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鑫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探索
石鑫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本文介绍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社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规划,以期能够为相关专业优化教育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最早出现在我国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国家教育对经济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专业进行了整合,从而出现了该专业。该学科的教育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如今该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较高,很多院校中均开设了该专业,而很多工作岗位也体现出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也在持续优化。在该专业中,计算机和经济管理是重要的两个方向,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选择相应的岗位,鉴于该学科的知识综合性,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相对较多,如IT行业、行政、金融以及财务等。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开展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又增加了近200个,而社会各界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可见该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今后应加强对该专业的支持力度。
2.1 专业无特色
通过对该专业的研究发现,其虽然囊括了多个方面的知识领域,但在整体来看却十分缺乏特色,如其并未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行业、岗位进行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培养显得缺乏目的性、针对性,过于抽象化。另外,很多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所体现的特点是,其实践能力不够强,专业特长不清晰,专业形象也不突出。此种情况在很多高校以及其他的工作岗位上均有明显的体现,针对此种情况,今后我国教育界应加强对该专业建设的规范力度,缓解人才就业困难。
2.2 专业能力不足
在该专业中,其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知识,具体可以划分为信息技术、经济和管理。然而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相关人员在学习技能、应用技能的时候往往无法使三者趋于平衡,有些人员过于偏重信息技术能力,而有些人员则更擅长经济与管理方面的能力。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发现,超过58%的学生认为自己虽然涉及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足,而25%的学生认为自己无一技之长。
2.3 专业定位不清
如今虽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较高,但实际的情况是,该专业的定位并不清晰,这主要是因为国家教育部出台的相应文件信息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形式具有高度概括性,且较为宽泛,这也使得学校教育、企业管理等方面无法合理制定培养方案,长久发展下去势必会更加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学生以及相关人员在就业和重新就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迷茫性。
3.1 专业需求
(1)专业定位
目前,国内外对该专业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并将其定位为研究计算机技术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如今该专业的定位也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共识,即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属为管理类专业,但鉴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且该专业在高校的发展历史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清晰,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的问题。
(2)专业课程体系定位
该专业开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对人才的培养使其掌握计算机能力和应用能力,成为技能型、应用型高科技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定位,并根据定位制定培养计划。我国颁布的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课程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由此可以看出,该专业有着类型杂且课程多的显著特点,对于这种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学科而言,若无法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划分,则很难确定培养目标,甚至会渐渐被时代淘汰。
(3)专业人才定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对该专业也有了更多的规定,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其所需要培养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级系统分析员。此类人才需要能够做好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分析、设计、运行和评估工作,可以根据相应的信息来完成信息资源的协调工作,进而帮助企业确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另一类是从事信息管理行业的人才。此类人才需要站在企业战略管理角度来进行工作,根据工作流程和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利用相关技术来对企业战略进行优化重组。
3.2 发展规划
(1)实现专业定位
在对专业进行定位时,应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其虽然涉及范围较广,但这也恰恰可以成为其发展优势,只要能够对其所包含的领域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处理,即可以使各个方面均具有独具特色的专业定位。另外,任何学科的出现均是由无数实践积累而来,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应充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教育的形式对此方面进行优化,最终形成全新的定位。
(2)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实践环节。无论是对于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而言,还是就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人员而言,若要将此专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加强实践,这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必要途径;(2)突出专业特色。学校方面应针对该专业来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构建彰显本校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3)更新课程内容。在学习该专业时,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载体,然而我国此方面教材内容有些滞后,今后应针对教材进行改编,并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使人才培养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契合,与时代发展相融合。
(3)实现专业人才定位
在多个定位中,专业人才定位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教学、培训的成果如何,最终将其投入到实践中的依然是人。在进行此方面建设时,应事先做好市场调查,对各个行业针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行分析,并找到突破点,从而确定人才定位。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除了要把握学校学习时间外,也要把握好实习机会,学生就业前的能力提升最佳阶段即是实习阶段,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校方或是学生自身,均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以便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当前社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就业方面的发展。如今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国近年来一直在优化教育改革,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应势而生。通过对该方面的研究可知,我国对该专业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专业定位和人才定位方面,需要相关机构和人员持续加强相关研究。
[1]尹燕芳,杨卫平,王卓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05):43-46.
[2]梁莹,戴经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5(04):73-77.
[3]刁雅静,苗虹,卢健.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1):58-59.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of the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hiXin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history,status and future planning of the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optim izing educational reform for related specialty.
inform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development
G203-4
A
1008-6609(2017)06-0089-02
石鑫(1982-),男,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