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冰,陈先兵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分校,广东 珠海 519087)
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刍论
马一冰,陈先兵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分校,广东 珠海 519087)
中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开展的历史较短,目前还处在逐渐成熟阶段。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质内涵,融核心价值观和志愿精神于一体,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走上理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时至今日,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在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形态;传统文化;社会和谐;中国特色
我国的志愿服务是随着二十年来的社会转型逐渐发展起来的,即使在名称、形式等方面洋为中用地借鉴西方,根系却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属性、特质、路径、功能上都有别于西方,是中国人以中国方式做中国事,因此必然且只能显现中国面孔,独具中国特色。在思想理念上澄清进而定位这一事实,是我国志愿服务尤其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从理论探讨到具体实践的逻辑起点。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规约。近三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在许多领域获得了世所公认的伟大成绩。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陷入发展危机相比,同中东地区政治动荡、战乱不断相比,国富民强、社会安定已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现实。面对社会转型以来多元并存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在信仰、理论、价值、利益、话语、情感等层面获得最广泛的认同,才能保证人民大众同心同力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1]9-12。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为此,教育部2015年11月发布《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规定“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准确地概括、规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属性。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总目标,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对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也是打通以往高校办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某种程度上相互隔膜的有效育人形式。所以,与西方国家全民自觉参与的社会性志愿服务有所不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本质上仍然属于现阶段高等学校有组织有系统地培养人才的领域范围。唯此,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也必然要落实到大学生的各种课外实践包括志愿服务活动中。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正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国家昌盛、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层面的系统性要求,也是一种本质性的规约。
因此,大学生要自觉认同志愿服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就必须通过有效的带动和引领来实现。这种带动和引领主要体现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于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具体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中国志愿者协会倡导的志愿服务精神,实质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3]94-96。两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的具体规约;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志愿者对民族进步与个人发展采取正确认知、积极进取的态度,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进而言之,“奉献”精神意味着志愿者要以不求名、不计利的态度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体现为一种无私付出,这是志愿服务的灵魂。近年来,无论是大型会议、重大节日庆典,还是灾难救助、扶困济危等活动,都闪现着大学生志愿者辛劳勤勉的身影。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北京APEC会议,到汶川地震、玉树救灾,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志愿者们已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出了崭新的“中国形象”。“友爱”是以不论文化差异、不分高低贫富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之爱。志愿者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个体价值,以爱对人,以善予人,这是志愿服务的精神基石。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诸如关爱弱势群体、服务社区、基层支教、西部计划等志愿活动,对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及不同地区的共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建设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助力。“互助”倡导“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发扬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精神的道德准则,强调的是参与者个人的成长。大学生志愿者乐于参加志愿服务,以爱心、诚心、耐心去帮助他人,本身也是深入认识社会、丰富阅历提升能力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强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进步”体现的是国家、社会和志愿者个人利益的协调一致,以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繁荣富强的共同目标。
所以,只有充分认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属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导向,才能有力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中国特色并健康有序地发展,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实现其助力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这是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与西方同类志愿活动的本质区别。
纵向地看,在华夏文化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里,从来没有缺少过志愿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特质。今天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际上是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健康积极的社会功用的进一步发扬和拓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华夏文化里的“仁爱”“慈悲”“德善”等蕴涵一脉相承,是传统“仁爱观”与现代志愿精神在伦理文化上的有机融合。
具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释道精神。儒家文化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影响和形成了华夏文化的主体。儒家推崇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强调“治人”以求取高尚品德,由此施行“仁爱”,主张由内而外、由己及众。“仁”是儒家最为注重的品质,“人”“二”成“仁”,意指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应友爱和谐。孔子认为 “仁”即“爱人”,只有与人为善,将“仁爱”推及天下,才能达到利人利他,协调社会的目的。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离娄下》),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礼记》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提倡个人应该摒弃一己私利,担负起对民族和时代的基本职责。儒家的“仁爱观”影响绵长深远,历朝历代都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4]126。如宋代的儒学大家张载就针对传统的仁爱助人思想,提出“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中蒙·中正》),进一步丰富了儒家“仁爱观”的内容。历时性地看,儒家文化中的“仁爱”观念,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精神的历史来源。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通过与儒家文化的不断融合,逐渐实现了本土化,在我国民间具有相当广泛的号召力。佛教宣扬“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慈悲观,强调“治心”[5]70-71,重在探索“人与心”的辩证联系。慈悲观表达的是对现实人生深切的价值关怀,显示出以牺牲自我的精神利人利他利社会的宽广胸襟。佛教的这种价值追求,为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佛教的“慈悲普度、利他济世”情怀,被当世很多志愿组织所接受并推广。如台湾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会,就是一个弘扬佛教慈悲精神的志愿组织,已在华人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发展流变中逐渐壮大,形成与儒、释文化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道教文化强调积德行惠,乐善好施,也为当代志愿服务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环境中,一直都有现代意义上志愿服务精神的具体实践者。
儒、释、道文化虽有各自不同的理论形态和价值观念,但千百年来在其发展历程中相会相融,所形成的扶危济困、惠人利他的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进步、民生发展所需要的,也与今天的志愿服务精神相一致。当然,我国目前正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这是传统中国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向现代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必然行动。因此,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要采取留精华去糟粕的科学态度,这也是中国社会健康前行的基本保证。作为当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程的系统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既要继承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以之作为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也要以“拿来主义”的心态借鉴吸纳西方国家志愿服务的有利元素,在志愿服务的具体实践中有所创新,焕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与生机。
在我国,群体性、规模化的志愿服务形态可溯源于1963年的全民“学雷锋”运动。在这场由国家最高领导人自上而下倡导的全社会志愿活动中,“雷锋精神”成为无私奉献、助人利他的志愿精神的代名词。这种带有鲜明特色的志愿服务形态,延续到上个世纪末才开始基本转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1992年正式实施后,1993年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次年的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成立,我国的志愿服务在命名上由此开始“与国际接轨”。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3月5日被确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日”。2003年以来,先后有黑龙江、福建、北京、浙江等省市颁行《志愿服务条例》,把志愿服务纳入法制轨道的同时,也把志愿者的范围从“青年”扩展到“市民”。在广大公众对志愿服务已有了解认识并积极参加的事实背景下,国家民政部于2012年颁行了《志愿服务记录办法》。鉴于志愿服务的主要参与者仍属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部又有针对性地颁布了《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15)。至此,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进入到全面良好的运行状态[6]1。虽然志愿服务的主体仍然是大学生,但志愿服务的理念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普及,志愿服务精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接受,各级各类的志愿服务组织也陆续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虽已经过20多年的良好运行,但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依然还处在成长期。仅就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际状态和相关问题而言,与理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途距离尚远。除去政府组织的针对大型会议、重要庆典等完成规定任务性质的志愿服务,其他类型的大学生志愿活动仍然存在着有“量”少“质”、偏于形式、内容单一、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组织管理能力有限、保障机制缺失、社会支持不足等诸多问题。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必须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发展目标,以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为根基,以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质。在此前提和基础上,还须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入手:
(一)提升各方对志愿服务的理性认知,营造良性环境
目前,党和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发布了多种红头文件加以号召和强调,但宏观引导不等于具体落实。其中,高校和广大公众的认识偏差,是造成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有效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不少高校的管理层只把志愿服务当成团委组织的一种专项活动,没有意识到这是新形势下高校育人工程的系统环节;一些教师觉得志愿服务是资源的无效使用和浪费,将冲击学生专业上的成长成才;很多学生本身也对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理解不够,参与活动的热情不足甚至直接拒绝参与。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多以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就是临时性的“学雷锋”课外活动,形式大于内容,支持度不高或很少关注。对此,高校领导、教师、学生改变既有观念,形成对志愿服务的共识至关重要,再辅以多渠道、大力度、常态化的宣传引导,与社会各界共同培育志愿文化,就不难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以完善的法制法规促进志愿服务的健康有序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历史来看,完备健全的政策法规是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尽管目前已有广东、北京等多个省市出台了志愿服务的相关条例,但这些地方法规在内容上还存在差异,缺乏统一性。因此,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实迫切需要一部国家层面的法规,从志愿者、服务对象、志愿组织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志愿服务的责任主体、运行方式、资金、条件保障等方面,作出法律界定和阐述,以使志愿服务有较牢固的法律依托,切实保护活动各方的权益。
(三)健全激励机制,推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形式,以此来调动和发挥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与积极主动的创造力。就大学生志愿服务而言,物质激励是指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资金、物品如交通补贴、餐饮补助、工作服装等,这是志愿服务的基本物质保障。精神激励旨在从情感层面对志愿者的工作成就予以肯定、鼓励和表彰,可采取荣誉授予、树立典型、榜样示范等多种形式。但在现阶段,各高校内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既不完备,也不统一,有的甚至没有激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最高统筹领导机构,在2014年初发布《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其中阐明了对“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具体要求,这对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一种有力促进。
虽然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还任重道远,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走上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途指日可待。
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确立了在“十三五”末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在国家发展建设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更为和谐的关系,从而在整体上助力国家的长治久安与民族的兴旺发达。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健全人格精神,增长个人才能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参加志愿活动能够增强自我对社会生活丰富多元的实际体验,于助人实践中实现自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进而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将服务精神内化为个体信念,于自我价值的充分体认中进一步锻铸健康人格,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志愿服务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使之能够走出大学课堂的“象牙塔”,多层次增进个人才能。一方面,可以使专业知识从课堂的理论进入到生活的实践,变为个人的专业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更切实地认识社会体味人生,强化自身的思想水平与综合实践能力。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一种有效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正在起到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人才基础的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促进、巩固融洽的人际关系
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与道德水平。通过“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可以倡导和形成一种亲缘关系之外的人际联系,具体表现为彼此信任、真心交流、诚挚合作等。在我们当下的生活现实里,尤为迫切需要发展这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大学生志愿者在以往和当前正在开展的志愿服务中,通过敬老(家政、紧急救助、健康保健等)、爱幼(生活陪护、课程辅导等)、助残(生活救助、潜能开发等)以及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诸多的服务内容,在传递爱心的过程中,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极大地推动了团结互助、扶困济危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也有力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颇具贡献。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有力维护社会运行的和谐稳定
第40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的212号决议,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志愿者日(IVD)”,至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志愿者人数已近5亿人。作为5亿人中的重要数量构成,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数年来通过普及礼仪知识、维护公共秩序、“文明交通”等众多的便民利民服务,以届届接力的活动形式传播文明进步观念,为营造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挥了巨大的正能量。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城市化进程中,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成为现代工业国家的过程复杂,各种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如社会机制还有待于完善,贫富不均造成许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的存在等等,社会发展的秩序与和谐性受到较大挑战。所以,大学生围绕“关爱社会”的主题,以弱势群体为志愿服务的对象,可以在消除贫困、改善教育状况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健康运行与和谐发展。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助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自然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着报复。”所以,谋求人与自然融洽谐和地相处,大力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生态文明,已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此,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借助自己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的专业特长与技能,积极展开推广生态文明知识、提倡资源节约、宣扬崇尚自然善待自然理念的志愿服务,以促进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提升全民族生态文明的水准。
综而言之,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学习和吸纳西方成熟有效经验的同时,也必须要立足自我实际保持独有特色,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规约,也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具体诉求。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承继、融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铺就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宽广道路,大学生志愿服务才能充分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1] 钟君.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六大认同[J].红旗文稿,2015(15).
[2] 陈少远.提高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15-11-13(001).
[3] 田丽娜.论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5(9).
[4] 郁秋亚.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的问题与应对[J].高教探索,2015(10).
[5] 陈庆之.充盈在传统文化中的志愿精神[J].社会与公益,2011(2).
[6] 夏蕃秀.期待志愿者3.0时代的到来[J].教育科学研究,2015(6).
[责任编辑:何宏俭]
Brief Discussion on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 Yi-bing,CHEN Xian-b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Zhuhai 519087,China)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in our country starts late,but is still in the growth stage at present.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only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adheres to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regard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s essential connotation with melting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and volunteerism together,can it take a rational,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Today,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boost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with showing distinctiv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Ideology;Traditional Culture;Social Harmony;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3.028
2016-12-16
共青团中央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立项课题;共青团广东省委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点课题(2014WT071)。
马一冰(1979-),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陈先兵(1982-),男,山东阳谷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
G64
A
1001-6201(2017)03-01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