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华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完形填空这一模块一直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在做完形填空时可能会读不懂题意或是难以准确区分选项中的四个选项,总是感觉模棱两可,抑或会很轻易地就跳入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中,完形填空似乎成为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死穴”。笔者看来,在做完形填空时只要找对方法,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并具备良好的解题习惯,则完形填空的难度会明显降低。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中的所得,从完形填空解题技巧的角度将自己的发现分享出来。
一、通览全篇,感知大意
在做完形填空之前,教师可建议学生先勿纠结于某个具体的题,也不必纠结于某句读不懂的短语,可试着在做题之前先通读整篇文章,对文章作者表达的大意有一个大致的感知,必须基于文本大致意思的基础之上再去判断每个空所缺的部分的可能含义,然后继续做题,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以2015年湖北省高考完形填空题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报童因为不愿和其他报童一样撒谎而得到上司的肯定并顺利得到工作的故事。在本文的开头,The little boy had been running up and down the street,but there were still twenty (1) left.刚做到此处的时候,学生肯定会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男孩到底还剩下了20个什么”,所以说通读全文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最好是带着问题去读,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在文章最后的He lost the sale of twenty papers because he would not tell a lie.这句话中,就可以轻易知晓第一个空的答案了。所以,学生在做完形填空的题目时,完全没有必要去纠结某个空须要填写的内容,可以继续大胆地读下去,一旦在知晓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后,某些题目便可不用思考便能够轻易得出答案。又或者可能某些题目的答案就隐藏在了文章的后边,所以做完形填空时一定要先通读,再细做,要敢于暂时放弃当前所不能解答的题目,带着问题继续往下读,很有可能当你读到后边的时候,前边困扰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时的学生往往会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学生只要坚持用此种方法进行练习,做完形填空的题目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在教师多次有意识的指导和训练后,学生会具备这一个基本解题技巧。还须要强调的一点是,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在某些时候不通读全文也能做出题,但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掉入命题者所挖的陷阱,所以说通读全文这一举措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这一解题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二、细读首句,有效推测
在做完形填空的时候,全文最重要的内容非首句莫属,一般在做科技文时,首句往往交代了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核心,而在做记叙文的时候,首句也往往会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基础,或者是全文事件的线索,所以读好首句对做好整篇完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比如2015年安徽卷的完形填空主要突出了堆积如山的垃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社會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主旨,而在本文中In our modern world,something wears out,we throw it away and buy a new one,通过这段话我们不难推测出,本文是要为我们介绍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扰等。细读下去我们不难发现,全文都是在这句话的背景下写出的。再以一篇记叙文为例,比如2015年天津高考的完形填空的首句是My fiance and I were excited about shopping for our first home.读完这句话我们便对文章的大概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我们也可以巧妙地推测出,本文讲述的应该是一对新婚夫妇买房子的故事,这样的话对于我们理解全文是很有帮助的,并且也会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率。所以说,首句往往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理解好首句将对学生接下来的对全文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学生才能选择出最适合的答案,并且坚持下去可能会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感,这样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
在完形填空中,首句的重要性显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建议学生坚决避免出现对首句忽视甚至无视的现象,否则学生在解题中极容易出现茫然无措的情况,影响最终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在做完形填空的时候,命题者在设置选项的时候不会像阅读题,或是单选题一样,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置的,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可能会一直纠结于某个空,在那冥思苦想也确定不了答案,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在做完形填空题的时候,学生应先将会的题目都填上,最后留出时间集中思考相对较难的题目,还有可能暂时搁置的题目会在后期解题中迎刃而解。
以2015年湖北省的高考完形填空为例,通过对这篇完形填空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在这篇文章对应的20个小题中,1、2、4、10、11、12、14、16、17、18这几个小题属于基础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是一些上下文中相互照应的词句,而5、6、9、15、19、20这几个小题属于中档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动词短语或是相近词语的辨析等,而我认为3、7、8、13这几个小题属于高档题,主要考查的是连词、介词等,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建议学生在做题时可以先放弃这种类型的题目,等到将其他简单的内容都做完之后 再回头仔细研究这几个小题即可,若学生不能把握好做题节奏,在某个较难的题目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导致后面的题没有时间解答,进而可能匆匆做完了事,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本该会做的题上面失分,降低学生做题的准确率。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个学生眼中的重点和难点可能也都不太一样。因此,教师应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做题策略,尽量做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四、复读全文,核查答案
有些学生在做完一篇完形填空题目之后,就开始着急做下一题,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学生在做完一篇完形填空之后,可再次通读全文,来核查自己的答案,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以201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的完形填空题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周末的时候作者和孩子们去超市的路上遇到了一个站在寒风中寻求帮助的人,他引导孩子们奉献爱心、快乐自己的故事,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All the kids(11) something they could do away with for the week.
A. declared B. shared C. ignored D. expected
在第一遍做这道题的时候,有很多学生误选了B选项。学生认为B选项的意思是把自己不用的东西分享给贫穷的乞丐,认为这样十分合情合理,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就可以很容易发现,题干中并没有提到乞丐,所以说分享就无从谈起,正确答案应该是孩子们宣布了自己不用的东西,应该选A。而这种类型的错误学生一般在第一遍做题的时候很难发现,只有在检查的时候,才会重新调整思路,在经过一番仔细思考之后,就会对之前的答案产生怀疑,并会修正错误的答案。做完题后再次阅读文章耗时不多却可以避免低级错误和因误读文章真正意思而误判的现象。一旦再次通读文章后可从整体的角度去反思某些较为具体的问题,减少因非智力因素而产生的失分。
由此可见,做完题后进行核查是很有必要的,这种习惯也可以应用于解答其他类型的题目,对于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错题集上强化反思环节,提醒自己下次解题时必须注意的地方,减少重复同一错误的可能性。
总之,完形填空这个题型中包含着多种思维技巧,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整篇文章的中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更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这包括近义词辨析、介词的运用以及语法结构等,考查的知识面十分丰富。有效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教师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下帮助学生逐步具备解决完形填空的基本思路和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