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及发展模式

2017-03-14 11:15高海霞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育理念模式

高海霞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热点的探讨,分析了“互联网+”对教育资源、教育机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等教育要素的影响,并由此带来教育理念的变革;引出了对“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分析、思考、讨论,提出了国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教育”;教育理念;模式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详细阐明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国家战略意义。从此以后,“互联网+”这一新生词汇迅速进入各行各业的视线中。它是整合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将极大的优化配置我国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高度的技术支撑,推动教育模式创新。

1 对“互联网+”、“互联网+教育”的认识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配套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并不断释放出数据流动性的过程。“互联网+”,对应的英文为“internet plus”,即不是加法(加号),而是“化”(plus)。互联网+各个产业部门,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通过连接,产生反馈、互动,最终出现大量化学反应式的创新和融合。

所谓“互联网+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互联网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

2 “互联网+”引发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变革

2.1 教育资源——由封闭转为开放

过去,教育资源仅仅是局限在校园内部,尤其是课堂、实验室、图书馆等处,校外人士想获得资源较为困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成熟,它强大的信息存储和交换能力,能够短时间内迅速接受和利用了大量知识和信息,从而使得学校能够建立一个比以往要大得多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能够通过互联网终端的连接,实现新信息的持续更新和交流,因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有了互联网技术,教育资源能够实现跨越学校、地区、乃至国家的覆盖和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著名的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之一。其英文缩写中第一个O就是指“开放”(open):慕课学习的参与者都是基于兴趣,而非身份或其他因素。任何人,只需要注册一个邮箱账号就能加入,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课程都是免费的。

2.2 教育机构——由单一转为多元

传统教育以学校为主要载体,而 “互联网+”则能重新配置和整合教育资源,使得一些新型教育组织迅速发展,它们通常比传统学校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廉价性,在给传统学校教育造成了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组织形态的多元化。例如:Udacity、Coursera等慕课平台通过其在线课程,已经对传统大学在教育、科研领域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有些平台与大学合作,像Coursera 平台上专门设有专业栏目(Specailization),只要按要求完成足够数量的课程学习就能获得名牌大学的专业证书。这势必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学历制度和招生制度造成巨大冲击,改变大学的组织边界。为了顺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大学应当积极适应这一潮流,成为创新和变革的中心。

2.3 学习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按课程表安排到指定教室听讲;而在“互联网+教育”中,学习可以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对课堂和书本的依赖也大大降低。可以说,学习已经突破了校园的局限,真正实现了时空上的自由。

学生在互联网平台的学习中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与他人分享,也可以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或者请其他学习者评价。互联网自主学习模式的出现也改变了教育本身:一方面,它要求教育者转变思维,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行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它在给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变化,比如它使学习内容变得破碎、学习过程缺乏纪律性,这些迫切需要行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

2.4 教学模式——由灌输转为互动

“互联网+教育”出现后,教师的作用从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服务者。相应的,教学模式也由单向的“填鸭式”转变为更加注重互动的“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即由过去的教师主动“教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要求学生课前对有关知识点进行预习,而上课时主要以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为主,当然,还要求教师最终评估学习效果。

3 对“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分析

自2012年后,“互联网+教育”行业逐渐升温,投资并购不断,BAT纷纷逐鹿,大家都把“互联网+教育”看成了一个巨大的商机。目前“互联网+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3.1 内容重构——慕课模式

慕课的理想是希望“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学到任何知识”。简而言之,慕课希望让任何有学习愿望的人能够利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低成本或免费学习。目前,国外出现了慕课三大巨头:edX、Coursera和Udacity。中国也出现了一些慕课平台,比如学堂在线、 MOOC学院、万门大学和果实网等。

3.2 工具模式——给传统教育提供有互联网属性的教学工具

苹果、校讯通、猜題库等就为互联网教育提供了工具。苹果近期发布的升级版iTunes U APP已经允许任何教师在上面发布教学内容,允许学生在视频上做笔记。校讯通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老师、家长、学生的沟通问题,让家长每天都能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猜题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做模拟题,是一款手机智能做题软件。

3.3 基础设施——教育云和大数据

今天大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教育也会受到大数据的影响。每个学生上课时的笔记、作业、试验、考试、参加的活动等记录,都可以转化为教育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教育可以为每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与进度。老师可以准确知道学生的偏好、难点和共同点,对学生因材施教。对于教育大数据来说,更多的数据今天还主要是在学校里产生的,因此如果不掌握学校里面的教学数据,想通过大数据来提升教学质量是非常困难的。今天,中国也出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云校。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互联网+教育”计划,助力国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大力发展智慧教育,真正让网络为我们的学生所用。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吴南中.“互联网+教育”内涵解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6(1).

[2]朱月翠.“互联网+教育”基本模型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0).

[3]秦虹.“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16(6).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教育理念模式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