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龙 江 山 房德芳 张岩 邱群 郭晶
【摘 要】课程标准是是课程教材编选、教学组织、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依据。本文以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局部解剖学》为例,对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课程标准进行建设与探索,以期能对高职院校康复专业的教学规范提供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局部解剖学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办学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
“课程标准”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但是首次作为教育指导性的文件却是在1912年1月明确的[2]。课程标准是“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文件。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3]。高职课程标准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而制定的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4]。高职教育中,课程标准是贯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落实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
随着康复医学事业发展,全国各地高校相继成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下面简称我校)于2010年开设的,为五年一贯制,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成为具有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康复技术人才[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十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作为“软件”的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开发)还比较欠缺。从整体上看没有统一的、系统的国家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6]。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设时间相对较晚,其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相对滞后。鉴于此,本文以我校《局部解剖学》为例,探索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以期对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教学规范及质量管理提供借鉴和启发。
合理的课程标准科研团队是制定好课程标准的前提。制定康复专业《局部解剖学》课程标准,除要有解剖教师外,还要康复专业课教师参加,更要有来自临床一线工作的实践专家参加。通过广泛调查康复工作对《局部解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需要,听取行业专家对知识能力要求的意见,召开康复医师、康复专业课教师与解剖教师的座谈会,团队成员广泛交流、协商,达成共识,形成方案。
1 前言
1.1 课程定位
用简练的语言对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进行总体描述。
1.1.1 课程性质
局部解剖学是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形态、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践的基础。
1.1.2 课程任务
学习局部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康复治专业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2 课程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意见等内容。本课程依据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设计思路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基本、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贯穿“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精神,以职业需要为主线,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2 课程目标
主要是描述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和养成的素质。
2.1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有:1)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2)熟悉局部解剖学的基本理论。
2.2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有:1)能在人体准确触摸全身常用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2)会辨认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毗邻关系;3)学会规范的解剖操作。
2.3 素质目标
素质目标有:1)具有不畏艰苦的学习意志;2)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3)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课程内容选取要紧紧围绕康复治疗师岗位所需能力,结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本课程内容共八章,每章都提出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考虑到篇幅,这里以第一章头部为例。
3.1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有:1)头部的境界、分区和体表标志;2)颅顶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特点;3)面部的浅层结构。
3.2 目的要求
本章目的要求有:1)掌握头面部的体表标志,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及结构特点;2)熟悉面部的浅层结构;3)了解头部的境界和分区。
4 课程实施建议
4.1 教学活动建议
教学建议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教学中应注意: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2)“以就业为导向”,指导学生合理学习。要引导学生根据专业学习和继续学习的需要进行学习。3)“以服务为宗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应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将活体定位、实际应用等目标要求作有机整合。4)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有针对性地采用启发引导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除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出要求外,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也要有所要求[7]。
4.2 学习评价建议
学习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对课程标准的建设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8]。采取过程性评价與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习评价可分为:1)知识评价(占总成绩的60%)。评价方式有课后作业、实验报告、课堂笔记、笔试成绩(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2)能力评价(占总成绩的20%)。重点反馈学生对模型、标本指认、活体定位等正确与否。可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3)素质评价(占总成绩的20%)。包括课堂考勤、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
4.3 教学基本条件
教学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所需的实训场所和设备、所需要的师资条件、教学资源等。
4.3.1 教学设备
学校应有足够的多媒体电教室、解剖实训室、模型陈列室、标本陈列室等教学场所,应有充足的解剖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设备。
4.3.2 师资条件
学校需要有一支教学素质精良的解剖教学团队。目前解剖学教师主要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知识了解甚少,不能将解剖学知识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9]。对解剖教师来说,也应多学习康复专业知识。
4.4 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编写或选取主要说明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4.4.1 教材内容的选取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康复治疗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要求来选择教材内容。教材内容也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4.2 教材内容的编排
采取“基于教学过程,遵循职业导向”的教学思想,章前确立学习目标,在正文中插入“案例”和“知识链接”,每章有与内容紧密联系的“小贴士”,每章后的“回顾与思考、讨论与分析”,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
4.5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说明本课程的教材、参考书、网络教学资源、空间和设备的开发与利用。
建议:1)编写配套的《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2)定期开放模型陈列室和标本陈列室;3)购买解剖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设备;4)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
5 其他说明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做必要的说明。
总之,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课程标准应遵循高职教育特点而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一项较复杂的工程,要与时俱进,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使其更加贴合实践。课程标准应在实践与反馈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6]16号)[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0611/t20061116_79649.html.
[2]胥永华.“课程标准”内涵的变化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J].教学科学,2001(8).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植瑞东,何夏怡.关于高职高专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11).
[5]张黎明,吕尤焱,金建明,等.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9).
[6]唐小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4).
[7]杨君,袁利鹏.高职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4).
[8]何静.高职院校校本课程标准之评价体系的建构[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3):14-15.
[9]朱敏,丁炯.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J].解剖学杂志,2010,33(4):573-574.
[10]陈尚,吕俊峰,董美蓉,等.高职护理解剖学精品教材建设探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II(7):181-182.
[責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