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霞
摘 要:民生是就业之本,特别高的劳动力剩余率和失业率,将会使大规模的城乡居民陷入生活的困境,将会因居民支付能力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就医难、上学难和住房难,将会因为国内消费不足对出口形成强烈的依赖,将会由于生产能力强及劳动参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不足而在出口不顺时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将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将会使居民对社会从心理上产生负面的感觉,将会成为社会动荡和不稳定的隐患。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学校教育;社会原因;人才市场
金融危机和其带来的经济紧缩给中国的就业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大量企业倒闭或停产,工人大量失业,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难题。
1 当前我国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为重大的问题,它不但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造成消费市场进一步萎缩,使宏观经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它不但使无数家庭陷入困境,而且加大了两极分化,造成不稳定因素,为社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1.1 就业人群的就业意识亟待转变
当前就业形势存在“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现象,劳动力供求双方均有失衡。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还不能适应劳务市场就业机制的需要,只愿意在家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另外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减少,新成长的劳动力基本上没什么技能,但他们还想在企业得到比较好的待遇,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企业“招工难“、农民“就业难“的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也带来了新的就业压力,同时,进机关事业单位、谋个铁饭碗的就业观念在多数毕业生及家长心中依然存在,所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从思想深处转变择业观念是至关重要。
1.2 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
在当今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为了尽快求得一份工作,往往违背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选择工作。这样不能学以致用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也导致了用人单位在用人上的短期行为,这些都是因为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准确的拥有供求信息。企业讲究低成本,高效益,不愿接受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宁愿考虑那些在职培训中的社会人员,这些因素就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1.3 就业弱势群体增加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企业减员增加和用人需求萎缩并行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每年的新增就业中,大中专和技校生所占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20%增加到现在的30%左右;农村劳动力以其低成本和低就业期望值的优势,多年保持比较高的转移速度,平均每年增加1200万人左右;市场用人需求以低年龄段劳动者为主,35岁以下的需求一直在70%以上。因此,低素质、高年龄以及高就业期望值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呈现出就业弱势群体数量急剧增加的趋势。这不仅造成了失业率持续上升,更导致就业不充分问题突出和极高的劳动力市场退出率。
1.4 新生劳动力就业难、流动率高导致失业
新生劳动力指的是普遍具有初、高中及以上学历,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人群。特别是应届毕业大学生。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年年攀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许多人放弃就业,各类关于大学生另类择业的媒体报道层出不穷。供给旺盛,新生劳动力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
2 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就业难题
就业是一个涉及政策、经济、体制、结构等多种综合因素的系统工程,解决起来绝非易事。就业需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的,当前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世界范围内的产能过剩。
2.1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不同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别、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为,认真研究对策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工作。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政府对用人单位和高校同样要加以指导和管理,尤其是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更应该予以注意,同时,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
2.2 强化思想引导,改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观念
破除传统就业思维,从思想深处转变择业观念至关重要,要通过加强对就业政策的宣传普及,改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从就业创业角度引导城乡劳动者丢掉思想包袱和只想找稳定体面工作的传统思维,鼓励其投身到自主就业创业的浪潮中去,营造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2.3 加强培训,改进服务
当前,我国部分城镇失业人员,是由于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知识技能的不适应造成的。要解决城镇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和再就业能力,并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一方面要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建立就业培训中心和各种培训机构,帮助劳动者逐步树立起自主就业的观念。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培训,在大型企业中普遍建立培训中心,对下岗职工实行转岗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再就业。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就业服务机构,为各类下岗和失业人员求职和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全程式服务。真正做到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把就业服务覆盖到基层和全社会。要逐步建立健全和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就业困难群体多数情况下不能被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所吸收,也难以通过一般的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实现就业,需要实施特殊的就业援助。
2.4 积极调整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首先,通过相应的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应规范就业市场,严厉打击违法单位,用态度表明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消除就业是在户籍,人事上的歧视问题,打破以往的裙带关系风。其次,要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大學生做出家门,为西北部等落后城市贡献智慧。鼓励大学生从底层做起,千锤百炼方能成才。另外,政府应该完善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培训。目前我国的毕业大学生是失业的主要的群体,要合理调整大学生就业意愿。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掌握最新的就业形势,结合自己目前的实际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愿,适度选择就业职位。大学生毕业生是一大批宝贵的人力资源,如果运用得当,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改善社会风气的一股重要力量。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转型,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系,更是民之所盼,也是现阶段摆在各级社会保障工作人员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查慧园等.新形势下的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
[2]李建民,王建柱.日本失业保险制度及启示[J].山东劳动保障,2006,(6).
[3]魏瑞清.浅议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
[4]周青梅.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思路的重新审视[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