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对课堂内容的呈现

2017-03-15 16:59龙秀光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研究语文教材和课堂内容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语文教材和语文内容的独特性角度进行分析,揭示语文教材的实用价值,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云教材对课堂内容呈现的方式,以此来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为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基础。基于此,探究语文教材对课堂内容的呈现是目前重要的课题。【关键词】语文教材;课堂内容;呈现

1 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呈现的独特性

通俗来讲,学生所使用的各种教材、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都应该将课程的目标进行分析和理解,做到课程内容教材化。由此可见,教材在课程内容实现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是将课程的内容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学生可以之间的了解到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传递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纽带。所以说,没有教材,无法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课程的内容,那么教师也无法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但是,和其他的学科相比较,语文教材具有特殊性。下面通过两个方面对语文教材的特殊性进行描述。

1.1 交际言语、艺术言语与科学言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的意识到中小学课程中的学科都是言语的学科而不是语言学科。专业学者对言语还进行了细分,他们认为,人类的言语主要由三种喻体组成:第一,日常生活和交际所需要使用的言语;第二,文学作品中采用的星星花的艺术语言;第三,著作中使用的抽象化的言语。除语文学科外,其他的数学、生物、化学、地理、历史等学科,大都属于科研留言语(美术、音乐和体育等还涉及一些其他的符号言语、肢体言语、线条言语等);语文学科除了具有科学言语的部分外,最主要的是其局域的艺术言语和交际言语。虽然,对言语的划分还需要深入的讨论,但是与笼统的言语看做语言,这种言语的分类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1.2 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

从言语的内涵进行分析,言语有“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两个内容组成。言语的形式就是以直接的方式告诉人物的知觉和感觉,属于物质范畴内;而,言语的内容时藏在言语内部深层次人们的认知和情感等,属于深层次的东西。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是统一存在言语作品中,它们仿佛手掌一样,无法将手心和手背完全的分离开。言语内容离开言语形式将无法进行展示,而言语形式也离不开言语内容。

上文中已经讲到,中小学中所学的学科都是言语。虽然,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时无法分割开来的,但是,实际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注点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除语文学科外的其他学科都只是观众学科的言语内容,主要关系“说了什么”,只要懂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就可以了。即使学生在分析它们“怎么说”时,也仅仅是想要充分的了解它“讲了什么”。语文学科就和其他学科不一样了,语文学科除了关心言语内容也更加重视言语形式。

只关注言语内容的学科,教材的内容也是相对比较好理解的,只需要将其观念、概念或者原来进行系统的阐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就算完成,因此,在这种学科中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不是那样的苛刻。但是对于注重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语文学科来讲,其教学内容就不会那样的简单。语文课程对文字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要求比较严格,不仅仅需要讲清楚内容,而且在表达方式上更加的具有艺术性。因此,在实际的教材编制上,教学编制者从范文进行着手,对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挑选,由此,可见言语形式的重要性。

2 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

2.1 本质价值和教学价值

李海林先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语文教材的“本质价值”和“教学价值”,本质价值就是语文课文被看做是社会客体所具备的价值,也就是一种信息价值的集合,它们的存在是因为信息需要传输而发展出来的。教学价值则是这些具有社会课题价值的信息被收录进语文教材之中,它们之前所具有的信息价值依旧存在,但是进行了延伸和扩展,新增“信息传播方式”的价值。这样一来,当这些信息被收录进语文教材当中的时候,所具备的不单是之前的本质价值,同时也具备教学价值。就语文教学来讲,教师的教学核心以及学生的学习重点应该始终放在后者,也就是信息具备的教学价值,与此同时,语文教材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当开始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会出现过于重视信息的本质价值而忽略了它的教学价值。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课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剖析,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学习:“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用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是阅读课文之后用简短的话回答以下问题“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重视其本质价值,而是要看到其所具备的教学价值,要学生懂得什么道理。

2.2 文化、审美价值与媒介价值。

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表面看上去与其他学科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关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学习的《赵州桥》属于物理学、建筑学领域,《荆轲刺秦王》属于历史学领域,各种古诗都是古代文学,这些课文都能划分到各个文化的领域当中,当读者阅读到这些文章的时候,能够享受到文章中所带来的美感,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选文具备的文化及审美价值。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它的选用都是承载着一种文化传播或者是信息的延伸,站在這个角度上来看,文章的选用也具备没接价值。

语文课程具备文化、审美以及媒介价值,这对于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课文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但是媒介价值也是我们学习的核心,它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只有具备媒介价值才能将文化传承下去。其他课程则没有这样的要求,这样其他文化课程对于语文教材来讲便显得简单一些,因为语文课程不但要关注其具备的文化价值和什么价值,还要兼顾文章的媒介价值。这就对语文教材编写者提出新的要求,要他们思考何种文章才能将这三种价值有效结合在一起。在语文教材文型选择的时候兼顾这种双重价值,也给语文教材在课堂内容呈现上带来的挑战,这些问题聚集在一起,要编者慎重考虑语文教材的编制。

3 选文-单元系统的设计:从学科为本,走向学生为本。

语文教材的内容主要是范文。将多数的范文组成一个单元,多个单元组成一本教材,这是最常见的语文教材的编制模式。教材单元,就是将教学内容按照制定的标准集中形成的一个单位。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教材的编制中是将选文进行排列,并且将玄冰组成不同的单元,然后再由不同的单元组成一本完整的教材,这是我国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也是语文教材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化的教材是将不同的单元进行结合,即观众学习者的发展,将此作为课程组织和教材单元结构的一种方式。但是,实际上,给我过语文教材的编制者提供了一个向语文新教材在选文-单元系统方面转变的一个方向。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本着以中小学生为主的原则,让现代的教材编制者严格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进行设计教材,教材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上,并且教材要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积极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通过教材的编制模式可以看出编制者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和对语文学科功能价值的追求,使得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保持统一性,这也是教材的特征所在。通过对国内外中学语文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大部分的语文教材都是讲阅读作为主要部分,然后将其他的方式和语言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

4 按语言功能和学习方法进行教材的编排

为了更好的在教材中体现探索、发展精神,部分教材尝试采用学习方法和语言功能对教材的单元进行编排。这种形式的编排模式,更加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实践应用型。这种按照语言功能和学习方法进行编排的方式,虽然讲一种因素作为重心,但是教材编制者也尽最大可能将其他的因素综合的现实出来,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单一的编制模式的缺点。比如,教材编制者最关系的内容时教材文体因素。

对各种教材编制形式進行了解之后,给大家讲述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进行编排的情况。一本语文教材,往往还包含其他多个方面的关系,如,阅读选文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减轻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更好的体现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采用江都和自读的方式、阅读文章采用进度和略读的方式来展示教学的轻重关系,现今,大部分教材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来编制教材,这也体现了教材的选择性。写作和阅读、口语、综合性学习等之间的关系。可以相互分开,也可以相互交织,但是,大部分教材采用混编的方式进行编排。一般编排教材的人员都将阅读选文作为教材的重点单元,将其他的教学内容排插在其他的单元之间,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和简单明了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教材选粹[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5).

[2]洪宗礼.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3).

[3]朱绍禹.庄文中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从书·本国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

作者简介

龙秀光(1968-),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铜仁学院教育学院副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小学语文教育。

作者单位

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贵州省铜仁市 554300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
有效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行文衔接的方法
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
结合教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