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卿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国内研究成果及检视
严卿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国内学界宏观层面的中国共产党与农民关系研究、农民政治信任研究、农民维权抗争行为研究、乡村治理研究、乡村社会政治变迁研究从不同视角涉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研究主题,展现出各自的学术旨趣,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提供了学理资源和启示。
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农民;政治信任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能否继续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政治信任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总体而言,从政治信任视角历史地考察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农民关系的专题性研究尚付阙如,直接以中国共产党和农民的政治信任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但从中共党史、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中国共产党和农民关系以及中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研究,都不同程度涉及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问题。
基于对农民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历史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一些学者从宏观上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关系,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上的理论、政策与实践。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1〕,《新中国探索“三农”问题的历史经验》〔2〕,《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基于“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的研究》〔3〕,《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及其启示》〔4〕,《中国共产党对待农民的若干历史经验》〔5〕,《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及政策述论》〔6〕。与上述成果类似的,还有些著作着眼于探讨党的领导人的农民、农业、农村的思想及其实践,如《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7〕,《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8〕,《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9〕,《毛泽东农民观透视》〔10〕,《巨人与大地:邓小平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11〕等。上述论著大多运用纵向历史梳理或者按照不同主题归类阐述,史论结合,从宏观上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农民、农业、农村主题不同问题的思想、理论、政策和实践,展示了相关的政策,挖掘了彰显在政策中的思想理论实质,分析了政策的实效和影响,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其启示,部分著述还对中国共产党在这一主题上的思想进行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溯源和比较。
宏观视野中的中国共产党和农民关系的研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三农”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其中展示的相关历史事实和政策演变状况,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和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研究知识背景体系的部分内容,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科,基本上是宏观性的政策理论研究,重在通过描述中国共产党涉农政策的演变,透视其背后体现的党和农民的关系,并分析政策变化对党和农民的关系产生的影响,缺乏对党的理论和政策在乡土社会中的实际操作和执行的分析,缺乏农民对于党的涉农政策的反应和态度的研究,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和农民的关系的研究也陷于宽泛和抽象,即使少数研究成果注意到了政策执行的效度和限度,这种自上而下、由外而内式的分析也算不上深入到位。
一些学者从理论层面研究了农民政治信任问题。匡和平着重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农民政治信任,认为政治信任是农民政治社会化实效性的必然诉求,公共机构的偏好和随意等主观任意使信用缺失、信用滥用、信用危机以及信用丧失等事件频繁发生,根源性地制约了农民政治社会化的进程〔12〕。朱秦在乡村政治关系的框架里分析了农民政治信任,指出信任是乡村和谐政治关系的内在意识要素,信任的风险性、脆弱性和乡政府信任资源的缺失,制约了乡村社会的发展〔13〕。徐勇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政治信任不再是基于理想信念和历史记忆,而是基于现实个人权益的算计,农村管理体系未能反映农民由经济主权者而必然衍生的政治主体地位,由此导致农村管理中的政治信任的缺失和危机,“信任票”的核心是以利益关系者的制度化参与行为重建政治信任〔14〕。
此外,大部分研究者通过实证调查考察了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状况。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村民外部信任方面。这些研究一般都强调,中国的村民的政治信任存在明显的层级差异,村民对不同层级政府的信任程度存在差异,对层级越高的政府表现出越强信任。肖唐镖等依据“农民行动的信念基础”的描述和理解框架,从农村社会心态与行动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农民对于基层政府和机构、一般政府官员的信任度较低,对国家共同体、执政党和政府、法律制度的信任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农民对于对实践中的社会制度以及基层政府和官员干部认同度较低,但并不会影响其对高层政府和国家共同体、执政党的高信任度〔15〕。楚成亚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对村级公共权力的评价和信任不高,乡镇政权正面临严重的合法性危机,农民对国家的信任是目前农村基本稳定的保障〔16〕。陈洪生的研究表明,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值与信任度等要素共同构成了政府合法性与农民行为的交互关系〔17〕。孙昕等讨论了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的关系,分析了村民对农村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观政治信任对其村级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指出村民对基层政府“政治信任”越高,其参与选举的倾向就可能会更高〔18〕。刘伟的统计分析从信任基础、信任格局和信任特征上呈现了村民的观念格局,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村民的信任结构特征显示出涉及村落的公共事务时村民对相关活动和村落精英的信心明显不足〔19〕。
国内已有的直接以农民政治信任为主题的论文基本上属于政治学的研究,展示和分析了农民政治信任的现状、原因、功能和影响,并提出了若干对策,但是都着眼于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当前的农民政治信任状况,关注时段较为狭短,缺乏对中国农民政治信任历史根源和迁变机制的分析,而且尽管纵向区分了农民对不同层级政治机构和主体的信任程度,但并没有对农民信任对象进行横向层面的区分,而是将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放在同一框架进行讨论。
国外学者关于农民抗争行为的研究比中国学者要早,产生了一批对中国学术界较有影响的理论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权益受损引发的农民上访和非制度政治参与等抗争性事件剧增,国内一些学者借鉴并更新了国外农民抗争理论,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国农村出现的抗争性事件和基层信任危机。从我国特有的信访制度入手来研究农民上访现象,是研究农村基层党政与农民的信任关系的独特视角,诞生了一些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较有影响力的专著有应星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郑欣的《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河北农村村民上访调查》。应星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揭示了当国家与农民在新时期发生集体上访的正面遭遇时,权力是如何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实践中运作的〔20〕。郑欣通过对华北某地区村民上访的实证分析,将农民上访视为村民与乡镇干部、国家三者之间的一个“治访循环”的利益博弈过程。与此同时,中国农民的强度高于普通上访的集体性抗争和维权等非制度政治参与活动开始为研究者所关注〔21〕。国内理论界对于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活动的解释框架,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方江山的“非制度政治参与”〔22〕;二是郭正林的“集体维权行动”〔23〕;三是于建嵘的“以法抗争”〔24〕;四是应星的“草根动员”〔25〕和“气”〔26〕;五是吴毅的“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27〕;六是董海军的“依势博弈”和“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28〕;七是彭正德的“服从的抵抗”〔29〕。
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农民群体上访事件和非制度政治参与行为的描述和解释,提供了理解中国乡村社会农民针对基层党政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理论路径,从另一个侧面分析了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中国农民政治信任降低的现状与后果。囿于研究成果多从政治学和社会学介入的学科限制,这些著述较多将视线定格于农民与乡村基层政权及其成员的关系,过于注重从乡村社会生态背景中审视各类政治主体的行为逻辑和场景化策略,欠缺农民维权抗争性行为与中国共产党执政信任之间内在关联的宏观色彩和实质的探究。
在将村民自治研究拓展为乡村治理研究进而拓展为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研究的研究理路中,“华中学派”充当了先行者和主力军。贺雪峰将“村治研究”称作“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提出要“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并进一步提出“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的切入路径,也即“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研究”〔30〕。吴毅探讨了乡村治理中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互动结构中博弈共生的主题,在乡域社会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展示一种流动的政治事实和实践的政治关系〔31〕。董磊明〔32〕、谭同学〔33〕、陈柏峰〔34〕、申端锋〔35〕的研究主题类似,集中探讨了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尤其是其中的乡村社会秩序与道德伦理问题,提出当前中国乡村社会正在历经从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的转变。
由于政权下乡和现代科层体系的建立,讨论中国乡村治理离不开分析基层政权和乡村干部。不少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农村基层政权及其成员的角色行为及其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第一种视角是研究农村基层政权的体制特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荣敬本等的“压力型体制”理论〔36〕,徐勇等的“目标责任制”理论〔14〕,贺雪峰等的“积极行政体制”理论〔37〕。第二种视角是研究农村基层政权的角色和行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张静的“政权经营者”理论〔38〕,杨善华等的“代理型经营者”和“谋利型经营者”理论〔39〕,周飞舟的“汲取型政权”和“悬浮型政权”理论〔40〕。第三种视角是研究乡村干部的角色与行为。下述成果较具代表性:一是王思斌的“边际人”理论〔41〕;二是徐勇的“代理人”与“当家人”的“双重角色”理论〔42〕;三是申静等的“弱监护人”理论〔43〕;四是宿胜军的“保护人、代理人、承包人”理论〔44〕;五是杨善华的“国家代理人、社区守望人和家庭代表人”理论〔45〕;六是唐晓腾的“角色冲突”理论〔46〕;七是吴毅的“‘守夜人’和‘撞钟者’”理论和“双重边缘者”理论〔47〕;八是贺雪峰等的“角色差异化”理论〔48〕;九是董海军的“角色类型”和“角色差距”理论〔49〕。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研究和乡村基层政权干部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农民和党的政治信任关系,但这些理论成果一方面阐述了党的政策在乡土社会的实践效果,其中呈现了复杂变动的农村社会基础和基层政权干部角色行为对政策下乡的制约和对乡村治理的冲击,及其导致的农民对于党的政治态度的消极影响,一方面提醒我们不能仅仅以单向度的思维宏观考察政策变迁的前提作用,还应考量乡村基层政权干部执行政策的过程与结果,剖析这些政策和制度在乡土社会的实际遭遇,双向地、多层次地立体讨论党和农民的政治信任关系状况。
将农民问题放在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视野考察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于建嵘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50〕,吴毅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51〕,徐勇的《“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52〕、《“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53〕、《“政策下乡”及对乡土社会的政策整合》〔54〕、《“宣传下乡”:中国共产党对乡土社会的动员与整合》〔55〕、《论农民劳动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农民劳动的变化》〔56〕、《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瞒产私分”》〔57〕,彭正德的《生存政治:国家整合中的农民认同——以1950-1980年的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58〕、《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59〕,张乐天的《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60〕,陈益元的《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61〕,黄荣华的《农村地权研究:1949-1983——以湖北省新洲县为个案》〔62〕,周作翰、张英洪的《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演变模式及前景》〔63〕,季丽新的《建党以来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历程与启示》〔64〕。此外,王沪宁的《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一项探索》〔65〕、周晓虹的《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66〕、王铭铭的《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67〕等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著作研究了社会变迁中的中国乡村,探讨了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制度变化和新的意识形态的再造对乡村社会影响的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不同时期国家介入下的农民政治心理变迁。
国内学术界有关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和农民研究成果虽然主题各异,但是均涉及建国后国家权力下移引起的农村社会政治结构变化和农民政治文化心理,正面或侧面论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信任问题。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多属于政治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多属于个案研究和社区研究等微观研究,采用“从内向外看”和“从下往上看”的研究视角,以解读变迁中的乡土社会为学术旨趣。
整体观之,探讨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信任关系的专题研究较少,许多文献对党和农民的关系是兼而论之。通览文献,我们发现,对中国共产党和农民关系的研究大多属于宏观视角的党史研究和政策研究,较少涉及对基层政权和乡村社会的分析,直接以农民政治信任为主题的不少研究仅仅停留在描述性研究或对策性研究,缺乏深入的历史溯源,农民维权抗争行为研究、乡村治理研究以及中国农村社会政治变迁研究虽然丰富了我们对农民对乡村基层政权的政治信任的理解,却并非都是在明确框架内以中国共产党和农民的政治信任关系为主题的研究。
事实上,探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和农民政治信任关系这一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是从中国共产党和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演变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路。二是将中国共产党和农民政治信任关系这一主题置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加以探讨,有助于深化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研究。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探析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和农民的政治信任关系,有助于丰富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的学科体系和分析框架。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理应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和农民政治信任关系这一重大问题域上展开富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阶级学说、农民观、政治信任理论等相关理论,适当汲取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政党理论和政治信任理论中的合理观点,通过纵向梳理和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农民的关系,审视两者间信任关系的阶段特征,剖析隐藏在这种信任关系背后的本质逻辑,概括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农民的政治信任理论。由于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首先,这种历史考察由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生产方式涉及制度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是一种具有制度主义色彩的分析框架;其次,在对每一历史时期的论述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从农村产权制度安排与公共权力运行以及意识形态互动中考察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中体现的党和农民的政治信任特征;再次,必须研究党的政策和国家制度进入乡村社会的实际反应和绩效,从乡村社会的政治关系来解释制度安排、政治实践及对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深刻影响;最后,从历史语境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与农民关系的理论、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农民的关系的理论以及执政后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农民的关系的理论进行理论层面的比较,提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执政信任理论和农民观及其形成和演变的缘由。
〔1〕武力,郑有贵.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张新华.新中国探索“三农”问题的历史经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3〕郑有贵.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基于“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的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4〕武力.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及其启示〔J〕.党的文献,2002(5):62-67.
〔5〕严小龙.中国共产党对待农民的若干历史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80-83.
〔6〕辛逸,高洁.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及政策述论〔J〕.教学与研究,2011(7):13-22.
〔7〕杜虹.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8〕秦兴洪.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温锐.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10〕郑以灵.毛泽东农民观透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11〕唐春元.巨人与大地:邓小平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12〕匡和平.基于农民政治社会化实效性的政治信任诉求〔J〕.长白学刊,2011(3):41-45.
〔13〕朱秦.乡村和谐政治关系的信任基础〔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4):74-78.
〔14〕徐勇,黄辉祥.目标责任制:行政主控型的乡村治理及绩效:以河南L乡为个案〔J〕.学海,2002(1):10-15.
〔15〕肖唐镖,王欣.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对五省份60个村的跟踪研究(1999-2008)〔J〕.管理世界,2010(9):88-94.
〔16〕楚成亚.农民公共权力观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1(6):67-72.
〔17〕陈洪生.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以赣西东边村为个案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4):46-54;79-81.
〔18〕孙昕,徐志刚.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J〕.社会学研究,2007(4):165-187.
〔19〕刘伟.群体性活动视角下的村民信任结构研究:基于问卷的统计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4):74-86.
〔20〕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21〕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河北农村村民上访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2〕方江山.非制度性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3〕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4〕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5〕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2)1-23.
〔26〕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J〕.社会学研究,2009(6):105-121.
〔27〕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5):21-45.
〔28〕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J〕.社会,2008(4):34-58.
〔29〕彭正德.农民政治认同与抗争性利益表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40-45.
〔30〕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1〕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32〕董磊明.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5):51-57.
〔33〕谭同学.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
〔34〕陈柏峰.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皖北李圩村调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5〕申端锋.农村生活伦理的异化与三农问题的转型〔J〕.中国发展观察,2007(10):30-32.
〔36〕荣敬本,崔之元.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7〕贺雪峰,王习明.论消极行政:兼论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J〕.浙江学刊,2002(6):22-27.
〔38〕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9〕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J〕.社会学研究,2002(1):17-24.
〔40〕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4):1-38.
〔41〕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1(4):46-51.
〔42〕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J〕.二十一世纪,1997(8).
〔43〕申静,陈静.村庄的“弱监护人”:对村干部角色的大众视角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1(5).
〔44〕宿胜军.从“保护人”到“承包人”〔M〕//杨善华,王思斌.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的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5〕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0(3):101-108.
〔46〕唐晓腾.村干部的“角色冲突”:乡村社会的需求倾向与利益矛盾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4):61-67.
〔47〕吴毅.“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J〕.管理世界,2002(11).
〔48〕贺雪峰,阿古智子.村干部的动力机制与角色类型:兼谈乡村治理研究中的若干相关话题〔J〕.学习与探索,2006(3):71-76.
〔49〕董海军.乡镇干部群体的角色实践及其弱势化:一项类型学的观察以湖南塘镇为例〔J〕.社会,2005(6):109-130.
〔50〕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2〕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J〕.学术月刊,2007(8):13-20.
〔53〕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9.
〔54〕徐勇.“政策下乡”及对乡土社会的政策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116-121.
〔55〕徐勇.“宣传下乡”:中国共产党对乡土社会的动员与整合〔J〕.中共党史研究,2010(10):15-22.
〔56〕徐勇.论农民劳动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农民劳动的变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8-92.
〔57〕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瞒产私分”〔J〕.中共党史研究,2008(1):51-58.
〔58〕彭正德.生存政治:国家整合中的农民认同:以1950-1980年的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9〕彭正德.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126-131.
〔60〕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61〕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62〕黄荣华.农村地权研究:1949-1983:以湖北省新洲县为个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63〕周作翰,张英洪.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演变模式及前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5-11.
〔64〕季丽新.建党以来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历程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5):4-9.
〔65〕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庭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6〕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67〕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The Political Tr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Farmer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chievements and Views of Domestic Research
Yan Qing
(College of Marxism,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The domestic academic research from macroscopic aspec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ommunist and farmers',farmers'political trust,farmers'rights protest behavior,rural governance,and rural social political chang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topic about the political tr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farmer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howing their academic interest,and providing academic resources and enlightenment to the study on the subject of Marx's theory of disciplin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ommunist Party of China;farmers;political trust relationship
D267
A
2096-2266(2017)03-0042-06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3.008
(责任编辑 刘英玲)
2016-12-28
严卿,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和中国农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