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茶啜茗之乐,淡泊清醇之情

2017-03-15 19:36张叶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饮茶陆游诗人

张叶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贯穿人们日常生活的七件事,这一句诗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茶作为一种文化元素乃至审美思维,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当代,识茶品茗活动日趋兴盛,甚至成为现代人享受慢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人们在苟且的现实中寻找“诗和远方”重要的精神媒介之一。

茶,又名“茗”“荼”。自《茶经》问世以后,人们将“荼”字减去一横,正式称之为“茶”。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最早产于我国巴蜀地区,中国是茶树发源地,是茶的故乡,饮茶习俗也是有渊源的。在秦朝以前,茶又称为“苦茶”,被当作一种药材;到西汉时期,茶开始成为饮品;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成为达官贵人、文人士大夫标榜清廉俭朴之佳品,饮茶之风越发盛行;在唐代,嗜茶、尚茶之风盛行,茶文化基本形成并得到了发展;到了北宋时期,茶叶的烘焙、品茗的程序、茶理的总结都相对成熟和完善,识茶品茗成为文人士大夫代表性的活动。

宋代著名的愛国诗人陆游自小与茶结缘,生于茶乡,熟读《茶经》,两任茶官,最终归隐茶乡,八十六载春秋与茶形影相伴,以茶神自况:“水品茶经常在手,前生疑是竟陵翁。”识茶啜茗、以茶入诗、吟诗言志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陆游的茶诗创作非常丰厚,达三百多首,诗中不仅提到了“茶”,还提及各类“茶事”,它是茶的诗化,是诗的茶事。现在,让我们跟随陆游的茶诗,领略一番中国的茶文化。

一、识茶啜茗,香茗美瓯乐茶事

在宋朝,茶种丰富,品类繁多,演变至今,仍然有幸得饮。普通老百姓难以获得上好的纯茶,所食茶叶苦涩不堪,所以会加入各种调味。如蜀地的菊花茶,“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天府之国烹煎“土茗”甘菊茶,朵朵菊花,飘溢着缕缕清香;荆州的茱萸茶,“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饷茱萸茶”。茱萸与茶结合,成为饮品,亦可药用,还能辟邪,是一种特殊的茶品,相当于现在的凉茶;还有十分普遍的姜茶,“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茶叶中加入姜后烹煮而成茶汤,烹茶入姜,饮之可祛湿寒之气,可见诗人是非常懂得养身之人;江南的橄榄茶,“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贮药葫芦二寸黄,煎茶橄榄一瓯香”。将茶与橄榄烹煮而成,沁入茶水的橄榄清香更加浓重,诗人可谓造诣颇深,烹茶饮用如此讲究;还有制作工艺精湛的梅花茶,“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领人间第一香”。这是用梅花花蕊浸过的泉水烹煮而成的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如今的桂花乌龙茶想必亦是如此香醇。

陆游一生与茶结后缘,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后又入蜀、赴赣等,辗转各地,遍尝各地名茶。除去日常饮用的花果茶类,他的诗歌中还有各种名茶珍茗。如《饭后偶题》中的“北苑茶”、《龟堂独坐遣闷》中的“瑞草”、《幽事》中的“顾渚”、《幽居即事》中的“日铸”等,其中的北苑茶和顾渚茶还是宋代的贡茶。“聊将横浦红丝硝,自作蒙山紫笋茶”体现出了诗人对名茶的珍视;“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茶”描述了诗人亲手煎煮香茗的情景,可谓满足自适;“兰亭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仿佛让人们嗅到了花坞茶的另类芬芳;陆激对建溪名茶更是赞不绝口:“建溪宫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

好茶得配好器,陆游在茶诗中必然涉及不少茶具。茶磨——将团饼茶碾成茶末的器具, “雪飞一片茶不忧,何况蔽空如舞鸥”“雪落红丝磴,香动银毫瓯”。在磨茶时,茶屑如同雪花般飘落,非常美妙,“小硙落茶纷雪片,寒泉得火作松声”。茶灶——用于烧水煮茶的器具,“茶灶远从林下见”“药炉茶灶淡生涯”“笔床茶灶钓鱼竿”。茶灶很多文人都随身携带。茶瓯——盛装茶水茶汤的器具,“兔瓯试玉尘,香色两超胜”“兔瓯供茗粥,睡思一洗空”。香茗与美瓯,好茶配好器,给人带来的悦目爽心之乐,有着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妙。

诗中有香茗美瓯,自然有茶理、茶道、茶事。饮茶泡茶有一定的流程,可感无限乐趣。古时饮茶,与现在是有差别的,古时饮茶先得磨茶,把团饼茶碾成茶末,“解衣摩腹午窗明,茶磴无声看霏雪”。磨茶时,非常有趣,茶末如同雪花飘落,观之,心生愉悦之感;接着,要煎茶,将茶放到提前烧开的水中烹煎,“裹茶来就店家煎,手解炉鞍古柳边”“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喝茶也是亲人父子之间共同的美好时光, “夜窗父子共煎茶,一点青灯冷结花”。更有分茶等茶艺活动,分茶也叫茶百戏,就是茶汤注入茶碗的一种技艺,“茶分细乳玩毫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以茶助兴怡情,在巴蜀之地现在也相当盛行,是一种美的视觉享受和高雅的艺术情趣。“捧瓯相近比琼花”。还有一个斗茶环节,可谓古代文人茶人品茶的艺术追求,通过斗茶,品评茶叶质量的优劣,比较茶技高下。斗茶要有好茶、好水、好器具,斗香、斗味、斗茶具,“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更有一些斗茶专业技巧。如点茶,把茶瓶煎好的水注入盏中,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还须搅拌茶汤,“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嫩斗旗枪”。观之品之,妙趣横生。

二、品赏茶俗,茶功茶情论三昧

客至敬茶,以茶表敬意,迎来送往,以茶深友情,这也是从古至今沿袭的一种民间习俗,陆游在诗中均有体现:“石鼎烹茶火煨栗,主人坦率客情真。” “客来深愧里闾情,旋置风炉煎顾诸。”“春晴闲过野僧家,邂逅诗人共晚茶。”一杯清茶待客,茶淡而情深,以茶赠友,礼轻情意重。“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中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 “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越芽远寄入都时,酬唱珍夸互见诗”。茶素来有淡泊、高洁之品,君子之交淡如茶,互为馈赠,以茶表情深,以茶表达对友人的赞赏,以茶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关于茶之功,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有言:“若解渴、凝闷、脑疼、日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茶有解干渴、破睡昏、醒醉魂等功效,能带给人欣喜、愉悦、惬意与慰藉,“遥想解醒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闽川茶笼犹沾及,肺渴朝来顿欲苏”。除了描写茶的功效,陆激的诗也有对茶汤茶香的盛赞:“摩挲困睫喜汤熟,小瓶自拆山茶香。”还有的表露出饮茶后的满足得意之态:“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诗人确实以满心欢喜、满足飘然的笔触,盛赞茶所带来的生理愉悦惬意之感。茶不仅能使大脑清醒,还能使大脑兴奋,有助于诗人生发灵感,启迪诗人思考深沉的人生问题。陆游做茶官三十载,品评到的名茶不计其数,诗人自己更是嗜茶成癖,茶添诗兴确有其事,而且这类诗篇还为数不少。如“茶碳细香供隐几,松风幽韵入哦诗”“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茶味森森留齿颊,香烟郁郁著图书”。沏上一杯清茶,在茶香袅袅中,灵感如烟如缕纷沓而至。我们在这一盏茶中,享受到的绝不仅仅是“齿颊香”“襟灵爽”等感官层面的享受,品茶读诗更是一种思想和心灵的诉说与舒解。

从现实层面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茶,无论是纯茶,还是加入调味的花茶,抑或是大自然的花果茶,都已深深植入民间,并与人们生活习俗结合在一起;从精神层面来说,茶最能与文人的清高、高洁心态相契合。在中国,茶是深具灵性的,与人们的道德修养紧密相关。茶客通常将整个品茶活动视为促进人们人格修养的完善过程,沏茶品茗的过程,就是自我反省、陶冶心志、修炼品性和完善人格的过程。沏上一杯清茶,畅享一段人生。

参考文献:

[1]李建英.陆游诗研究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顾云艳.论陆游的茶诗与茶事[D].无锡:江南大学,2008.

[3]顾云艳.陆游的《晨雨》与宋代的“斗茶”[J].镇江高专学报,2008,(2).

[4]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5,(7).

[5]施由明.论茶与陆游的人生情怀[J].农业考古,2010,(2).

[6]洪清云.陆游咏物诗研究现状(兼谈陆游研究现状)及思考[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饮茶陆游诗人
每周至少喝3次茶更长寿
“诗人”老爸
愤怒
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
除夜雪
不灭的蓝火
入夏
初夏绝句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缘字诀·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