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意义及思考

2017-03-15 04:31:18吴春薇
关键词:民族传统音乐

吴春薇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2.长春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8)



新形势下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意义及思考

吴春薇1,2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2.长春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8)

在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卷轴中,传统音乐文化一直都是其中的浓重一笔。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视,不仅能够提高民族凝聚力和促进本民族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必须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存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创新教学途径、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设立绿色通道等,最大程度地推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民族;意义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界对传统音乐的定义有不同的界定。在我国,主要以王耀华先生的传统音乐概念为主流认识。王耀华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一书中提到他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这一概念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范围进行了限制,即创造方法、形式及音乐形态,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被归纳到中国传统音乐的范畴中。这些条件在音乐作品的方向上缩小了传统音乐的范围,但在时间跨度上却扩大了传统音乐的范围。在这一概念中,传统音乐既包括历史上产生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音乐家创造的满足条件的新作品,这一概念得到界内人士的普遍认可。根据这一传统音乐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它包括中国音乐中的“国乐”,但将新风格的“新音乐”划在了“圈外”[1]88-91。传统的表面意义代表的是过去,但每个朝代都有新的传统,所以传统音乐在新社会就会有新的“传统”表现形式。传统音乐是在我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情中衍生出来的艺术,在新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会有新的发展和传承形式,形成新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传承性。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曲调、乐器、音律等,在漫长的民族融合中,民族音乐也开始融合演变,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善恶取舍及民族心理,是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妥善保护并为其传承做出贡献。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音乐喜爱风格和表现内容,新的朝代建立后,必然会对上一朝代的音乐文化有所节制,并形成本朝代的新音乐[2]233,但这种改变大多都是内容上的改变,音乐形式会在朝代变更中被保留下来。传统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骄傲,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凝集力所在。

(二)传统音乐文化分类及风格

我国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流派繁多,从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上可以将传统音乐划分为四大板块,即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3]94-97。

1.民间音乐

民间是音乐的发源地,也是古代百姓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民间音乐主要是运用民间乐器演奏的歌舞戏曲等,在民间大众流传广泛,也是目前传承较多的传统音乐。

2.宫廷音乐

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精神统治工具,宫廷对音乐的重视也达到一定的高度,在不同场合演奏不同的音乐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划分。如:重要朝拜时要演奏朝会乐,在举行祭祀祈福时要演奏祭祀乐,在大型宴会活动中要演奏宴会乐。

3.宗教音乐

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宗教文化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由宗教文化衍变而来的宗教音乐也是传统音乐的一种。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有各民族的信仰,宗教也较为繁杂,但历朝历代多以佛教和道教为尊。佛教音乐包含有偈、梵呗、礼拜唱曲等;道教音乐包含有诵诰腔、念咒腔、讽经腔等。

4.文人音乐

在我国古代,文人志士都有修身养性的喜好,“诗”“书”“礼”“易”“乐”便是文人的“必修课”,“乐”作为其中的一项,其地位可见一斑。文人音乐大都是由文人作词,并赋以乐调,包括琴歌、诗吟等表现形式。

(三)西方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影响

西方音乐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在当时社会国情影响下,西方音乐得到热情追捧,对我国的传统音乐造成很强的冲击,开始逐渐被西方音乐所代替。当时的留学生在外国受到系统的音乐教育培养,思想也逐渐随之发生变化,认为我国的传统音乐是旧社会遗留的产物,而西方音乐才是正统的音乐代表。在这一个世纪的音乐教育中,基本都是以西方音乐为典范,教科书、传授方式、音乐思想、甚至是音乐教师都是遵循西方音乐的教育模式开展。而我国传统音乐遭到严重遗弃,一度成为被取笑的对象。

近几年,随着民族文化的热度上升,我国对民族文化的重视有较大提高,传统音乐也受到“重点照顾”。国家在中小学中加大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播力度,让孩子们从小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在高校中开设传统音乐的专业科目,提高传统音乐在高校学科中的地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大学等各高校均成立了传统音乐教研室,并开设传统音乐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这都为传统音乐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环境。不时举办的一些传统音乐的演出活动或交流会,在开拓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引起了大学生的喜爱热潮[4]71-78。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交流,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在音乐教育界对母语音乐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提倡音乐教育应该是在本民族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开展,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音乐教育家的认同,各国的音乐教育部门也逐渐开始提倡“母语音乐教育”[5]213-214。在全球文化融合的大潮流中,文化“同化”现象越激烈,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也越发重要,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更加重要,发展本国民族文化也成了国家谋发展的重要策略。

(一)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在民族凝聚力的推动下,一个民族才能被称之为一个完整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标志性文化,当离开土生土长的故土后,这些标志就是他们民族的“身份证”,例如唐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服装,唐人街也成了华人的聚集地。在传统音乐文化中,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民族史的射影,都是当时社会情况的再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了解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有利于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只有对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才会对民族产生归属感,产生民族情感,这便是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加深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对民族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有利于本民族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文化资源的利用越发重视,而文化资源对民族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将民族精神文化视为民族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一非物质资源,与此同时,注重民族全民素质教育和创造力的全面提高,成为民族发展的新方向。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去发现自身文化并挖掘其精髓,在不断研习中扩大发展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提高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界的影响力度,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更广阔的传承发展空间。在“大融合”的潮流中,只有民族个性、民族特征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才是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对本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快速复苏的发展道路上,尽管有了很多较为积极的措施,但由于起步晚,中间间断时间长,断层明显,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现实中,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对传统音乐文化存在误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策略的实施,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传统音乐文化同样受到严重波及。国家政府部门和从事音乐文化教育的工作者,都较为青睐西方音乐,对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存在或多或少的轻视,也放松了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传播,使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出现较为严重的断层现象。即使在高度提倡发展本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今天,在音乐教育中,西方音乐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经过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受到冲击,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极大的改变。作为西方音乐的学习传播者——艺术家首当其冲,他们在思想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躁,加上影视、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流行音乐的浸淫,让这些思想不坚定的“艺术家”将艺术与经济相挂钩。他们学习音乐文化已经不再是为了研究发展音乐文化,而是将其作为了一种发家致富的工具。在这样的传统音乐文化“导师”引导下,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者将会抱着怎样的心态和思想来学习可想而知。没有为艺术献身的思想境界,如何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如何致力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事业[6]189-190。

(二)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被打上了“经济”标签

在国家轰轰烈烈地开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一部分音乐教育者被物质冲昏了头脑,将所有的行为都与物质、经济、金钱挂钩,把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当成了一种高收入的职业。在这样的功利心态下,如何能够将传统音乐教育工作做好?如何能够教育出高尚节操的学习者?我们说音乐是洗涤心灵、提高素养的灵魂泉水,但在当代,很多从事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工作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把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这样低俗的标签打在了音乐文化上。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乏味的、充满铜臭味的、没有思想灵魂的低俗音乐作品流传在音乐界,将整个音乐界熏染的“乌七八糟”;在毁坏音乐精神的同时,也错误地引导了新生代对学习音乐的理解,对他们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拥有优秀传统音乐素养的艺术家不齿与此类人为伍,这也造成好多音乐作品无法流传开来,失去更好的传播机会。造成这种局面,不得不说是传统音乐的悲哀。

(三)资金投入不足

保护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离不开社会的帮助。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现状来看,如果没有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将很难继续生存下去,未来的命运不容乐观。目前,国内政府部门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态度较为积极,但这种积极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文章上,还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没有落实资金的投入。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加大对传统音乐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音乐,让他们认识到传统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经历过五千年历史沉淀的精华所在。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还要培养更多的音乐教师。将他们培养成传统音乐文化的使者,将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撒向大众,让更多的人有学习传统音乐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有享受洗涤心灵的机会。保护传统音乐文化,需要加大教育力度,从孩子抓起。教育部尝试组织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者编写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加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这些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投入,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相信如果政府能将实际支持工作落实到位,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一定能够加快复苏步伐,能够再现当年的辉煌。

四、探析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主要以文化系统和社会科学学术界传播为主,且大部分的传统音乐都是依靠民间音乐社团或者是民间艺人等为传播中坚力量,因此现阶段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的阻碍,与社会大众之间脱离、传播范围窄等都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所遇到的难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学校进行传统音乐教育至关重要[7]136-137。

(一)创新教学途径,丰富教学手段

作为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任务艰巨,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当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审视整个保护和传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这一方面可以汲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经验,以整体性保护为基本原则,正确地协调保护和利用、传承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生态学理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背景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究不同传统音乐的传承途径。例如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可以以地方院校为主,这样一方面拓宽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针对大众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可以借助更加广阔的平台,例如举办一些全国性的传统音乐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全国高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扩大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打响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的“第一枪”。另外,在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作用下,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在过去,学校在进行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面对面教授为主,传播范围有限,甚至部分地区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基于此,在今后进行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拓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范围,利用网络视频,搭建共享平台等来扩大传统音乐文化受众范围,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去[8]171-172。

(二)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多选择

复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要注重母语音乐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拓展开来,注重对其他种类音乐的学习和吸收。音乐教学,尤其是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教育对象已经是成年人,他们有各自的思想和追求,我们不能对他们强加压迫,不能逼迫他们去喜爱传统音乐,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地向他们展示传统音乐的魅力,让他们自发地去喜爱传统音乐。在引导学生喜爱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以传统音乐为根本,吸收其他音乐精华为己用,增加创作灵感的思想,在这种“师夷长技”的思想指导下,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教育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时,不仅要传授他们演奏技巧,同时要教授他们音乐文化和音乐鉴赏。无论是我国的历代音乐大家,还是外国的音乐大家,当我们深入地去了解他们时,都会发现他们拥有渊博的音乐基础知识,正是以这种基础知识作为支撑,他们才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长,达到其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学习音乐,不仅要会演奏音乐,更要懂得鉴赏音乐,每一首优美的乐曲,都是作者的一段情感。他们将情感融入曲谱中,懂得音乐鉴赏的人,可以体会其中的奥妙,与作者因曲共鸣,从而得到思想上的洗涤,多次的思想洗涤就是精神的升华。

(三)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设立绿色通道

在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复苏工作中,可以为复苏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可以为传统音乐文化设立优先权。①教材体现。在编写音乐教材时,可以在教材中加大传统音乐文化的篇幅,让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在介绍音乐发展史时,可以将传统音乐的辉煌史和衰落史更完整地描述出来,让学生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及造成现状的原因,增强他们对传统音乐的信心。②课程编排。开设音乐文化方面的课程时,适当增加以传统音乐文化为主体的选修课程,如《传统音乐文化史》《民间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赏析》等课程,可以增加课题的趣味性,在轻松的氛围中,为学生们打开传统音乐文化的大门。③教学模式。教学中既要注重普及性,又要注重特殊性。普及性指的是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普及,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特殊性又可以理解为“人性化”,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我们没有办法左右一个人的思想和喜好,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喜好。在音乐选择上同样如此,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④区别对待。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造就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民间,不同民族间,有各自的民间音乐,也都有各自的传承方式,将民间音乐搬到教室、搬到课堂上来,就需要注意民间音乐与正统音乐的区别,不能等同视之。要根据各民族特色选择具体的传承方式,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方式,使传统民间音乐也能在校园内生根发芽,促进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播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了一种带有中华民族标志的音乐风格。无论是对音乐的欣赏鉴别、乐学观念,还是音乐的表现形式、音律宫调,甚至用来演奏的乐器也独具风格。这些方方面面都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体现,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民族精神、民族美学的阐释,保护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意义重大。

[1] 庄妍.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蕴含的内外在价值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16(12).

[2] 周文思.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作用[J].大众文艺,2016(21).

[3] 丁菲菲.传统音乐文化活态传承在地方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展望——以潍坊学院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6(4).

[4] 张天彤.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定位再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2).

[5] 王浩宇.试论民族民间音乐注入幼儿园教育实践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

[6] 黄柯瑕.论壮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J].大舞台,2015(5).

[7] 李娉.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J].音乐时空,2014(17).

[8] 张译文.学校音乐教育和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及保护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

[责任编辑:哲 文]

On the Significance of Spreading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a

WU Chun-wei1,2

(1.Facul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2.College of Music,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8,China)

In the five-thousand-year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th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To strengthen the atten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not only can 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but also ca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erefore,w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pread of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imely,such as innovating teaching ways,teaching methods,expanding teaching content,let the students have more choices,set up the green channel for th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education,and then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 our country to the maximum extent.

Traditional Music;Cultural Heritage; Nationality;Significance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3.022

2017-03-02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213);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383号);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重点课题(13511061A)。

吴春薇(198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J026

A

1001-6201(2017)03-0125-05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音乐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