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南蒙古族民居文化变迁研究

2017-03-14 04:50王兰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定居点游牧蒙古包

王兰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黄河南蒙古族民居文化变迁研究

王兰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位于青海省的黄河南蒙古族由于受现代化的席卷,其民居文化发生了重大变迁。通过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黄河南蒙古族无论是民居的显性文化(如村落成分、外形构建、室内设计等),还是其隐性文化(如妇女地位、代际关系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这些变迁是民众内部要求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着牧民的生活,从一个侧面也展示出我国游牧文化的失落。

黄河南蒙古族;民居文化;变迁

建筑文化是指“人类居住、聚落形态以及由之发展出来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1〕建筑文化的基础是拥有自己的住所。目前我国的住所除了有各种临时性的之外,主要有移动型和定居型两种。本文研究蒙古族的民居,并不是所有的蒙古族建筑。民居,简单地说就是百姓居住之所,是在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能够适应环境需求、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房屋建筑。民居文化除了居所的类别外,还包括了居所内部的装饰、各个居所的整体布局以及因之发展出来的各种社会秩序和文化现象等。

黄河南蒙古族指的是生活在青海省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即现在的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简称河南县)境内的蒙古族。针对黄河南蒙古族民居文化的研究很少,只有在少数著作中有所提及,如《黄河南蒙古志》〔2〕《河南县志》〔3〕《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4〕《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5〕等,对于蒙古族游牧文化变迁的整体研究不够完善。因此本文从民居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入手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以此透视目前黄河南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失落与变迁。

一、民居显性文化的变迁

(一)聚居村落的形成

传统上的蒙古族“逐水草而居”,其民居在草原上的分布比较分散,呈现“满天星”的状态。即便如此,其分布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它们一般建在临近水源的地区,并且一个部落形成一个帐圈或聚落。

蒙古语中的聚落被称为“古列延”,也就是“圈子、环、营”的意思。在古代,当一个部落驻于某地时,首领的蒙古包处于中心点,其他的蒙古包围成一个圈子,形成拱卫之势,这就是古列延。它是蒙古族游牧生活的聚落形式,是一种层层附属的组织机构。古列延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军事组织。一般来说,古列延的规模比较大,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牲畜的生长。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大聚落形式逐渐被小规模的放牧形式代替,该形式被称为“阿寅勒”。“阿寅勒”一般以血缘为纽带,一个家族的成员在一起放牧。随着家族的扩大,一些成员逐渐分出来形成新的阿寅勒,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阿寅勒里吸收了外姓或其他部落的人,逐渐形成了不局限于血缘关系的村子或屯子,被称为“鄂托克”。鄂托克是以地域为基础的村子,“这一游牧方式成为古代蒙古人自由放牧、定界游牧与现代蒙古人定居游牧的缓冲媒介,是引向定居的一种自然过渡方式”〔6〕。

民主改革后,同一鄂托克的人被划分到一个行政村中,从此鄂托克失去了军事功能,变成了单纯的社会组织——村子,藏语叫“德哇”,蒙语叫“嘎查”。但由于当时游牧经济的需要,同一个村落的住户不像农区聚居在一起,主要以相聚较近的三五户为团体进行放牧。在人民公社时期,黄河南蒙古族逐渐在原有的村落中划分了很多小队,村变成了大队。直到现在,百姓中还有人习惯称村为大队。由此,村落的观念也逐渐在牧民心中变得更加清晰。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南地区实行围栏和定居放牧之后,人们逐渐定居下来,原来游动型、人口较少、基本上无公共设施的村落逐渐转向了固定式、人口相对较多、公共设施基本齐全、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聚落。而且黄河南蒙古族基本上所有的牧户都被安置在每个乡固定的定居点中,原来的村落形式基本被打破,各村杂居相处,形成了一个大的聚落。在聚落之中设有学校、医院、寺院、商店、旅店等基础设施,且交通和通讯条件也有很大改善,这是牧村向城镇转变的前站。

(二)从蒙古包到砖瓦房

在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前,整个黄河南蒙古族普遍居住在蒙古包中。随着改革开放及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开展,黄河南蒙古族有了固定的砖瓦结构建筑。虽然在黄河南蒙古族牧区仍能够看到蒙古包,但随着更多种类的移动型居所出现,其外形和内部装饰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一,原来固定式的蒙古包基本消失,被砖瓦房取代。目前剩下的蒙古包主要以转移式为主。其二,移动型居所多种多样。不仅有着传统的蒙古包,还有白色房屋式帐篷、小白布帐篷、军用帐篷等。白色房屋式帐篷是传统帐篷和固定房屋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移动型居所,外形看上去和房子没有多大区别,有正正方方的窗户,有烟囱和门,是一种方便拆卸和搭建的居所。小白布帐篷是由人字帐房发展而来,供老人、青年和客人居住,它比牛毛帐篷要小,轻巧、漂亮、便于托运,一般是牧民参加赛马会或夏季游牧时使用的。这种帐篷只能住人,不能放锅台。军用帐篷,又称棉帐篷、施工帐篷、民用帐篷等,是军民通用型的帐篷产品,用于野外考察、露营、勘探、施工、救灾,以及防汛时的野外长、短期居住,是一种搭建方便、易于拆卸、价格便宜的移动型居所。

在定居点,人们逐渐住进了一排排的砖瓦房。每家都有围墙,围墙之内一般有两三所房子,收拾得较干净、整洁。房屋的功能各不相同,有的是主人闲暇时聊天用的,有的是主起居室和主客厅,有的是厨房等。其中一所房子内设有一间佛堂。笔者调查时发现,在定居点的院子里长满了草,人们任其生长;在院子里还设有前文提到的人字形帐篷或小白帐篷,供人休息、乘凉、聊天和孩子玩耍等,这都体现出黄河南蒙古族对草原和蒙古包的怀念。值得注意的是,在院子还有了独立的厕所,这有别于游牧时期的黄河南蒙古族。可以说,固定厕所的出现是黄河南蒙古族生活方式的一大变迁。

除了集中定居点外,在某些人家的牧场中也存在着固定房屋。里面陈设比定居点的稍微少些。房外建有用牛粪垒成的牛羊圈、太阳能电板和接收电视信号的锅形天线。

(三)家具家电广泛应用

在改革开放前,黄河南蒙古族百姓的蒙古包中,家具相对简单,家电较少,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电灯。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开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牧民的移动式房屋中家电越来越多,家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在改革开放前,人们一般用石头和泥块砌成的以长方形为主的炉子,现今却变成了铁质的炉子,不仅携带方便,而且省去了搭建的气力。另外,在室内设计方面,部分移动式房屋中都放有地毡,很多都设有床榻;在灶火上方的天窗下挂有节能灯;室内放着太阳能电池,可以为小型电器供电。

黄河南蒙古族比较注重定居点房屋的内部装饰。定居点每家每户都设有佛堂,且现在的佛堂装饰较蒙古包中的装饰更为华丽、壮观。除佛堂外,卧室、客厅也装饰得甚为美观。无论是墙壁还是顶棚都有带花纹的木雕装饰,而且屋里还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地上铺有地板。屋内设计不仅融入传统蒙古族的风格,而且也有现代气息。定居点的大门和正屋都是坐北朝南的,屋外还装有暖棚,即在房屋之外加固一层玻璃棚,既能保暖,又能采光。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今天大多数黄河南蒙古族定居点的房屋里,拥有了冰箱、洗衣机、电视、各种炊具、制面机、酥油机、牛奶搅拌机、自来水等现代化设备。这大大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水平,方便了群众。

可以说,黄河南蒙古族由牧业的社会组织到现代村落和城镇化的转变,从蒙古包到砖瓦房,从简约布置到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不仅是空间居住的变化,还包涵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和文化变化。蒙古族居住方式的改变和村落文化的形成,也带来了民居隐性文化的变迁,重塑了民族的文化心理。

二、民居隐性文化的变迁

(一)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在2012年7月14日笔者对T1(蒙古族,性别为男士,年龄为40岁左右,职业为牧民,访谈地点在河南县赛尔龙乡牧场的蒙古包中)进行了采访,我们有了下面的谈话。

W:“在蒙古包中,人的坐席有什么规定吗?”

T1:“以前有,西面主要是长者、男人、尊贵的客人坐的,东面一般是女人、孩子、一般客人坐的。不过你看现在我的这个帐篷里面就蒙古包里面只有一边的床榻,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坐在哪边都行,不过一般还是把床榻放在左侧,也就是西面。定居点的房子中就更没有分别了,想坐哪坐哪。”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蒙古包的这种微型世界发生了变迁,如不再过分地恪守坐席,这在客观上反映了社会成员身份角色的变化,重塑了男性与女性的关系结构。

在2012年8月2日笔者对T2(蒙古族,性别为女士,年龄为30岁左右,职业为牧民,访谈地点在河南县那达慕大会现场)进行了采访,我们有了下面的谈话。

W:“您觉得现在牧民妇女们在家的地位有没有什么变化?”

T2:“当然有。以前我爸说话,说一不二,我妈听我爸的。我妈妈没上过学,每天要打酥油、要挤牛奶、还要背水、照顾我奶奶,每天特别多的活,记得她很早就要起来了。我爸起来的比较晚,就放羊。感觉当时他们那个时代妇女地位比较低。我现在就不一样了,家里有什么事,孩子他爸都会问我的意见,有的人家,女的更厉害,什么都说了算。现在也没那么多活了,很多用机器就行。你看那达慕我就来了。”

可见,传统上,民居主要是妻子的活动场所,在此之中进行着繁重的劳动。丈夫掌握了家庭的权柄,成为一家之主和决策者,家中很多事情最终都要由丈夫来决断,妻子只能提建议,并服从丈夫。改革开放后,蒙古族女童的入学率明显增高,越来越多的妇女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学习知识,开拓了视野。她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要求妇女解放,并力求改变传统上的被动地位,积极寻求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妇女的地位逐步提高,她们不仅参与到了政治生活中,如在基层组织、乡、县、市的政治活动中都能看到黄河南蒙古族妇女的身影,而且在其他领域的社会生活中,如学校等事业单位、商店等个体或私营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黄河南蒙古族的民居中的妇女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她们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二)“后喻文化”形成

“一所房屋是一个文化的模板,生活于其中,这种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得以反复灌溉。它是一种学习机制,是礼节的、政治的和宇宙观的关系转化成空间术语,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受到自然熏习。”〔7〕在民居中孩子从小学习家庭生活,学习他在社会中的角色,他的性别、代际和等级等,这也是社会差序制度在家庭中的反映。黄河南蒙古族民居文化变迁还集中体现于代际关系的变迁。米德在分析代际关系时,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3个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是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8〕传统上,黄河南蒙古族的民居不仅是生活的场所,还是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的地方,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场所。但现在,居所中的这种代际关系发生了诸多变化。笔者在2013年7月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目前黄河南蒙古族家庭中代际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长辈的话语权越来越弱,而年轻人的话语权不断提升。特别是现今,年轻人是掌握外界知识的代表,是掌握现代技术的骨干,很多现代化知识都是由他们传给长辈的。

另外,在大众媒体进入牧区后,黄河南蒙古族牧民的信息中心已经从寺院、村落公共空间逐渐转向了各家各户的庭院中。“伴随着‘信息场’的转移,乡村中的‘舆论领袖’逐渐年轻化和‘碎片化’,年轻人很快成为乡村‘话语权’和家庭决策权的‘主导者’”〔9〕,这也改变了村落原有的权威体系。

可以说,目前黄河南蒙古族民居中的代际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再仅仅是“前喻文化”,时代已经逐渐进入了“后喻文化”时期。

三、民居文化变迁的原因

“在衣、食、住、行中,住的历史较悠久。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各族人民的住所各式各样,这首先取决于他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文化类型和生活方式等等。”〔10〕每个民族不一定只有一种建筑形式,杂居的各民族在建筑上相互影响。“建筑材料与当地生产密切相关;建筑形制与当地气候条件联系在一起;建筑工艺水平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地位、社会功能等因素都有关系。”〔11〕黄河南蒙古族民居文化变迁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因为现代化的优势、牧民的选择等因素,还包括了以下几点原因。

(一)生产方式的转变

黄河南蒙古族民居文化的变迁与生产方式的变迁,特别是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有着密切关系。由游牧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定居半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使人们拥有了牧场的蒙古包及其变形帐房,还拥有了定居点的砖瓦房屋。在蒙古包和砖瓦房中的家居设备和家电逐渐增多,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受到牧民的喜爱。

(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正因为如此,随着牧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的应用,虽然不同家庭居住的房屋设置不同,但牧民的蒙古包和砖瓦房中都有了家用电器,特别是定居点中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牧民的居住点是牧区生产建设的重要后方,是生产要素的调配所,是商品交换的集中带,是牧区繁荣的显示器,直接反映出牧区经济繁荣程度。

(三)国家力量的推动

牧民居所之所以由蒙古包向砖瓦房急速转变,与国家力量有着密切关系。1987年后,河南县坚持实施围栏、种草、棚圈、定居四配套工程计划,到目前为止,全县牧民基本实现了定居生活。政府为了更好地实行游牧民族定居政策,还对住房进行了补贴。2014年全省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2.5万户,每户补贴由去年的2万元提高到2.2万元。实施农村奖励性住房4万户,每户补贴由去年的1.3万元提高到1.7万元。实施草原新帐篷项目每户补贴1.2万元。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中的农牧户的银行贷款按时还本付息后,按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贴息,贷款额度最高5万元,期限最长3年。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有利于民居类型的加速转变。

四、结语

民居文化的变迁是牧民自身的选择,是他们享受现代化物质文明的权利。特别是游牧民定居工程的不断开展和现代化的深入,改变了黄河南蒙古族传统的居住格局和居住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这种文化的变迁也有不利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引起游牧文化的失落。游牧文化是世界文化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开展与现代化的介入,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发生了变迁,随之产生的文化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现代定居点的民居之中,很难看到游牧文化的影子,基本上与农区无异。例如,在房屋中,教给孩子的不再是放牧的技巧,而是现代知识和主流文化。

“文化符号学认为:文化是一个地区或民族在历史生活中积累沉淀的思想与思维方式。”〔12〕黄河南蒙古族民居文化的变迁,不仅体现了物质文化的变迁,同时也体现和影响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的变迁,是黄河南蒙古族文化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文化的这种变迁是游牧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时代和环境的选择,是游牧文化变迁的组成部分,是时代的写照,是艺术、文化、科技高度集中的反映,同时也是人们的选择。但必须清楚“对于建筑艺术而言,不仅仅是基于其独特文化的装饰构件,更多的是来自于历史传承下的文化积淀”〔13〕。蒙古包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其中蕴含着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将其保留并传承下去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68.

〔2〕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

〔3〕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

〔4〕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编撰小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5〕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6〕波·少布.古列延游牧方式的演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3):72-76.

〔7〕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晴帝制中国的权利经纬〔M〕.江湄,邓京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41.

〔8〕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7.

〔9〕王晓,张硕勋.论大众传媒语境下我国藏区“信息场”的重建与话语权的转移:以甘南藏区五村庄调查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2(3):108-113.

〔10〕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10.

〔1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112.

〔12〕郭红雨.文化符号视角下的城市色彩形象规划研究:以安康城市色彩形象规划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5):87-92.

〔13〕齐一聪,张兴国,范银典.宁夏回族传统建筑营建特色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3):44-50.

Research on Henan Mongolian's Residence Cultural Changes

Wang La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Jilin 136000,China)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modernization,Henan Mongolian's residential culture has experienced major changes.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it has found that the overt residential culture(such as the composition of village,structure,and interior design)and invisible residential culture(such as statue of women,rel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have undergone a series of changes.These changes are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life of the residents,and showing the loss of nomadic culture from the other aspect.

Henan Mongolian;residence culture;changes

C954

A

2096-2266(2017)03-0014-05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3.003

(责任编辑 张玉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50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6-10-17

2016-11-28

王兰,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定居点游牧蒙古包
我爱我的蒙古包
都市游牧
开学日
蒙古包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25年后,以色列再建犹太人定居点
这是蒙古包吗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走进以色列犹太人定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