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微米CaO组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

2017-03-15 01:54:29马天岩铁岭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辽宁铁岭112000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极差滤液氨氮

马天岩(铁岭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辽宁 铁岭 112000)

1 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垃圾渗滤液指标

实验用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原水中各项污染物指标如下:COD浓度为6413mg/L、NH3-N浓度为854mg/L、pH值为6.49、SS为696NTU。

1.1.2 微米CaO的制备和表征

将微米碳酸钙粉末在890℃马弗炉中烧结2min,即得产物。

本实验中主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微米CaO进行表征,微米CaO的电镜图片(比例尺为10μm)见图1。

1.2 实验方法

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NH3-N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法。

1.2.1 微波-微米CaO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

以微波辐照时间、辐照功率和CaO用量为考察对象,按照L9(33)三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微米CaO为氧化剂,在微波辐照功率800W,辐照时间4min的条件下,对微米CaO用量12、16、20、24、28g/L进行筛选和研究。

图1 微米CaO电镜扫描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正交实验

以微波辐照时间、辐照功率和CaO用量为考察对象,按照L9(33)三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见表1和表2。并且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程度,筛选出最优工艺条件。

由表3可以看出,COD与NH3-N去除率的极差RC>RB>RA,在考察因素中,微波辐照功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辐照时间。由于本实验的指标越高越好,所以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此微波氧化法的最优处理条件为A2B2C3,即在CaO用量为10g/L,微波辐照功率为800W,辐照时间为4min时,利用本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可取得最好效果,此时COD去除率为43.35%,NH3-N去除率为80.83%。

2.2 微米CaO用量筛选

微米CaO用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如图2所示。

表1 因素与水平

表2 正交实验设计与结果

表3 正交实验极差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微米CaO用量的增加,渗滤液中COD、氨氮的去除效率均呈逐渐递增趋势,当微米CaO用量升至20g/L后,继续增加用量去除率无明显提高,此时COD及氨氮去除率分别为50.95%和92.09%。此法反应原理同微波CaO法基本一致,微波的电磁效应和微米CaO的共同作用使化学反应更为有效的进行,当反应完全时,去除率曲线开始趋于平缓。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微波-微米CaO法的去除效果要明显好于微波CaO法,其原因可能为:微米CaO粒子大小属微米级别,比普通CaO要小,因此分子热运动更为激烈,与污染物的接触更充分,从而使化学反应进行得更彻底。

图2 微米CaO用量对渗滤液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3 结论

渗滤液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且浓度很高,已经对环境构成巨大的威胁。在微波-微米CaO法中,当微波功率为800W,辐照时间为4min,微米CaO用量为20g/L时,垃圾渗滤液最好处理效果,此时COD及氨氮去除率分别为50.95%和92.09%。

〔1〕李元主编.环境科学实验教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第一版):27.

〔2〕王杰,程志辉,陈忠林,等.微波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正交试验〔J〕.生态环境,2008,17(6):2212-2214.

〔3〕孙荣恒编著.应用数理统计〔M〕.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第二版):184-191.

〔4〕沈雪梅,俞凯觎.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的现状和对策〔J〕.杭州科技,2003(3):36-37.

〔5〕胡允良.法国垃圾渗透液的性质及其处理方法〔J〕.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37-40.

猜你喜欢
极差滤液氨氮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3:52
改进型T-S模糊神经网络的出水氨氮预测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36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进水pH对MBR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
供水技术(2020年6期)2020-03-17 08:18:22
二次函数极差的规律与应用
氧化絮凝技术处理高盐高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6期)2016-11-10 05:14:06
在分位数回归中结构突变的经验极差检验
DT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环境科技(2015年2期)2015-11-08 12:11:24
间位芳纶生产废水氨氮的强化处理及工程实践
环境科技(2015年3期)2015-11-08 12: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