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多样性对村落社会的整合功能及价值意义
——以大理庆洞神都本主庙信仰神灵体系为例

2017-03-14 04:50张云霞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理村落信仰

张云霞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院,云南大理 671000)

民间信仰多样性对村落社会的整合功能及价值意义
——以大理庆洞神都本主庙信仰神灵体系为例

张云霞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院,云南大理 671000)

神都本主庙的神灵体系不仅满足所辖地域内民众的不同心理需求,同时也是村落内部加强联系、增进交流的平台。神都本主段宗牓的供奉整合了更大地域内的村落社会关系。神都因“朝里”地位成为大理地区朝拜民俗活动的中心,具有承载地方社会“集体记忆”的功能。民间信仰多样性对村落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整合功能,对当今中国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繁荣、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民间信仰多样性;村落社会;整合功能

村落是一个地方民众共享的社会空间。民间信仰跟村落居民的生活十分紧密,民间信仰活动是通过定期举办仪式如庙会、神灵巡游或不同层级的朝圣活动来体现的。庙宇是民间信仰活动的主要实践场所,庙宇里的神灵是为了满足一定地域空间内民众的各种心理需求而塑造的。大理地区的白族村落里一般有各种名称的佛教寺庙、文昌宫、三圣宫、魁星阁、本主庙、山神土地庙等汇集儒、释、道、巫、本主多种信仰的庙宇,反映了白族民间信仰的多样性。而从单个庙宇里的信仰神灵组合来看,也同样反映了民间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特征。本主庙是白族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从一个人的出生、取名、升学、结婚乃至去世,都要到本主庙举行相关的祭拜仪式,一个家庭的兴旺、生产生活的顺利与否都与本主庙息息相关。神都本主庙是大理地区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一座本主庙,从村社供奉的地域神来说,神都只管辖着庆洞庄的地域范围。然而,本主段宗牓作为南诏时期的一个传奇性历史人物,在后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其在地域信仰神灵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成为“权管七二景帝”“位高五百神王”的“中央皇帝”,不仅多村落供奉,还衍生了与之有亲属或臣属关系的众多村落本主,不同身份不同职能的本主使得众多村落间的关系不断交织或叠加,形成一张富有弹性又有活力的关系网。神都本主庙还隐喻了地方社会心目中的“国家朝廷”,对地方社会适应国家秩序有调适功能。本文拟通过对大理庆洞村神都本主庙神灵体系的组合及其功能的解读,探讨民间信仰多样性对村落社会的整合功能,这种功能对于今天国家层面提倡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繁荣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村落及庙宇概况

神都本主庙位于大理市喜洲镇庆洞庄。庆洞庄是喜洲镇下辖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白族村落,南距大理古城约20千米,地处214国道西侧,紧靠苍山,现设庆洞村委会,辖朝阳、荣华、凤鸣、江渡、庆洞、小新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近6 000人。主要从事传统农耕业,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如今也种植烟草、大蒜等经济作物。神都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庙里现存的碑刻记载,神都已有千年的历史。据1933年《重修神都募捐功德启》记载,曾重修大殿、过厅、南北厢房。1949年《重建神都照壁碑序》记载,因年代久远,照壁倒塌,此次修复了照壁。1966年寺庙遭水灾几乎淹毁,也先后进行多次抢修重修。1985年,神都本主庙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对大殿进行修复,立《重修神都大殿功德碑》,2006年以及近年都有大大小小的修复工作。2013年,神都本主庙被列入第五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寺庙建筑坐西向东,按中轴线布局由东至西依次为山门、财神殿、过厅、大殿及南北各两厢房。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梁架为抬梁穿斗相结合,三开间。大殿南北两侧是厢房,南厢房为子孙娘娘殿,北厢房比南厢房宽敞,三开间,无塑像,东、西留有通道分别通往山门和大殿北侧间。过厅三开间,中间为门道通大殿。过厅连山门的两侧是厢房,南厢房内锅灶连排,供平时或节会期间的信众使用,北厢房位置较宽敞,厢房前留有一个大天井,便于信众祭祀使用。过厅前是财神殿,小开间,中塑财神,两旁为进入过厅的通道。紧挨财神殿是山门,四柱三开间,中间为大门,门头挂木质黑底金字“神都”大匾额,两扇门各绘一高大门神,大门左右两柱间为封闭性门板,各绘两位高大门神,最外两侧是封闭性开间,塑马神和马弁神,整座山门为典型的三滴水门楼,是神都的标志性建筑。门楼前是广场,东端建照壁,照壁四周彩绘装饰,中绘麒麟图,在大理地区比较独特。总之,神都建筑布局紧凑,殿宇巍然,塑像庄严,整座寺庙充分体现了大理地区的建筑、雕塑风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神都,庆洞庄还有圣元寺、三皇宫、普照寺等庙宇。神都与圣元寺连成一片,仅一墙之隔,圣元寺位于南面。据有关碑刻资料记载,圣元寺始建于隋末,元代元帅杨智对该寺进行重修,明代杨坛、李元阳先后对其进行修缮(今圣元寺存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的《圣元西山记》、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的《重塑圣源圣像并修殿募引》、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的《重修圣元寺记》等几块碑刻都提及圣元寺的历史)。明末山洪爆发,寺庙被冲毁,仅余前殿及钟楼。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在钟楼北重修圣元寺,把原大殿坐北向南方位改为坐西向东,自成一院。钟楼也改为坐西向东,与圣元寺分隔,名观音阁,至今仍保持元末明初的建筑风格,阁内塑观音老爹、大黑天神及达摩祖师。清同治壬申年(公元1872年),圣元寺遭兵燹又毁,光绪壬午年(公元1882年)重修,1918年、1947年又曾先后进行修缮。圣元寺大殿建筑宏大,单檐歇山顶建筑,五开间,明间为抬梁式构架,次间及两山梁架为穿斗式结构,大殿21扇格子门上,原刻有《白国因由》中的观音幻化故事,后来被铲毁,现图案、文字皆已模糊不清。近年来,经文物部门批准,也多次对观音阁和圣元寺大殿进行维修。1985年,圣元寺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录。1987年观音阁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二、信仰神灵的构成

(一)大殿

大殿正中开间供奉主神段宗牓以及妻儿护卫。段宗牓塑像为坐像,坐龙头椅,着龙袍,右手微握拳竖两手指,手掌正对信众,左手自然垂放左腿上,戴莲花冠,冠顶饰房屋形塔,其手势、冠饰在大理地区的本主神像中较为独特。段宗牓坐像前左侧摆放一木牌位,书“敕封大圣西来护法灵镇五峰建国皇帝位,西来化导启善圣母位”,为本主段宗牓和白子国张乐进求的夫人董氏(下称“阿太”)的封号牌。南侧是掌朝掌兵太子,双手持如意。左侧是段宗牓夫人,最外侧是左右护卫。北侧开间塑“金爷”坐像,双手捧金锭,双龙抢宝尖顶形牌坊冠饰。南开间一边并排塑三百神王和龙王坐像,三百神王白面慈善,留胡须。龙王黑面严肃,三眼。南侧边摆放三尊“阿太”小雕像。正中开间两梁柱上神龙盘绕成空中抢宝之势,两侧是六部朝臣。大殿南北两侧的靠墙处,各塑五位手持朝笏的男子坐像,称之为“候等之人十王景帝”,塑像的年龄、官服、冠饰都各具特色。

关于三百神王,民间有几种传说,一说三百神王是剑川人,自认为三百神王的位置已经够高了,听见大理有五百神王,不服气,就想会一会五百神王。见面后,三百神王向五百神王要职位,五百神王让他牵马,三百神王面子上过不去,就要求将金身塑在五百神王旁边,后来三百神王做了上作邑村的本主,封号“荫民景帝”。另一说是“荫民景帝”被封为作邑村本主后,人民都很尊重他,然而他自恃本领高强,立过战功,便心高气傲起来,自封“三百神王”,欲与中央本主“五百神王”段宗牓一比高下。一天,他戴上金盔披铠甲,挎宝剑,要找“五百神王”比试,刚走到五百神王庙前,只见一位老人从腰间解下一条带子轻易将他捆了起来,从此,“荫民皇帝”改称“铁捆将军”〔1-2〕。而在上作邑村本主庙大殿的匾额上是这样写的:本是荫民皇帝江西大酋辅德佑贤加封三百神尊位名张大猷。故事各有说法,但重点都落在“三百神王”与“五百神王”问题上。金爷是掌管国家财政的。“候等之人十王景帝”是没有实职,等待分封的十位本主候选人。龙王又称为东海龙王,三只眼,没有龙头冠,作为龙王标志不明显。也有说他是大理镇小邑庄的本主,因玩性大一路往北走,到神都后回不去,就留在神都。

(二)子孙娘娘殿

子孙娘娘殿中塑卫房圣母,两旁是子孙娘娘,卫房圣母手持令牌,西侧娘娘双手抱婴儿,东侧娘娘双手托一少年,少年手持如意,三位娘娘背后塑两小尊男性立像。最外两旁分别是痘二哥哥、送喜高大元帅,痘二哥哥着官服,戴官帽,右手托一药碗,左手自然平放在左膝上。送喜高大元帅一手持令牌,一手掌心放穿官服官帽的男子。子孙娘娘殿主要掌管生育,村民的求子祭祀仪式多在子孙娘娘殿举行,在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婴儿成活率较低,所以子孙娘娘殿多数还配有药神痘二哥哥,求得子女的同时还要保安康。而这里多了一个“送喜高大元帅”和两尊小神像。民间认为“送喜高大元帅”手里有令牌,权力更大,送儿子在白天,送姑娘是晚上,但从造像特征来说,手掌上塑造的显然是成年男子像,这尊塑像自有它的用途。

(三)六畜神、财神殿及神马、马弁神

过厅南北两端靠墙处南塑猪神,北塑牛神,为六畜神。大理地区本主庙中塑六畜神比较普遍,这与大理地区历史以来的传统农耕社会有关。六畜神中以猪、牛、马、鸡四神较常见,有的只供奉一个或两个六畜神,造像特点是人面畜头,这种造像形式早在《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中出现。过厅前是财神殿,财神坐黑虎座,为道教武财神赵公明元帅。财神信仰在大理地区的本主庙中比较普遍,是随着村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活跃而出现,并且地位不断凸显,甚至在乡镇聚落中心发展为独立的财神庙,形成定期的财神庙会,但在多数村落中还是作为本主庙里的一个配神。此外,山门最外两侧的封闭性开间里各塑一马神和马弁神,作为本主出行的兵马和护卫,也是本主庙里较普遍的塑像。

三、神灵功能解读

在大理白族地区,除了寺庙里的信仰神灵塑像外,最具人性化的是与信仰神灵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也因有了这些故事和传说,使得寺庙在村落社会中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神都本主庙也一样,关于本主段宗牓以及跟他有关系的传说故事较多,有关段宗牓的民间故事较丰富,如《中央本主》《本主与少妇》《绕三灵》等①见施珍华、何显耀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大理市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杨政业编《白族本主传说故事》,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此外,尚有白王、阿太、金姑以及驸马细奴逻等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的故事。通过前面的介绍,结合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神都本主庙的神灵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具备普通本主庙的功能,成为村落居民节庆、民俗活动的参与和交流平台,整合了村落内部的各种关系。首先,神都本主庙满足庆洞庄内民众日常祭祀的需要。从这个层面看,神都有大理地区普通本主庙的信仰神灵,即本主段宗牓,管辖境内的大小事务,例如庆洞庄里人的出生、取名字、结婚都要到本主庙祭拜,让本主知道自己的辖境内新添了人口;男女青年的嫁娶,也要到本主庙祭拜,好让本主知道新添或嫁出去的人;村里的人去世后也要到本主庙祭拜,告诉本主去世的消息,好让本主除名,有了这道手续后,方可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每到本主的诞日,人们聚集在本主庙,举行祭祀仪式庆祝圣诞,在本主庙打拼伙共餐,有的村落则有“迎神”习俗,用轿或辇车在本主管辖村落的大街小巷游行,同时举行唱戏等娱乐活动,共度本主圣诞。庙里有子孙娘娘、痘二哥哥,满足境内居民繁衍生息、家庭无病无灾的心理需求。有六畜神,满足家业兴旺发达的心理需求。有财神,满足人们从事家庭副业或外出经商获利的心理需求。总之,神都庙里的神灵使得村里的“士农工商”皆能得到心理满足。

第二,从“五百神王”“中央本主”引申的多村落信奉以及亲属、部将本主体系,隐喻村落间的家庭以及亲友关系,将信奉段宗牓以及与段宗牓有关系的本主村落紧密联系起来,整合了更广阔的地域空间。与普通本主庙不同的是,神都本主段宗牓职位在大理地区最高,许多老百姓都知道段宗牓是“五百神王”“中央本主”,神都还是“朝里”,是皇帝执政的地方,引申之意就是神都在大理地区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由段宗牓的身份引申出了一个庞大的信仰体系。大理市境内的本主庙中,供奉段宗牓的较多,关系最复杂。目前有神都本主庙、朝阳村总镇神宫、喜洲中央祠、喜洲九坛神庙、喜洲和乐村本主庙、上阳溪本主庙以及马久邑凤上中村段公祠,封号有大圣祐祚皇基清平景帝(清平景帝)、大圣西来护法灵镇五峰建国皇帝(建国皇帝)、爱民皇帝、中央皇帝、神明天子、五百神王等。神都本主庙信奉的村落以庆洞庄为主。总镇神宫为荣华、朝阳两村共奉,民间将庆洞、朝阳两村本主庙又分别称为“北朝”和“南朝”,表示同一本主的两个地方,暗喻皇权的两个行政中心。中央祠为喜洲新城南、旧城南、翔龙、寺上、寺下、坡头、城东七邑之本主庙。九坛神庙是喜洲城北村、大界巷、市坪街的本主庙,段宗牓为九神之一,位居正中。和乐村本主庙也名“神都”,为和乐村、马场两村本主。上阳溪本主庙为上阳溪、北阳溪两村共奉。马久邑的凤上与凤中节“段公祠”,封号“清平景帝”。跟上阳溪本主段宗牓为同一人,传说段宗牓为马久邑施雨水有功,特建段公祠纪念,并于每年五月初五到上阳溪接本主到段公祠,六月初六上阳溪、北阳溪二村来马久邑接本主回宫。对于活动本身,民间故事传说都与之相呼应。奉段宗牓为本主神的村落近20个,辐射地域有大理市喜洲、湾桥、银桥三个乡镇。

与此同时,在最高本主权威的影响下,还产生了争夺段宗牓为自己村落的本主或与段宗牓攀附亲属、部下关系的本主,如上阳溪本主原是段宗牓的弟弟段宗堂,但弟弟段宗堂眼红哥哥的位置,就耍小聪明抢先做了神都本主,弄得段宗牓只得去上阳溪做本主,哥哥因弟弟的无理抢占位置十分生气,最终连本主庙都是背对背,互不理睬〔3〕。故事背后隐喻的是村落之间以段宗牓为自己村落的本主为荣,以此来提升村落的社会地位。此外,还产生了系列与段宗牓有亲属关系的本主,如湾桥南、北、中三庄的本主段奕宗是段宗牓的弟弟,封号“道优皇宗清平景帝”,又尊称断臂清平官,每年“绕三灵”的时候,上阳溪和北阳溪村本主段宗牓都要到神都享受祭祀,到时都要约他同去,但段奕宗不愿同去,因此,人们只好在上阳溪和马久邑两村接、送段宗牓时,绕道到南庄,向段奕宗敬香祭祀,名曰“寄钥匙”〔4〕132。大理镇卖花村、春牛寺、南门三村共奉本主段沛恩,封号为“玉局持封沛恩景帝”,是段宗牓的堂弟,随段宗牓支援骠国作战,回来后在朝廷做官,主管农业生产,段沛恩为官期间,廉洁正直,为百姓求雨而失去生命,在百姓心目中声望很高,称为“段青天”〔4〕133。银桥南庄七村本主段宗贤是段宗牓的堂弟,跟随救缅战役有功之人,封号“蓝男大圣佑祚基清平景帝”。银桥镇大邑村本主“爱民皇帝”是段宗牓的兄弟,对朝廷有功,以神王身份奉为大邑村本主〔4〕147。有的则以段宗牓部下的身份进入本主行列,如喜洲仁里邑七眼将军、王将军是段宗牓的部下,救缅战役中英勇善战,被仁里邑奉为本主。喜洲角盈村本主“河阳文武有感之神”,也是随段宗牓出征缅甸指挥作战,配合七眼将军和王将军大败敌军。银桥镇松鹤里本主,喜洲镇上、下星邑村、南北新登、文院塝等村的本主也是段宗牓的部下〔4〕134-138。大理镇马久邑凤南、凤西、凤北三村本主张玉林娶了段宗牓的女儿,成为驸马,修建御花园行宫,每年绕三灵最后一天,驸马和公主要在行宫为北去绕三灵归来的人们举行接风仪式〔5〕。与段宗牓有关系的本主辐射村落有20多个,地域涉及喜洲、湾桥、银桥、大理等乡镇。

另一方面,段宗牓生前奉命攻打狮子国,解救骠国的功绩,以及施计除掉权臣王嵯巅,扶幼主登上王位的大义,体现了忠君爱国、正直无私、伸张正义的高风亮节,符合国家统治阶层主导的社会观和价值观,所以政府层面对此不会干涉,反而借助这种信仰而达到安定团结局的政治局面,具有地方社会适应国家秩序的调适功能。同时,段宗牓的本主身份也具有多重性,从系列的民间故事传说展示,有的村落是以“龙王本主”的身份奉段宗牓,既有掌管一方水利的权利,也有为别村解决干旱缺水、无法栽插的生存困境的能力,得到段宗牓的帮助意味着吃不愁穿不愁。段宗牓成为既是管理地方行政事务的本主,又是掌管一方水利资源的龙王,也是地方社会心目中的“皇帝”,多重功能的身份,使得村落社会间的关系层层交织和叠加,构成一张紧密有致而又有活力的关系网。

第三,从“朝里”而引申白子国时代历史、传说人物的神灵信仰,神都成为大理地区朝拜民俗活动的中心,承载了地方社会的“集体记忆”,不仅整合了更加广泛的村落社会,还是地方民间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平台。在神都,还有一组特殊人物,虽然没有塑像甚至没有牌位,但有关他们的民间故事最精彩,最富有人间味道。他们是“阿太”“金姑”和驸马细奴逻。阿太姓董,民间传说她是白子国国王张乐进求的妻子,所以又称“国母”,庙里有她的封号牌“大圣西来化导启善圣母”,虽然“阿太”没有塑像,但有三尊小型木雕像摆放在大殿最南侧的位置。“阿太”出生地是今文阁村和三舍邑之间的董家登,后来董家登遭受苍山洪水冲击,房屋损毁,董姓家族只得搬到喜洲居住。所以每年的农历八月三十日,阿太出生地以及附近的村落文阁、阁洞塝、江渡、新登、三舍邑等村的村民组织起来,敲锣打鼓吹唢呐来接阿太回家,以前接到董家登的遗址上,如今则接到三舍邑村的本主庙。九月初一,喜洲董姓家族吹吹打打来到三舍邑本主庙接阿太回喜洲,到九坛神庙住一夜,第二天又敲锣打鼓送回神都本主庙,这个民俗节日叫“接阿太”。三金姑是白王的三女儿,“阿太”的姑娘,有关金姑的故事有《三公主与细奴逻》《白王与金姑》《南诏始祖细奴逻》《接金姑》等①参见大理州民间故事编写组编《白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2年;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白族神话传说集成》,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大理市文化局编《白族本主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故事中白王张乐进求“嫁女逊位”,细奴逻成为南诏第一王,隐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通婚以及友好往来。于是,神都成为一年一度到巍山接金姑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绕三灵期间送金姑后必须回来的朝圣地,接送阿太民俗活动的地点。这一组信仰神灵的民俗活动持续时间长、涉及村落多,信众更广泛,遍及全州境(接金姑活动前后持续约8~9天,绕三灵活动前后持续4天,接阿太活动持续3天)。从这个层面来说,神都本主庙的信仰系统不仅具有整合地方社会关系的功能,还承载了地方社会的“集体记忆”。

第四,信仰多样性与神灵功能多重性的叠合,扩大了信仰区域,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就大理地区本主庙里的神灵体系来看,也体现了多种信仰融合的特征,除了本主及家属侍卫,本主庙里有山神、土地公公、地母、财神等属于道教信仰的神灵,有的还将佛教神伽蓝(大黑天神)和达摩祖师作为本主的旁祀,就是与佛教的融合。神都虽然没有山神、土地、伽蓝、达摩等神灵,但村里还有其他寺庙,而隔壁就是佛教寺庙圣元寺,从神都本主段宗牓的造像特征来说,穿龙袍、坐龙椅,是为皇帝的象征,但头饰为莲花冠,冠顶饰房状型塔,与佛教关系密切。民间传说段宗牓白天忙于处理政务,但一到晚上要到圣元寺听经,接受佛教经典的教育,从侧面也印证了本主信仰与佛教信仰的融合。而在上阳溪本主庙,段宗牓的头饰则是龙头冠,在这里,段宗牓成为管理一方水利的龙王,为龙神信仰。在九坛神庙,作为九个管水龙王中的老大,也是龙神信仰。而在马久邑,就是一个南诏清平官的冠饰,在喜洲中央祠,则是一个持剑征战沙场的武将,同一本主的多功能也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多样性。

四、价值意义

“研究宗教的最终目的是要了解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组织,我们只是通过宗教,或某一个题目了解人类社会,无论做什么题目,最终还是要了解人跟人的关系、人跟社会的关系、人跟国家的关系。”〔6〕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神都就像一个展示大理地区村落社会活动的万花筒。在这个万花筒里,我们看到每天都有来自不同村落、带着各自心理需求的信众,在庙里虔诚地完成各种祭拜仪式。尤其是接金姑、绕三灵等大型民俗活动期间,信众云集,以村社为单位组成的莲池会或“花柳队”,带上各自代表队所属的本主神像或牌位朝拜神都,莲池会在寺庙里或周围就地设坛祭祀诵经,“花柳队”则一路走来一路说说唱唱跳跳,来到本主神前更是隆重热烈表演,都希望“中央皇帝”给予更多的护佑。通往神都本主庙的道路人潮涌动,摩肩接踵,两旁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地方工艺品、土特产品、祭祀用品以及地方小吃,俨然是一个大型的村落集市。山脚下的对歌场上,人山人海,穿梭不息,人们围着对歌的男女,静静享受质朴、地道的歌声。寺庙周围的小巷道里,锅灶相连,烟火弥漫。神都本主庙里,人们鱼贯而入,抬着五花八门的素斋或荤菜,熟祭或生祭,上表文,捐功德,吹奏,许愿,磕头致谢,完后迅速退出,后面的又跟上。虽然等待祭拜的人们拥挤不堪,但几乎见不到争吵,甚至大声喧哗,人们高高兴兴地祭祀、娱乐,而后开心回家。因为,在人们心中,这里是个庄严神圣的地方,在这里,不只是讲道理,讲的还有心诚,讲的是平和,讲的是不吵不闹;在这里,信仰具有超常的力量。

神都本主庙里的本主、子孙娘娘、痘二哥哥、六畜神、财神构成普通本主庙的信仰神灵,不仅基本满足所辖地域内民众的不同心理需求,也成为村落社会内部加强联系、增进交流的平台。其次,本主段宗牓同时作为“位高五百神王”“权管七二景帝”的“中央皇帝”,不仅奉段宗牓为本主的村落多,还衍生了众多的亲属、部下关系的本主,种种关系的本主隐喻众多村落社会间的家庭伦理以及亲友关系,有利于村落社会的和谐共处。第三,神都称为“朝里”,象征国家朝廷,隐喻了地方社会心目中的国家“朝廷”,通过朝拜活动,达到地方社会适应国家秩序的目的,对于地方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协调有重要意义。第四,基于神都的“朝廷”职能,“阿太”作为白国之祖先、王后的身份进入神都享受人间烟火,白王的女儿“三金姑”作为维系白、彝两家友好联姻的纽带、南诏王后的身份进入神都享祀,由此而产生的接金姑、绕三灵、接阿太以及本主、国母寿诞等大型朝拜民俗活动,连同本主段宗牓的各种民间故事和传说,承载了地方社会的“集体记忆”,成为白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传承平台。这种功能对于当今中国政府层面提倡的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繁荣、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杨政业.白族本主传说故事〔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66-168.

〔2〕大理市文化局.本主文化:大理人的感恩情怀〔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10:32.

〔3〕施珍华,何显耀.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大理卷〔M〕.北京: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272.

〔4〕杨恒灿.白族本主〔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5〕李超.大理市白族村名考〔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122.

〔6〕廖迪生.在香港研究民间宗教: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经验〔M〕//寸云激.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426.

Diversity of Folk Beliefs'Integrating Function and Value of the Village Community: Taking the Gods Belief System of Qingdong Shendu Patron God Monastery in Dali as an Example

Zhang Yunxia
(Bai Minority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Dali,Yunnan 671000,China)

The gods belief system of Shendu Patron God Monastery not only meets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people living within the region,but also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enhancing the connection and communication.Worship of the patron god Duan Zongbang in Shendu Patron God Monastery integrates the village community in larger regions.Due to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government,Shendu Patron God Monastery is the center for worship and folk activity in Dali area with the function of"collective memory"for local community.The diversity of folk belief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ts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society and country,in its inheriting function of China's national unity,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prosperity and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diversity of beliefs;village community;integration function

B989.2

A

2096-2266(2017)03-0007-07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3.002

(责任编辑 张玉皎)

云南省宗教治理与民族团结进步智库阶段性成果

2016-11-29

张云霞,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白族民俗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大理村落信仰
做梦都要去大理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大理好风吹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想念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