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彬
摘 要情感教育是钢琴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教育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钢琴的弹奏中,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完成对作品更深层次的诠释。本文首先阐述了何为情感教育,然后分析了情感教育对高校钢琴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情感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钢琴教学;情境;技能;教学模式
1 何为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思維以及信念等心理因素,使学生积极、健康、有效地接受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体思维和情感意志的发展。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既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的手段,其主要具有以下几大功能:
(1)动力功能,即情感对于个体的认知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
(2)调节功能,即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抵触的效能;
(3)强化功能,即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具有巩固或改变的特性;
(4)感染功能,即教育者的情感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等动作对被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效能;
(5)迁移功能,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会相互影响的特性。
2 情感教育对高校钢琴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依然在钢琴教学中存在,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学生必须按照教师教授的步伐来学习钢琴知识和弹奏技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际需要,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钢琴学生丧失兴趣。在钢琴教学中,由于对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的过分强调便淡化了对情感的培养。而情感,是钢琴演奏中灵魂般的存在,在钢琴的弹奏中融入弹奏着饱满的情感,能够使得钢琴表演呈现出更真实和感动人心的魅力。因此,情感教育在钢琴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情感的弹奏是空洞和乏味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将情感教学巧妙融入其中,首先要使得学生能够被钢琴曲传达出的情感所打动,做到对这首作品的较为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自己弹奏时才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情感和主脉络,从而有条不紊的将作品呈现出现。可以说,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情感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3.1 根据不同的情感来选择钢琴教学教材
情感教育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情感化的教材,这些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和心理发展程度,并注重教材选择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体会到多样的情感,不管作品的格调是高雅清幽还是激昂壮阔,学生都能够对此形成自己的情感认知,从这个角度讲,可以选择一些世界著名的钢琴曲作为教材,另外,一些钢琴曲的创作过程伴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教师也可以多选择一些这方面的富有故事性的钢琴曲,学生便能从这些曲目中对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行深入的了解,典型的曲目如《天空之城》,是进行情感教育不可缺少的教材。
3.2 通过模拟情境进行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的情境营造十分重要,丰富新颖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也能够实现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这需要钢琴教师对情境进行认真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用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顺利走进营造的艺术氛围中。
例如,在对法国著名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名曲《梦中的婚礼》进行教学时,教师的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理查德·克莱德曼本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这种思想情感灌注下的钢琴曲。掌握了这些情感背景,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3.3 结合钢琴技能与情感教育进行钢琴教学
钢琴弹奏技能的训练是钢琴教学中的重头戏,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中,这种重技能训练而轻审美与情感表达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这样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弹奏技巧,长此以往反而可能使得学生对弹奏钢琴失去兴趣。因此,高校钢琴教学中要实现技能训练和情感培育的双重重视,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娴熟的弹奏技巧,而且懂得如何通过技巧将蕴含的情感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增加学生对钢琴这门艺术的热爱,并进一步将个人的情感与钢琴艺术相结合,提高自己的钢琴音乐素养。
3.4 创新钢琴教学模式,提髙钢琴教育水平。
创新钢琴教学模式,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顺利融入,情感教育才能够在钢琴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学生的情感更加充沛,能够与音乐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使学生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可以淋漓尽致的表达情感,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还可以提高钢琴教学水平。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要从学生实际和钢琴教学特点两方面进行考虑,采取的教学模式要富有趣味性并且具有较强的教育性。这样才可以将情感教育更好的穿插在钢琴教学中,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自然就增加了。
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我们可以借鉴分层次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具体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营造一种共同的情感体验。
3.5 排除钢琴教学中的紧张心理
紧张心理十分不利于钢琴的学习,自然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看到,有些学生在课下自己进行练习时,指法和节奏的掌握都能够达到很娴熟的程度。但是一旦到了课堂上,面对老师和其他同学,过度的紧张感占据内心,自然也无法弹奏好钢琴曲目。面对这样的学生,就需要钢琴教师的悉心引导,努力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到钢琴音乐本身的情感世界中,忽略掉其他客观因素,这有利于学生紧张心理的缓解,也只有排除紧张的心理,才能够投入到钢琴学习中,体会到钢琴音乐的情感和魅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要做到弹奏技巧与情感教育的双重重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融入钢琴曲目所营造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并找到与自己的共鸣点。情感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学习钢琴的兴趣,而且十分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中国.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析[J]. 音乐时空,2014(11).
[2]吴琼.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音乐时空,2014(14).
[3]袁蓓.浅谈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培养模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09(12).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