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暖男+马莹莹
摘 要: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了实施以ICT行业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建立校企“双主体”协同创新育人机制,提高专业的技术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相关举措,从而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物聯网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2-0-02
0 引 言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物联网应用已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推广普及,但如何为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合格的物联网人才,已经是摆在相关院校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满足河南省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继本科层次院校建立物联网相关专业之后,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同意在高职院校也建立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专业。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河南省首批建立物联网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一直在努力探索实践物联网专业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为了更好地建设物联网专业,2014年7月,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之一。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双主体”运营和管理机制,进而推动物联网与相关专业群的发展。
1 校企“双主体”模式下物联网专业建设定位
以ICT行业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建立校企协同创新育人机制,提高专业技术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通过“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依托ICT基地及合作专业,创新应用技术领域(主要是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中兴通讯能源信息学院。以技术应用带动人才培养,组建一支优秀的项目开发团队,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
2 校企“双主体”模式下物联网专业建设目标
2.1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
建立全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设立学术带头人负责机制,重点解决组织管理、科研立项、联合攻关、资源共享、技术转移、评价机制等关键机制问题,建立以绩效目标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省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成为我省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2.2 突出行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校企 “三融合一分享” 合作模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四个突破,即师生教学实现真实工作岗位与教学的零距离突破;强化教师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双师”教师培养的新突破;实现教、学、做、用与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突破传统模式教与学的有缝接合;以生产实践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得到突破,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该模式有利于提升学院内涵,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与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培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束缚校企有效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瓶颈问题。
2.3 引入企业先进理念,促进学校教研、科研改革
探索贯穿专业建设全程的“四个一”建设思路,具体包括合作建设一套特色专业课程(以职业素质能力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课程建设),一支混编教师队伍(以专业带头人为领军人的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一个系列企业级实训基地(合作管理、独立运行、开发、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最终形成一个好的实习就业平台(符合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直接服务行业、服务社会),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围绕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培养途径的过程性、教学情境的职业性、教学方法的行动性、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质量监控的实效性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注重职业素质、突出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4 提高学校在职业教育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社会效应
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的示范作用,通过多种途径筑巢引凤,以项目引进、合作共享、接待考察等方式带动学院改进实践教学条件。
营造充实、愉悦、高雅的校企文化环境氛围,注重校企优良风气的融合建设,以企业价值取向、育人目标和教育理念来规范、引领师生树立高远的职业理想,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优质就业服务地方,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学校在职业教育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提升校企合作办学的社会效应。
3 校企“双主体”模式下物联网专业建设实践
3.1 成立管委会,为项目提供组织保障
定期听取中兴通讯能源信息学院汇报,关注、掌握合作动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项目提供组织保障。
3.2 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提高团队项目开发能力
由校方教师、企业技术人员、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拟定项目方案,把物联网应用技术进行创新应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及时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知识整合、吸收进学院的课程内容中。在与行业标准对接和行业更新同步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的“融合”评价模式,从整体上保证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步更新需求。
3.3 按需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零试用期人才
进入企业调研,摸清企业人才需求和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学院充分利用校企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与合作企业在课程开发、基地建设、专业技术师资互通共享、生产性实训及教学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建立了“双向介入、互补互利、共建共进”的长效机制。企业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专业的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教学与实训实习管理等教学全过程中来,使教学过程与生产及工作过程相结合,实现学院实训与企业经营一体化,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一体化,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都能全程置身于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训练。创新实施“三融合一分享”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专业教育教学中融合企业培训内容,融合企业培训师资,融合企业实训设备,分享企业实习实践平台。该模式有效借助企业之力,实现学校与市场的顺利衔接。
3.4 大力推进双师型师资建设,加强教师培养
利用校企融合平台,创新了教师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依托中兴通讯公司及其培训学院,通过企业短训、兼职、送培等途径,优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结构。逐渐形成由校企结合专业带头人和高水平“双师”素质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教学团队的新体制。
3.5 夯实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骨干团队,解决企業技术难题,促进应用技术创新能力:
(1)创新能力。主要是创新团队建设,通过创新方法的培训和认证来提升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
(2)创新管理。利用创新方法融入企业的机制,例如完善和充实新产品研发流程和产品升级流程;
(3)创新方法应用促进专利创造,提升技术创新的成效,最终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4 结 语
校企“双主体”模式将企业资源和学院资源通过互助互利的方式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校企双方理念融合、管理融合、文化融合,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切实增强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实力。
参考文献
[1]李兵.校企“双主体合作 一体化培养”模式新探[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 (9):7-8.
[2]刘惠坚,李桂霞.对高职教育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100-101.
[3]孟源北.校企“双主体”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4):85-88.
[4]裴浩,游小荣.高职院校纺织物联网实验室建设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4,4(11):91-92.
[5]尚凤军.以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发展为导向的互联网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物联网技术,2015,5(10):101-103.
[6]张新.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J].物联网技术,2014,4(5):80-82.
[7]冯波,苗丽丽.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6,6(6):114-115.
[8]施云波,刘泊,杨明极,等.多学科融合构建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物联网技术,2016,6(4):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