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海红
在教育改革中,核心素养变成新的热点,高中政治教学应顺应改革需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把课堂打造成学生迸发激情的学习乐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素质基础。
一、开展课堂体验式教学,强化高中学生政治认同
高中政治课教师可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逐渐形成法治意识。如在上课前,可组织学生进行5分钟时政演讲的体验式教学,把时间交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新闻播报活动,让他们讲自己关心的时政新闻、社会现象和国际形势等。这些都是高中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因而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都很认真倾听同伴的演说并对演说内容进行点评。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也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学生在对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得到启迪,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获得普遍的政治认同。作为教师,需要在学生的十字路口当好引路人,给他们指明方向,少走弯路。
二、选择具有争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与理性思维
这里所说的争议问题指的是问题具有两难性、辨析性,为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而进行研究、讨论并解决的疑难、矛盾或重要点、关键点。争议问题理应是高中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重难点,包括法治如何让生活更加美好等,从而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甚至展开争论。因此,教师所选择的争议问题要达到重要性、开放性、探究性、生活化等标准,避免问题无法探究或缺乏探究价值。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热点,可利用教材中的争议问题,也可自主开发争议问题。
例如,与打麻将有关的观点就有两种:一种认为打麻将不但诱使人们在这种没有意义的活动里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且它已经成为众多赌徒的赌博方式,是一种落后文化,要坚决抵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打麻将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能帮助人们在消遣时间的过程中愉悦心情、联络感情,并能涵养性情,它是一种传统文化,应得到保护。这样的争议问题就适合让高中学生探究,这是大家熟悉的,学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且能在辩论的过程中形成理性选择文化的意识与思维,从而帮助教师在学生的争论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开展社会性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社会性实践活动主要有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以及专题访谈等,教师可紧扣课程内容,提炼教学主题,组织学生参加改进社会公共问题、保护地方文化等志愿者活动,引导他們关注公共事务、服务公共事务,理解问题的复杂性,认识社会差异,社会矛盾的长期性、现实性,从而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差异,能自愿承担社会责任,形成理性思维、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如在讲解关于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就可针对居民的不良消费行为,组织高中生以“不良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为专题开展调查活动。课后,学生自由组合,自编调查问卷,自己查阅网络资料,个别小组还到超市、市场等了解各种食品包装、各种装修材料的性质等。然后,小组汇总、整理收集的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在活动中了解很多环境知识等。一些小组还针对环保与绿色消费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通过参与、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选择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时,应注意几方面问题:一是调查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需求为基础,即教师要找到恰当的调查主题;二是调查要以学生的拓展阅读为基础,先让学生打好课内知识基础,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调查现实问题去反思历史;三是调查教学要以开发和整合乡土资源为基础,这能使社会性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四是调查教学要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组织学生进行职业体验,参加公益活动、农业劳动、工厂劳动等,从而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增强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应在整个教育阶段贯穿。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坚持探索并加强实践,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势必能增强政治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效性,保障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