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毯大师程美华:要留“最美”在人间

2017-03-13 08:19文/松
上海商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最美金山

文/松 茸

丝毯大师程美华:要留“最美”在人间

文/松 茸

鸡年正月初八,天气晴好。在一串喜庆的鞭炮声中,金山丝毯厂开工了。一个端庄娇小的身影穿梭在工厂里,时而停下脚步观察技工的手法,时而俯身亲自上阵指导一番。车间一角,整齐摆放着已经织就的丝毯成品,抚着细密柔软的蚕丝,她的眼神充满欢喜。她,就是程美华,上海金山丝毯厂厂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丝毯技艺传承人,一位与手工丝毯艺术打了四十年交道的上海工匠,一个让金山丝毯由日常用品走向艺术展品的先驱者。

如皋走出巧手姑娘

1 9 5 4年,程美华出生在江苏如皋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兄弟姐妹8人中有6个响应号召,插队落户到农村。按照当时的政策,2 0岁的程美华被招工进了当时刚刚复苏的如皋工艺丝毯厂。出于照顾,她被安排到质检岗位,厂里有织造、剪花、后道工序等多个工种。因为年龄比其他年轻人稍大一些,厂里让她只做后道工序,是个轻松的工种。

但是程美华并不想做轻松一点的活儿,她想从基础做起。丝毯中最考验功底的就是织造。操作时,以8字绕过一个经纬,再打结切割,才能完成一个8字结。而一平方英尺的丝毯需要手工打结1 4 4 0 0个8字结。程美华便从这里开始做起,当时每逢冬天,她的手就会生冻疮。手在丝与丝之间穿插,冻疮就会出血,钻心的疼。操作的时候,工具刀一不小心还会斩到手指,鲜血立马就会染红金线。人通常看到手流血,就会马上停下,但是她总是坚持做下去,因为她认定了这个工作。

丝线在经纬中穿梭,时光在磨练中流逝。因为悟性和勤奋,短短几年工夫,程美华已经成为如皋丝毯厂的技术能手。她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作研发的中国第一幅现代艺术壁挂毯《智慧之光》,在美国艺术中心展出,获得巨大反响。凭着精湛的技艺,她被选为华东六省一市唯一的优秀能手,参加在德国举行的国际地毯博览,她的《和平与春天》艺术挂毯被中国政府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而《美罗系列》则分别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金山引进高级人才

上世纪7 0年代初,上海决定在金山重建手工丝毯厂,并到江苏请求技术和人才援助。程美华作为江苏的技术尖子,被派到上海帮助恢复即已失传的丝毯工艺。让江苏人至今追悔莫及的是,这一借竟成了“刘备借荆州”。

金山区委区政府、枫泾镇党委和政府,都很关注民间文化和技艺,对于程美华,他们很是惜才。在历史文化古镇枫泾,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和求贤若渴的真诚挽留,留住了程美华的手艺,也留下了她的心。1 9 8 5年,金山区人民政府力排重议,把一名普通工人作为高级人才引进,从此,程美华便与金山丝毯结下了不解之缘。

手工丝毯与机织丝毯的区别,就是纯人工且耗时长。所以,其经济价值、艺术价值远远高于机织丝毯。一幅丝毯从设计打底到完工,要8个月到1年的时间,从蚕茧、蚕丝、设计、点格、配色、算色、染色、织造、平毛、验收等,要1 2道工序。程美华整天泡在车间,与技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而培养更多的优秀技工也成了她的重要工作。仅仅半年时间,她就带出了一批技术水平超过同行业三年技术水平的技工,在六省一市的地毯质量评比当中,金山丝毯获得了五连冠,海外订单也络绎不绝。日本就是她带着技工们攻下的第一块海外市场。

上世纪9 0年代,她们去日本考察,日本人用仪仗队等高级别待遇欢迎她们。当时,程美华还以为有国家领导要来,客户拍着她的头说,“不是的,是因为你们的金山丝毯好,值得高级别的待遇”。

1 9 9 2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企走向市场已成趋势,金山丝毯厂也走进了从“等米下锅”到“买米下锅”“找米下锅”“自谋生路”的时代。阵痛是必然的,人才流失也是必然的。1 9 9 4年,程美华临危受命,出任金山丝毯厂厂长,好在一线车间的技工们几乎都是她的徒弟,他们一听说程美华要当厂长,纷纷表示愿意留下来共渡难关。程美华的为人不错,特别是对厂里女职工的关爱,既像母亲又像大姐。每逢有职工生病,特别是女职工生病,她都会亲自登门探望,甚至为这些职工家庭解决困难。

能吃苦、技术硬,程美华培养出了一支“娘子军”,这个团队还荣获“三八红旗集体”。程美华说,别看“娘子军”平时是柔柔的,关键时刻,个个都很有担当。比如产品要出货了,女人们就像男人一样,一边打包一边肩扛,一幅毯子分量很重,扛在肩头很吃重的,但娘子军总是全力以赴。

困境磨励女性楷模

有了姐妹们的助力,程美华开始在业务上寻求突破。她大胆提出,金山丝毯由日用品向艺术品转变的思路,并很快在国际上打开了市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当她们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厂里传来了原料告急的消息。原来,程美华的厂里素以浙江桑蚕丝为原料,随着手工丝毯的复苏,桑蚕丝也成为各大厂家眼中的抢手货。为了按期给一批长期合作的稳定客户源供货,程美华不得已只能重新寻找可以替代的原料丝品。

寻找原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后来,在北方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她发现了北方的一种柞蚕丝。那种原料初貌黄黄的黑黑的,要经过高温加工、特制、处理、漂白才可达到唯一的效果。令人欣喜的是,处理好之后,它的染色色泽非常鲜艳,还有弹性。

柞蚕丝的成功开发,不仅让金山丝毯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在品质上还能更胜一筹。程美华原以为自己可以就此站稳上海。万万没想到,只过了短短几个月,柞蚕丝也出现了原料吃紧的情况。一些同行通过对金山丝毯工艺进行研究,也采用了柞蚕丝做原料。

订单等着交货,而制作原料却一再告急。无奈之下,程美华不顾天寒地冻,飞赴沈阳原料厂进行协调。零下4 0度,冰天雪地。她一出机舱,眼睫毛就被冻住了。走下飞机,她就在结冰路面上摔了个大跤。当时没有羽绒服保暖,她就披了件军大衣,连滚带爬走到那家工厂,一路上差不多摔了4 0多个跟头。这个南方女子,以她的坚韧和真诚,感动了一帮东北汉子。沈阳原料厂承诺哪怕东拼西凑也要让她带回蚕丝,且保证以后绝对不会让金山丝毯断货。

2 0 0 3年,中国“非典”疫情爆发。这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还影响着中国的经济。作为金山丝毯厂最大客源,日本客户得知中国有疫情后,恐慌得纷纷撤回订单,丝毯厂全面停工。

有专家说,“非典”给中国手工艺品带来了7年低谷期,几乎断送了中国手工丝毯。当时金山的另外两家丝毯厂先后倒闭,程美华带着金山丝毯厂勉强活了下来,但也“脱了一层皮”。程美华花数年时间培养出来的技术尖子,一下子走了一大半。为了留住人才,她放下生病的儿子,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看到程美华在最孤独的时候,依旧那么执著、顽强、乐观,很多原来已经离职的工人,陆续又回到了车间。

程美华认为,中国丝毯一直很难打开欧洲市场的主要根源在于,产品缺乏创新,缺乏对欧洲文化的了解。她抽调骨干人员成立了设计部,她利用“非典”后短暂的休克期,对传统的金山丝毯做了一次大手术。设计、放稿、配色、算色,对这些岗位都配备了专门人员。

程美华还邀请文学家、书画家、摄影家等到工作室进行参观指导,从文化艺术方面为丝毯工艺的发展出谋划策。她将这称为“大家讲坛”。片剪工艺,正是由“大家讲坛”提出的好点子,让丝毯从平面走向了立体。

在程美华的工作室里,挂着一幅片剪工艺丝毯。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新疆喀什的胡杨景区。胡杨8月份叶子是绿色的,到了1 0月份渐黄,通过艺术的片剪,她将所有色彩层次体现了出来,既有自然的过渡,又见胡杨的活力,更有艺术的美感。

在颜色上,程美华打破了传统丝毯大花大叶、大红大绿、“四菜一汤”的效果,设计了一套素雅的配色工艺,并以“系列”的方式呈现。她将之定义为“海派艺术风格”。

“非典”过后的第二年,当程美华带着她的海派新工艺出现在国际地毯交易会上时,观众们惊呆了。她带去的是一幅锦鲤图,图里有2 8 8条鲤鱼,畅游在牡丹花的丛中,当四幅丝毯以一个系列展出的时候,不少欧洲客户伫足欣赏。

创新,让程美华在这次交易会上,崭获了日本、欧洲客户大量的订单。从此,金山丝毯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国际舞台上。而她也因为独到的技艺,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她的作品连续六年在中国百花杯工艺美术作品评选中获奖。

华美的丝毯背后,印衬着一名手工艺人清贫的坚守。2 0 0 5年,程美华的儿子被诊断出尿毒症。有谁能想到,一幅手工丝毯少则几万、几十万,动辄上百万的程美华,连给儿子治病的钱都拿不出。儿子的病如一块大石压在她心头。

此后三年,她几乎每天都在病房和衣而卧。2 0 0 7年的一天,儿子突然晕倒,抢救5天5夜都无法苏醒。医生发出病危通知书时,她撕心裂肺地呼唤儿子的名字。孩子竟然奇迹般醒过来了。金山区政府破例以政府名义,为程美华的儿子寻找肾源,募集捐款。2 0 0 8年,她的儿子成功进行了肾移植。

同年5月1 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程美华毅然决然地将人们捐给儿子的1 6万元悉数捐给了灾区,用行动书写了一位母亲的大爱。

创新成就艺术大家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程美华献给上海世博会的礼物,被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师誉为“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它融合了上海这座城市欣欣向荣的地标景象。这幅丝毯制作难度极高,需要使用很多种花线和技巧,没有2 0 0万以上的高刀数的织造,很难体现出这种壮阔之美。

因为衔接出现问题,程美华没能赶上世博会展品遴选的日子。不服输的她觉得,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怎能没有上海的工艺美术作品!一个“闯”字,让她遇见了慧眼识珠的世博组委会领导,她见到了正为展厅缺少一件代表性作品而苦恼的联合国馆馆长。

送样那天,身患糖尿病的程美华因体力不支险些倒下。当时,她在车上叫男同志全部下车,自己给自己打了胰岛素。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句“入选成功”!7 0 0多个日夜的梦想,在那一刻终于实现。2 0 1 0年世博会开幕式上,联合国馆馆长还特地为这幅丝毯举行了交接仪式。

上海世博会,为程美华的手工丝毯开创了一条新思路。世界也首次承认,上海金山丝毯不仅是传统手工艺品,更是伟大的艺术品。而程美华认为只有传承创新是不够的,只有发扬光大,金山丝毯才有未来。

金山农民画,是金山的另一大瑰宝,是在江南民间艺术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株新苗。热爱创新的程美华把目光又投向了金山农民画,她要将之融入金山丝毯,让金山农民画借助金山丝毯走向世界。在充分融合农民画的基础上,她又把编与织汇于丝毯,为艺术的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2 0 1 4年,融合金山农民画特色的丝毯作品《希望》出炉。这幅作品一易三稿,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程美华她们看到北京的“鸟巢”火光四起、激情满怀。这种梦想和灵感,促成了作品的完善。《希望》后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反响极佳。

有专家认为,金山丝毯在继承经典技艺的同时,突破传统,大胆创新,融汇了更多的艺术元素,为世界丝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每一幅作品都是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都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2016年1 0月2 7日,在上海第一届8 8位“上海工匠”暨“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颁奖典礼上,程美华一袭旗袍绿衫登台领奖。岁月给每个人都留下了一些印迹,而在程美华身上,这种印迹是气质的提升,是内涵的积淀,如兰如菊,芬芳清雅。

“我一辈子做了一件事,一件事做了4 0年,就是将中国的手工丝毯发扬光大。所以4 0年来,我虽然清贫,但是我的内心真的很富有。”年逾花甲的程美华坦陈,她还要努力,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人间。

猜你喜欢
最美金山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抢险当金山
翠挂金山
能把分内之事做好就是“最美”
从龙口到李沧:一座城市的“最美”标签
“最美”渐成风尚“崇高”触手可及
播撒万颗“最美”种子德润万千江苏家庭
谈亚文:用镜头留住“最美”的瞬间
211246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myasthenic crisis after thymectomy—a multivariate analysis study