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曼
摘 要方法:利用单片机控制电机及编码系统,完成扫描床的移动及计数;结论:可以辅助教学过程,完成复杂的CT扫描床移动过程的简单化。
【关键词】单片机;控制;编码系统
CT是Computed Tomography 的简称,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T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对于医学及相关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CT技术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但实际应用中的CT装置都十分庞大复杂,且价格昂贵,如果能开发出一套用于教学的CT实验仪,将大大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CT技术原理。
CT结构中,扫描检查床的功能非常重要,因为其不仅是把病人送进扫描机架孔内,还必须把被检部位正确地定位在X线束扫描平面的位置上。CT扫描床水平移动系统的研究正是为了清晰地体现CT技术的原理而研制的功能完整的小型CT扫描床结构,不仅可用于CT扫描床原理的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还可用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
1 整体开发思路
以单片机控制系统为核心,通过输入扫描床移动距离,单片机控制扫描床的移动并对扫描床移动距离进行计数测量。单片机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开始转动工作,步进电机工作带动扫描床移动,与扫描床一体的扫描床码尺移动,码尺移动的移动使得编码系统开始工作,对码尺的移动距离进行计数。当码尺移动距离超过设计范围时,声光报警装置开始报警工作。
2 硬件电路
2.1 编码系统设计
在硬件电路设计中,编码系统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首先利用开关按键代替编码系统,用开关的“通”“断”产生高低电平,实现编码系统产生计数脉冲的作用。
如图2所示,开关断开时,光耦中二极管未被短接,二极管导通发光,光耦为通路,此时光敏三极管集电极端为低电平,通过非门后,送往单片机P32引脚一个高电平。当开光按下时,光耦中二极管被短接,二极管断开不发光,光耦为断路,此时光敏三极管集电极端为高电平,通过非门后,送往单片机P32引脚一个低电平。由此可见,当开关按下一次,即可以给单片机P32引脚送去一个脉冲,以便于单片机识别。
当P32引脚收到脈冲后,可对该脉冲进行技术,通过对单片机编程,P32引脚收到的脉冲个数,可以在数码管中进行实时显示计数。
2.2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在扫描床实际运行过程中,是利用电机带动码尺运动,从而实现光耦的通断的,因此,在本设计中,开关部分可以在后续电路中用步进电机电路取代,如图3所示。
3 软件编程思路
程序编写的核心主要是对编码系统产生的脉冲进行计数,并将记录的数值与输入的指令相比较,当脉冲数高于指令数时,单片机产生报警信号。如图4所示。
4 总结
通过试验,该系统可以准确的记录扫描床移动距离。通过课堂实施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设计、绘图、电路搭建、程序编写调试等环节更好的掌握CT扫描床水平移动系统的原理。
作者单位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