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玉+宋晶
摘要: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母语为英语留学生单项状语习得情况的调查发现:学习者状语使用偏误的总体原因既有母语知识负迁移的作用,也有汉语状语本身复杂性的影响,另外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学中的失误也造成了不少偏误的产生。
关键词:单项状语 ;偏误成因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状语时出现的偏误比较多,偏誤表现也比较复杂。宁昕慧(2008)采用横向规模研究方法,通过排序题考察了留学生对于各类汉语单项状语的习得情况,得出了学习者习得各类汉语单项状语的顺序。王海珍(2009)从翻译的角度对学习者的状语偏误展开研究分析,依据语料并结合翻译理论探讨了二语习得的规律。黄一清(2010)在外国学生简单状语语序偏误考察中分析到,偏误产生的原因除了受母语、一外影响外,汉语状语语序本身的复杂性给留学生带来了困难。肖文绮(2014)认为外国学生在表示重复的状语,起关联作用的状语和描写动作的状语这四种状语的使用上存在回避的倾向。本文要做的工作是基于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单项状语习得的偏误类型和具体表现,探讨其偏误成因。
一、英语为母语的不同国家留学生的单项状语总体偏误情况
我们选择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1995~2010年这一时段的比较接近自然表达的作文语料。汉语状语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为理清层次,本文只选择以单项状语为研究对象。因为英语母语者人数众多,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代表性;另外,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接触或学习的状语类型比较少,为了解学习者状语的全面使用情况,本文研究范围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中高级阶段留学生的偏误语料。
根据语料库的资源比例,我们选取了140篇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菲律宾5个国家留学生的作文。美国学生的44篇、英国学生的30篇、加拿大学生的24篇、澳大利亚学生的22篇、菲律宾学生的20篇。140篇作文中留学生状语习得偏误频次达302次,不仅说明状语学习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也说明了状语学习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偏误类型主要有副词状语的偏误50次,形容词状语的偏误71次,介词短语状语的偏误63次、能愿动词状语的偏误50次和其他状语的偏误68次,具体偏误表现和偏误分析另文探讨。
二、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单项状语习得的偏误成因
(一) 母语知识负迁移
在统计英美留学生单项状语偏误时发现,有关状语的位置的偏误频次非常高。状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属于句子的附加成分,在句中的句法位置复杂灵活,我们比较一般情况下英汉状语位置的不同,如表1所示。
时间、地点、方式和对象状语英语中多在中心语之后或句末,整体上倾向于占据句中后半部分的位置;汉语中这些状语多置于句中,有时也可以在句首,一般不能在句末,汉语状语必须置于中心语的前面,且倾向于占据句子前半部分的位置。在学习汉语状语位置时,学习者经常会受到母语知识的负迁移,以英语状语语序规则来组合汉语状语,忽略了英汉之间状语语序排列规则的差异。比如:偏误用例“他长大在澳洲”。中的“在澳洲”作为地点状语位于句末是被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们普遍接受的。甚至还有一些状语,在语法功能与句法位置等方面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关系,学习者如再盲目地利用母语知识强加于汉语,势必会出现偏误。
(二)汉语状语本身复杂性的影响
首先,汉语状语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分类角度可以分成描写性状语和非描写性状语,前加状语和后附状语,名词性状语、动词性状语、形容词性状语、副词性状语。学习者不能分辨出状语的不同类型,就意味着无法根据语法规则对汉语状语进行排序和正确使用。甚至有些副词可以充当不同类型的状语,如副词“也”既可以表示范围,也可以表示语气。再如偏误用例“在欧洲到处多可以看到吸咽的人”做副词的“多”可以用来表程度或是用在疑问句中,唯独没有表总括的意思,所以应该换成副词“都”来总括其前面的成分“在欧洲到处”。汉语本身复杂的情况都给他们的状语学习带来严重阻碍。其次,汉语状语的构成成分复杂,副词、形容词、动词、数量结构、介词也都可以充当状语。学习者无法分辨某一语法成分是否是状语,正确使用状语就更难了。最后,汉语状语位置语序灵活多变。汉语状语多置于句中,有时也可以在句首。但为适应一定的情境和追求特殊的表达效果,常规语序不能满足这些表达需要时就要打破语序常规,汉语状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留学生经常无法领会汉语状语多变的语序。但汉语语序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毫无规则任意多变。比如时间状语和处所状语共现时,往往时间状语在前。如“前天在书店我看到他和一个老师在交谈”。但如果地点状语是定指的名词短语,那这个表示处所的名词短语就有可能获得全句最优先的语序,出现了变序。如:“那个书店那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对于学习者来说,汉语表层结构语序与句子深层结构的矛盾与统一性、汉语状语语序自身灵活多变的特点都为其汉语状语语序的准确掌握增加了难度。
(三)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
学习者常常会把目的语知识泛化,此类学习策略多出现于学习中的中高阶段。错误用例中“我在北大里上学”。学习者学习了“在……里”,知道可以用作状语,却并不了解或者没能掌握“北大”是表处所的名词,而这类本身已表处所的名词是不可以再加“……里”之类的成分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知识不恰当的运用导致了错误用例的出现。
(四)教学失误
首先,教材编写不够详细准确。比如《新实用汉语课本》《汉语教程》中提及状语时,只描述为“放在主语和谓语前作状语”,这适用于单项状语语序的一般排列,多项状语语序问题很少有教材会涉及。另外,现在很多教材都用英语来解释语法点,学生可能就会认为状语的意思和用法是双向对应的。事实上有时候状语在英汉语中意思接近,但用法却大相径庭,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讲解大意疏忽。例如,教师在讲解介词短语做状语时只说介词短语作状语常位于句首或主语之后谓语中心语之前,而未说明表示哪种语义的介词短语可以位于句首,哪些介词短语一定要位于主语之后谓语中心语之前,学生就会出现以下偏误:
为飞机上的乘客每天空姐服务。(正确:空姐每天为飞机上的乘客服务。)
给妈妈我买了一件大衣。 (正确:我给妈妈买了一件大衣。)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主张将语法内容细化到极致,但是重视重难点的讲解及难点分散讲解等教学原则还是要坚持的。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母语为英语留学生单项状语习得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各项句法偏误类型中,状语偏误频次非常高。英美留学生状语习得偏误的总体原因既有母语知识的负迁移的作用,也有汉语状语本身复杂性的影响,另外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学中的失误也都造成了不少偏误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黄一清.外国留学生简单状语语序偏误考察[J].语文学刊,2010,(11).
[2]吕叔湘.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A].吕叔湘文集第二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宁昕慧.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单项状语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王海珍.英语背景汉语学习者翻译式偏误分析[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肖文绮.基于课堂话语的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语状语使用情况考查[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