血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检查结果中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等指标进行观察。
将本研究中相关数据录入之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静脉血采集第一次血红蛋白为(116.5±15.6)g/L,红细胞为(3.85 ±0.68)×1012/L,白细胞为(5.25±1.13)×109/L,血小板为(225.1 ±30.5)×109/L,第二次血红蛋白为(115.2±15.2)g/L,红细胞为(3.80±0.52)×1012/L,白细胞为(5.12±1.03)×109/L,血小板为(224.5±29.1)×109/L,第三次血红蛋白为(115.6±15.1)g/L,红细胞为(3.78±0.61)×1012/L,白细胞为(5.13±1.02)×109/L,血小板为(225.2±29.0)×109/L,静脉血采集三次血常规检查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采集第一次血红蛋白为(102.5±13.6)g/L,红细胞为(3.56±0.42)×1012/L,白细胞为(6.55 ±3.43)×109/L,血小板为(210.4±45.2)×109/L,第二次血红蛋白为(100.0±12.4)g/L,红细胞为(3.46±0.52)×1012/L,白细胞为(6.01±3.13)×109/L,血小板为(200.5±43.2)×109/L,第三次血红蛋白为(96.2±11.1)g/L,红细胞为(3.50±0.41)×1012/L,白细胞为(6.99±2.92)×109/L,血小板为(219.2±44.9)×109/L,末梢血采集三次血常规检查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通常会采用血常规检查作为辅助手段[3]。现阶段,临床上的血样采集方式包括末梢采血法、静脉采血法与动脉采血法等。在进行血样采集时,对其耳垂或者手指处的末梢血进行采集,因为疼痛小,所以接受度较高[4]。但是,因为人体末梢血管管径狭窄,相对于静脉血液循环,末梢血液循环通畅度较低,并且局部皮肤的温度较低,有部分血液沉积现象存在,相对于静脉血,末梢血的细胞计数要高[5]。末梢血的组成部分包括组织间液、细胞内液、毛细血管血、静脉血与动脉血等,其血流速度通常处于不通畅或者较慢的状态。在采集末梢血时,很容易在皮肤穿刺处黏附血小板,促使血样中混入组织液,进而不能将循环血液的实际情况有效反映出来。除此之外,采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具有较差的稳定性。而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则具有充足与稳定的血流,能够对以上情况的出现进行有效避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末梢血采集三次血常规检查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静脉血采集三次血常规检查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相对于末梢血,静脉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更小,更有利于临床诊断。
[1]陈磊.采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对比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4):145.
[2]谢萍.不同模式检测血常规对PLT、WBC、Hb及RBC影响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6):1577-1579.
[3]陈晓.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104-105.
[4]张彩华.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107-108.
[5]葛文彬.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中的效果与价值分析用于检验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48-48,49.
R766.2+2
A
1672-5018(2017)02-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