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红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肛肠科,江苏 无锡 214100)
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评价
顾晓红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肛肠科,江苏 无锡 214100)
目的:评价用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为A组60例患者采用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进行治疗,为B组60例患者采用肛裂侧切术进行治疗。结果: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创口愈合的时间、肛门疼痛缓解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确切。
陈旧性肛裂;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肛裂侧切术
陈旧性肛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此病患者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狭窄。陈旧性肛裂患者可出现排便时肛门剧痛及出血等症状。陈旧性肛裂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出现前哨兵痔、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采用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对6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这12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肛门疼痛、排便困难及便血等症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A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42例;其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32.5±6.3)岁;其病程为2个月~5年,平均病程(3.8±0.9)年;其中肛门裂口部位为前位的患者有12例,为后位的患者有34例,为前后位并发的患者有14例;其中肛裂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有12例,为Ⅲ期的患者有34例,为Ⅳ期的患者有14例;其中合并有肛乳头肥大的患者有30例,合并有哨兵痔的患者有27例,合并有肛窦炎的患者有2例,合并有肛门皮下瘘的患者有1例。B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45例;其年龄为19~62岁,平均年龄(30.2±6.4)岁;其病程为1个月~7年,平均病程(4.1±0.6)年;其中肛门裂口部位为前位的患者有10例,为后位的患者有30例,为前后位并发的患者有20例;其中肛裂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有14例,为Ⅲ期的患者有32例,为Ⅳ期的患者有14例;其中合并有肛乳头肥大的患者有32例,合并有哨兵痔的患者有25例,合并有肛窦炎的患者有2例,合并有肛门皮下瘘的患者有1例。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肛裂部位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为A组患者采用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1)在术前,使用10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2)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肛周的皮肤进行消毒。3)使用20 ml的复方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使其肛管松弛。4)对肛管进行扩张,在原位创口处做一个放射状切口,同时切除哨兵痔、肛门皮下瘘。5)电刀切除肥大的肛乳头,随后将左手食指伸入肛管,确定陈旧性裂口处栉膜带及内括约肌的位置。6)切开肛管皮肤约1 cm,用弯血管钳钝性分离肛管皮肤,挑出灰白色的栉膜带,并将其切除。7)分离出痉挛的内括约肌肌束,用电刀将其切断。8)对齿线下方创口两侧的肛管黏膜进行结扎,然后留置引流管。9)再次扩张肛管至可容纳3~4指,将1粒麝香痔疮栓置入肛管内。10)使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创口。11)在术后,采用中药坐浴疗法、微波疗法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肛裂侧切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1)在术前,使用10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2)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对其肛周的皮肤进行消毒。3)对患者进行麻醉及并发症处理的方法与B组相同。4)在距肛缘约1 cm处做一个放射状切口,之后将左手食指伸入肛管,确定内括约肌的位置。5)用弯止血钳挑出部分内括约肌(不超过齿状线),切断宽度约1 cm左右的内括约肌。6)再次扩张肛管至可容纳3~4指,使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创口。7)在术后,采用中药坐浴疗法、微波疗法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口愈合的时间、肛门疼痛缓解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治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创口完全愈合。好转: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创口有所缩小。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创口愈合的时间、肛门疼痛缓解的时间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50例(占83.33%),为好转的患者有5例(占8.33%),为无效的患者有5例(占8.33%)。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55/60)。B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43例(占71.67%),为好转的患者有10例(占16.67%),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占11.67%)。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3%(53/60)。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创口愈合的时间平均为(22.3±5.1)d,其肛门疼痛缓解的时间平均为(1.5±0.3)d。B组患者创口愈合的时间平均为(30.9±5.6)d,其肛门疼痛缓解的时间平均为(3.0±0.7)d。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创口愈合的时间、肛门疼痛缓解的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术后,A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B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创口感染,有1例患者发生肛周脓肿,有1例患者发生肛周血肿。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4/60)。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陈旧性肛裂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主要是由于长期便秘及机械性损伤所致的肛门内括约肌缺血、痉挛引起的。进行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目的在于解除肛门狭窄和肛门括约肌痉挛,促使肛门裂口愈合。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和肛裂侧切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常用术式。采用这两种术式对陈旧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均能解决其肛裂的问题。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采用肛裂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创伤性较大,患者在术后容易发生肛门水肿、创口疼痛、感染或血肿等并发症[2]。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是在陈旧性肛裂患者原有的肛门创口处切开其肛门内括约肌,以达到松解其肛管的目的。在施行此手术时,切断肛门内括约肌的范围便于控制,故创面较小。笔者认为,采用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应先对其进行扩肛。在进行扩肛时,应保持动作轻柔,均匀用力,切忌使用蛮力,以免损伤肛管[3]。2)如患者的齿线处存在肛乳头肥大或内痔痔核,应一并将之切除。3)切开患者肛门的内括约肌后,若其肛管仍感到紧缩,可适当切断其部分肛门外括约肌的浅层。4)在术后1周患者肛管内的结扎线全部脱落后,仍应继续对其进行扩肛,以防止其因创面疤痕挛缩而发生肛门狭窄。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原位创口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确切。此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2] 张东铭.肛裂的现代概念.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J].2001,7(4):3.
[3] 张洪奎,张天桥.潜行切断栉膜带内括约肌与部分外括约肌治疗慢性肛裂331例[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22(9):33.
R657.1+4
B
2095-7629-(2017)20-0113-02
顾晓红,1978年4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本科学历,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肛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