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勇+刘泽进
铜仁高新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着力打造成为铜仁市转型发展的火车头、武陵山经济区的发展高地,力争到2020年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
初冬,在铜仁高新区风景秀丽的大兴坳生态林海,新兴工业园区次第分布,高楼栋栋蜿蜒铺展。
“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这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11月16日,一队客商在高新区一条条大道中穿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民族风情建筑、一个个绿色新型社区、一座座新型工业园。
位于铜仁市碧江区北部的铜仁高新区是2012年8月经贵州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区,也是黔东工业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贵州面向东部、融入东部的“桥头堡”。
铜仁高新区地处成渝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与珠三角经济圈联接点,是西部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进行经贸联系的重要通道。高新区北接重庆,东临湖南,内有铜仁·凤凰机场,杭瑞高速和城市快速干道从东侧贯穿,201省道从西侧过境,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立体交通网络于一体。
目前,铜仁高新区已基本完成一期5.06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10KV输变站一座、日供水4万吨自来水厂1处、标准厂房17.6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1948套97400平方米,以及11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与信息产业园一期、40万平米的科技孵化园、20.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接下来将全面启动800套公租房项目、600亩生活配套服务区、858亩新兴产业园、250亩电子商务产业园二三期等项目建设。
在规划和布局上,铜仁高新区以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与清晰的产业布局为引领,“大数据及电子商务、新医药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LED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雏形。2015年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先后被评定为贵州省青年创业示范园、省级综合型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高新区现有注册登记企业337家,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5个,签约资金294.50亿元。
今年以来,铜仁高新区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以招商聚产能,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城乡格局展现新风貌、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改革开放焕发新活力、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喜人態势。2016年1至6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数59.2%。
眼下,铜仁高新区装备产业园、科技孵化园、电商园、服务创业园、大数据创新产业园、山地公园、体育场建设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同时,总投资16.25亿元的二期路网“三纵四横”工程道路绿化、亮化、城市步道、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计划投资20亿元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计划投资1亿元的铜仁高新区大兴镇武陵大道沿线风貌整治提升项目稳步推进;计划投资5亿元的产业园区工程、计划投资5亿元的集中建房安置点项目启动建设。
此外,铜仁高新区以“提升服务、做优做美环境、提升项目承载力、统一风貌建设”为原则,实现智、产、景融合。以桂花、含笑花、樱花,梧桐树、香樟树为主实施的园区三级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让高新区实现一路一景,园区景观化、生态化建设。
“铜仁高新区正围绕‘两启动三突破四提升的目标,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着力打造成为铜仁市转型发展的火车头、武陵山经济区的发展高地。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城乡统筹、产城一体、规模合理、富有活力的高铁新城、产业新城、空港新城、宜居新城,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谈到接下来的发展蓝图,铜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寇启聪思路清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