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权
摘 要:目的:了解连江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为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按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2年~2016年共检测692份水样,总合格率为24.42%,其中出厂水合格率为28.61%,末梢水合格率为20.23%;丰水期合格率为25.72%,枯水期合
了解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以来连江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今后农村改水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现对2012年~2016年我县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 内容与方法
1.1 水样的采集、保存与运输
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
1.2 监测对象
根据《福建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2012-2016年共随机抽取173个供水工程监测点,每个监测点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各一份,共检测水样692份。
1.3 监测项目
感官性状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一般化学指标:PH、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毒理学指:砷、氟化物、硝酸盐、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消毒剂指标:游离余氯或二氧化氯。
1.4 检测方法与评价
水质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1]进行检验。按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进行评价,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者,则判该水样不合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样总体检测情况分析
2012年~2016共检测农村生活饮用水692份,合格为169份,水样总合格率为24.42%,年度合格率分别为15.83%、12.50%、41.67%、29.27%、22.02%,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x2=35.98、P<0.01),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连江县2012年~2016年农村饮用水年度合格情况
2.2 枯水期与丰水期监测结果比较
枯水期与丰水期监测水样均为346份,合格率分别为25.72%、23.12%。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x2=0.634、P>0.05),结果见表2。
表2 农村饮用水枯水期与丰水期监测结果比较
2.3 出厂水与末梢水监测结果比较
出厂水与末梢水监测水样均为346份,合格率分别为28.61%、20.23%,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别(x2=6.58、P<0.05),结果见表3。
表3 农村饮用水出厂水与末梢水监测结果比较
2.4 水质检测项目分类合格情況
692份水样共检测13520项次,总合格率为77.85%,其中毒理学指标合格率最高为100%,一般化学指标为97.94%,感官性状指标为85.48%,消毒剂指标为48.92%,微生物指标为56.89%,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x2=3336.7、P=0),水质检测项目分类合格情况见表4。
表4 692份水样检测项目分类合格情况
3 讨论
农村饮用水集中式供水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广大地区居民能够用上卫生、安全饮用水而建设的,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连江作为国家农村饮水哨点监测县,通过2012年~2016年692份水质监测数据看,总合格率仅为24.42%,合格的水样主要集中在乡镇及以上集中式供水单位,而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质合格率较低,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表4结果可知影响我县农村水质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剂指标,其主要原因还是与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缺少水源保护措施,水质净化处理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处理不规范等有关。从表3出厂水和末梢水的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供水部门应加强输水管网的维护,改善供水设施和条件,避免在输送过程中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水质的合格率。
为了确保人们饮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安全饮用水,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建议:①加强对供水单位法律宣传教育,强化环境保护,重视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3]②供水单位应加强卫生管理,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饮水安全意识。③政府部门应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对农村饮水工程的资金投入,建立水质净化设施,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饮水卫生条件。④卫生部门加强对农村饮水的监督力度和检测频率,确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让广大居民喝上卫生,安全的水。
参考文献
[1]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
[2]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3]卢翠英,林在生,苏灵.2008年福建省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